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時空

「滄海桑田」的地球歷史

非洲尼日境內的泰內雷(Tenere)沙漠,過去曾經是湖泊,人類在此畜牧、打獵、捕魚,因此留下了相當豐富的文明遺跡。
非洲尼日境內的泰內雷(Tenere)沙漠,過去曾經是湖泊,人類在此畜牧、打獵、捕魚,因此留下了相當豐富的文明遺跡。
Getty Images
第37期
明道仁

「滄海桑田」是一句淺顯易懂的成語,然而這句話的含意卻是很深的。這個成語的起源,是一個中國古代的神仙故事──晉朝葛洪編著的《神仙傳》中的〈王遠〉篇。在這個故事中,女仙麻姑對王遠說:「自從我得道接受天命以來,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原文為:「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 

一般人的年齡無法超過百年,看不到地球上長時間的地貌變化,只有長生不老的神仙才看得到這個變化過程。也許有些人認為古代的神仙故事只是神話,然而,近年來經過考古學家的努力研究,人類逐漸瞭解地球長久歷史演變過程的蛛絲馬跡,竟和古代的記載不謀而合。以下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亞馬遜河古文明

在巴西西部亞馬遜河流域的一些地方,過去人們認為那裡一直都是原始森林的狀態,近年的考古研究卻發現,隱藏在當地茂密的叢林下,有網格狀的古代先民居住的遺跡,居住地之間以道路交錯連接,附近還有大的集市。研究人員推測,當時的人們治理沼澤地,發展農業,可能還有漁場。

研究還發現,這些古代居住地外圍有類似城牆的厚重建築結構,顯示建築者並非原始的未開化民族,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文明人。如今,昔日繁華的城市消失在森林中。

撒哈拉沙漠曾經綠草如茵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白天只有強烈的陽光與高溫炙熱的沙海,入夜則溫度極低,完全不適合生物生存。

然而,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008年9月號〈綠色撒哈拉〉(Green Sahara)一文的研究,這個寸草不生的沙漠,在一萬年前是綠草如茵的草原,大量的人在此地定居與生活,並畜養了許多動物。

考古團隊在2005至2006兩年間,在非洲尼日共和國境內的泰內雷(Tenere)沙漠,發現約有200個古墓,並且發現不少動物、魚類及鱷魚殘骸。證據顯示,該地在過去曾經是湖泊,人類在此畜牧、打獵、捕魚,因此留下了相當豐富的文明遺跡。

在阿爾及利亞的恩阿傑爾高原(Tassili-n-Ajjer)上發現了一幅繪製於5,500年前栩栩如生的岩畫,這幅畫也反映出昔日撒哈拉的繁榮景象。岩畫上描繪著一個橢圓形的小屋,前面拴著一排小牛,牧民們趕著肥碩的牛群歸來,婦女們跑出小屋迎接,孩子們在牛群間嬉戲。畫面上各種姿態的人物生動活潑,黑白相間的牛群栩栩如生,繪畫技巧十分高超。這幅岩畫顯示,那時候撒哈拉地區雨量充沛、溪流潺潺、草木茂盛、土地肥沃。遠古的撒哈拉人在這裡定居,他們飼養家禽,種植穀物,繁衍子孫,創造了繁榮的文明。與今天撒哈拉的沙漠景象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邁阿密東邊外海的古城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東方是一片廣闊的海洋,在這片海域中,有一個比密尼群島(Bimini)。1968年,范文譚博士在比密尼群島的外海的海床上,發現了位於海平面以下5公尺深度左右,有著長達540公尺,突出海底90公分的石牆結構。這個石牆是由大型石塊疊砌而成,每個石頭體積至少有16立方英尺。順著探測下去,他還發現更複雜的結構,其中有幾個港口,還有一座雙翼的棧橋,儼然是一個幾千年的古代港口遺跡。 

這座古代港口是何時建造,又在何時沒入海水之中,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台灣也有海底遺跡「虎井沉城

比密尼群島海底古城並非世界上唯一的海底古代建築遺跡,目前全世界各地都有相當多的海底古城遺跡。在台灣的東北方海域,也就是日本的與那國島附近(註:與那國島屬於日本沖繩縣,為琉球列島內八重山群島的最西端,是日本最西端的島嶼,位於台灣東北部外海,距離台灣約有111公里,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遠眺台灣的山脈),水下75公尺深處有一個不知何時沉沒的古城遺跡。這個遺跡像是一系列巨大的台階,每個階梯高約一米,斷面類似於階梯式金字塔。研究者認為:這個建築可能是一個遠古宗教的神殿,用來祭祀某個遠古的神,建成的時間約在距今一萬年前。

