吃愛寶島

保命「素素看」

為了健康,為了地球,偶爾也該吃吃好蔬菜。
為了健康,為了地球,偶爾也該吃吃好蔬菜。
Getty Images
第51期
魯魚

牛問題的熱度在吵了幾週後,忽然就戛然而止,不知道是因為天氣變冷,還是大家心裡已有定見對付牛事。這幾天只要上館子,都會看到門口張貼各種牛貼紙,不過據說點牛肉的比例少了很多。雖然是美牛惹禍,其他牛也跟著遭了池魚之殃。

牛事還未平,偏偏鴨事又起。好不容易天氣終於涼了,進補時節到了,薑母鴨店卻又因為戴奧辛鴨滿天飛,鴨店生意一落千丈。雖然心裡很恐慌,不知道自己吃進去的鴨是不是「加料」版,不過很感謝為了保護大家去抓弊跟槓上官僚的教授,讓大家去正視這個問題,以後或許可以吃到比較安全的鴨。加上前一陣子新流感大流行,豬也跟著感冒,又嚇得大家聞豬色變,不知道這些豬們會不會又要挨針。

現在只要跟肉有關的壞消息似乎都有一些人謀不臧的成分。雖然我不能否認人類飼養動物的目的是食用,但還是希望飼養動物的農家不要眼裡只有經濟效益。當人不善待動物時,後果是會回到人身上的,就如同人不善待環境,環境會用天災反撲。

動物不健康,吃的人也會不健康。例如飼養在狹窄空間的動物,因缺乏運動,肉質比較細嫩,脂肪也比較多,容易讓人覺得好吃。但是這樣的生存方式對動物很殘忍,既不快樂也不健康,許多養雞場養牛場都將動物圈在一個無法活動的空間飼養。這樣的環境哪能不生病?農民希望牠們盡快長大,又怕牠們生病,就會投以動物性飼料或生長激素與抗生素,而這些藥物殘留在動物體內,會給吃肉的人帶來麻煩。有一種說法,現在的小孩的發育比較早,據說與此有關。而大量飼養牲畜,也是引發溫室效應的原因之一。說穿了,其實罪過還是在於人的貪婪與慾望。這些事件是不是老天爺叫咱們人類少吃點肉,不得而知。

現在有許多國家跟團體正發起一週一日吃素,希望藉由減少肉的食用量,降低肉用動物的飼養數量。這倒是個好主意,不僅可以減少排碳,也可以間接改善動物的生存環境。

但是也有人說,現在的蔬菜農藥很多,吃素也不健康。確實為了商業利益,農民利用肥料跟農藥栽種蔬果,結果是人又吃下一堆毒物。不尊重這個地球的我們,現在正在自食惡果。到這個節骨眼,人不反省恐怕也不行,不然哪天電影《2012》還會拍個第二集──糧食篇也說不定。

所幸,還是有一些良心農家,願意保護土地,讓動物慢慢長大,讓作物順著自然的步調茁壯成熟,更願意與小蟲小動物分享自然的恩惠。在市場裡偶爾可以發現這些挑自種蔬菜來賣的小農,雖然蟲蛀的菜葉難免坑坑疤疤,卻是充滿生命力,隨便汆燙淋點醬料都好吃。這樣的菜有真正的菜味,吃起來舒服,不用吃多也覺得營養充足,因為被好食物善待,身體一定會有反應。

現在很多城市都開始有這樣的有機小市集,台北有二四八市集,台中有合樸農學市集,新竹有竹蜻蜓市集。在這裡,可以跟有機小農直接接觸請教,選購新鮮又健康的農產品。健康的菜打開袋子就會彈出來,只差不會活蹦亂跳,讓人垂涎它的鮮色不已。

為了健康,為了地球,也該偶爾吃吃好蔬菜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菜鳥、老鳥與離職率
常有人開玩笑說,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好比情侶在談戀愛,經常是「因陌生而相聚,因瞭解而分離」。由於離職對企業影響很深,…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水產進口批發商 轉型直播拍賣「珊珊來吃」
網路直播崛起後,直播購物「即刻引流、即刻變現」的特性,成為不少品牌趨之若鶩的行銷手法。加上疫情催生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實體零售受到波及,…
解析十八大後 中共七人權力核心脈絡
中共在11月15日進行權力交接,核心領導層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
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 童話故事般的閱讀場所
來到一個城市,我最喜歡去逛當地的公設圖書館,這裡通常最能快速傳達一個城市及其居民對於建築、閱讀、公共空間想像與期待的真實體現。…
遊子吟
幾年來離家在外的我,戲稱自己與同伴們為遊子。 有機會回鄉,每天清晨我定會打開簾後的落地窗,盼陽光能恣意穿透,深吸一口氣,…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