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吃「夠了」就好

所謂的剛剛好夠了,就是吃到自己的腸胃能負荷的7分就好。
Getty Images
第47期
魯魚

最近有本新書名稱叫做《夠了》,是一位著名財經專家談有關財富的知足常樂以及對於這波金融海嘯對人性貪婪的反省。裡面的一些思維頗發人深省,其實,夠了的想法也適用對飲食與人之間的關係。

吃東西是人類維持生命,更是滿足情緒的方式。原本只是胃袋的基本需求,經過刁鑽的舌頭跟精靈古怪的大腦合作,就成了人類慾望的根源。老夫子講了「食色性也」,大抵也是被香氣四溢的食物折服的結果吧!

以前的人食物吃緊得很,有得吃就不錯了,要吃到腦滿腸肥大概是不太容易。所以簞食瓢飲加上一點想像空間,就會讓飲食這件事充滿美感與詩意的想像。日本著名的懷石料理,說穿了也就是修行的僧人克服飢餓的想像。透過食材的精緻處理與禪意的擺放,飲食儼然成了一種美學的儀式。

不過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古代常遇到飢荒的恐慌已深植在基因,人對於食物的匱乏有時會有本能的恐懼感,在有機會大吃的時候,就不容易克制。所以在豐裕的時代,吃到飽餐廳大行其道其實是個反應人性的特殊現象。

其實吃到飽餐廳是給食客充分多元的選擇,但由於不限量,容易讓人放縱吃的慾望,而大部分的吃到飽餐廳基於成本考量訂價都不會太便宜,所以更會讓付錢的人有一定要吃夠本的想法。所以狂吃猛吃之下,也造就了不少大胃王。每次看到大胃王競賽,都會讓人很揪胃難受,吃這麼多東西,胃怎麼受得了?好好的食物被這樣大量地狼吞虎嚥,只是為了一個比賽的結果或一個獎盃,真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浪費糟蹋。陸陸續續看到許多大胃王都因為身體受損退隱,更證明這種意氣任性的行為損人不利己。

吃到飽餐廳除了「吃飽」這個優點外,其實是不太環保的,在利潤與成本考量下,品質多半也無法太好。畢竟吃很飽也要吃很好,在相同價格條件下不太容易。當然坊間也有很不錯的吃到飽餐廳,例如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品質確實不錯,但價格當然也是成正比。如果沒打破「吃夠本」的魔咒,消費者很難好整以暇地慢慢享受美食,說白了,還不如去買一個好一點的便當CP值還高一些。

這裡不是說吃到飽餐廳不好,琳瑯滿目的選擇當然讓人很開心。但每個人身體條件不同,食量也不同,有人本來就食量大,那吃多本來就無可厚非;有人食量小,屬鳥胃、貓胃一族,但不管是熊胃、貓胃、熊貓胃,吃剛剛好夠了就是最好。

所謂的剛剛好夠了,就是吃到自己的腸胃能負荷的7分就好。許多醫師都建議吃到剛剛好飽就好,因為身體的器官消化食物的能力有限,在適度的量下可以轉換人剛剛好需要的營養並避免過度使用。就如同精密的機器,最有效率的運轉絕對比滿載運作更能保護人體的健康。如果吃過多,器官會無法負荷,久而久之就會開始出現問題,也會加速老化。

吃得高興跟開心才是飲食的最高樂趣。其實不管是不是到吃到飽餐廳,都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吃夠就好,如果「吃到飽」的心理障礙過不去,那還不如去可以單點或套餐的餐廳,還可以少花點銀兩跟不傷胃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時》前副總編輯何榮幸的感性告白
2012年台灣媒體界最轟動的大事,當屬「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該遊行肇因於「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旺中案)以及後續所引發的「走路工」…
最強飲品「溫開水」 擁有6大神奇好處
老一輩時常交代,不要喝太多冰飲,溫度適中的溫熱飲,對人體有百利。日本醫學博士蓮村誠在新書《神奇的溫開水救命奇蹟》中強調,溫熱飲,…
英國媒體曝中國十大「黑領」人物
職場人士一般概括分為勞心的白領與勞力的藍領階層。英國《每日郵報》1月29日刊出文章,援引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走在時間刻痕上的「龔灘」
碧綠的烏江在腳下流淌,古老的石板路在腳下蔓延,質樸的老房子一座接一座,看著古鎮連接成片的黑瓦屋頂,讓我不禁想起是否也曾有武林高手,…
大媒體小故事
20. 後會可期   東科媒體集團5個月前開始的「全民記者」計畫,到今天為止,吸引了5,000名兼職記者加入。記者們每天上傳新聞,拿廣告費…
父親節隨筆
不似母親節有典故可循,父親節據稱是近年創造出來的。暫且不問製造的背景,這個被發明的傳統,讓世上所有的子女,有一個認真念起、…
古人對音樂的全方位運用
報載一則新聞:「吵死塔利班,美軍用重金屬當武器。」說是美軍為了將塔利班分子逐出阿富汗南部一個荒涼厭戰的農村,用重金屬音樂當武器,…
退一步海闊天空
您曾經受到責備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一如您偶爾也會與別人意見不合一樣。重點是,受到委屈,您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甚且去「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