虎井沉城早見於澎湖古縣志書中,為當時文人所稱的澎湖八景之一。從虎井高處俯視,清晰可見隱於海底的一道城牆,尤其夏季晴天潮水退出,水淺靜而澄澈,故曰「虎井澄淵」。國內潛水老前輩謝新曦。謝新曦早在1976年時,受澎湖縣長謝有溫之託,代為尋找「虎井沉城」。不過該區水文複雜,地方上稱之為「八卦水域」,即中間水靜止,但外圍水卻滾盪不安。他幾番冒險,終於在民國1982年找到了正確的位置,並以「沉城之謎」字樣公布,引起國際考古人士高度關注。

這座古牆遺址呈十字形狀,以指北針測量呈九十度,為不偏不倚的南北、東西走向。主體為玄武岩構成,表面佈滿各種生物,東西向、南北向總長各約100公尺以上。城牆厚度上端約1.5公尺,底部約2.5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蝕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牆的岩石塊接縫極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圓盤形的構造物,直徑外牆約20公尺。

由於當年該區仍屬軍事管制區,國際媒體不得其門而入。直至1996年,日本朝日新聞等才獲准前往拍攝記錄。「虎井沉城」畫面在日本曝光後,引起相當大的轟動,日本學界不少認為其與琉球「與那國」海底發現的祭台,有同工異曲之妙,都屬七、八千年的巨石文化。

南極大陸過去可能未被冰封

今日的南極洲是一塊冰封大陸,2,000多公尺的厚重冰層覆蓋於陸地之上,陸地的輪廓除非以儀器探測,否則難以窺探。

然而根據繪製於亞歷山大大帝時期(西元前356至323年)的古地圖記載,南極大陸的輪廓在遠古時是清晰可見的。另外一張由法國科學院的菲利普•布阿舍(Philippe Buache)於1737年繪製的南極洲地圖,也清晰的呈現出南極大陸的輪廓。

奧隆丘斯•弗納尤斯(Orontius Finaeus)在1531年參考古代文獻繪製的一張古南極洲地圖則更讓人驚訝了,這張地圖顯示,南極大陸西半部被冰雪覆蓋,而東半部尚未被冰封,而且清楚地標示了在南極大陸上流動的河川。

1949年,西方科學家實地調查,發現弗納尤斯地圖上標示的河流與實地的河床相吻合,而河床中有河流帶下來的中緯度細粒岩石及其他沉積物。這些沉積物經過研究後,發現已有6,000年的歷史。因此有科學家推測,在6,000年前,南極大陸尚未被冰層覆蓋,南極大陸上河川奔流,草木茂盛,充滿生機,有可能有人類在當地定居。

近幾年的研究又指出,若地球暖化的趨勢不變,南極的厚重冰層將會逐漸融化。若過去南極大陸曾經未被冰封,那麼南極大陸也許在未來將再度「重見天日」了。很多科學家擔心南極冰層融化後會造成全世界的洪水浩劫,希望這樣的災難不要發生。

滄海桑田,所為何事?

地球的變化為何如此巨大?為何一塊肥沃的土地,幾千年後成為不毛的沙漠?為何曾經發達的古城市,沉沒於海水之中?為何曾有河流的南極大陸,後來被厚重的冰層所覆蓋?

地球的運轉是有規律的,歷史的過程也是有興衰的節奏。因此,我們引以自豪的現在文明的顯赫成就:大都會林立的摩天大樓、高速公路鐵路形成的密集交通網路、天空飛行往返的巨型客機等,會不會在下一次地球與宇宙的劫難中,成為埋沒於塵土之中的過往遺跡?

「人世無常。」古代的智者告訴人們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幻無常的,現在很多人對這句話不太理解,認為一切物質文明都是實實在在的,怎麼會無常呢?然而從地球環境巨大變化與文明的興衰的例子來看,似乎都在印證這句話的正確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片在華票房高 挑戰中國影業
過去一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所向披靡,憑藉二十餘部電影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隨著兩國有關增加美國電影進口協定的簽署,…
2010十大國際事件: 1. 災》全球氣候異常天災地變
災變頻仍可說是2010年的最大特色。 這中間除了氣候變遷所導致的重大天災外,就屬人心的貪婪所造成的環境與經濟上的災害。然而深究下來,…
考驗腳力!挑戰台北大縱走之劍潭支線
近來由於疫情影響無法出國,許多人紛紛轉戰國內山林,登山突然成為熱門活動。而原本就喜愛爬山的我們,在一個天氣晴朗的秋末週日,…
活動櫥窗
新書演講 閃電擴張 如何快速成為領域第一? 閃電擴張是一套能驅動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下,優先考慮速度而非效率的成長技巧。…
中國擬廢「勞教」制度 高層激烈博弈
中國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月7日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表示,「要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堅決反對執法不公、司法腐敗」。…
6小時打造中國公務員職業道德?
據中國《新京報》報導,中國國家公務員局近日發布《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要求全國公務員在十二五期間(意指2011~…
毒膠囊震驚中國 「人人害我,我害人人」
中國含毒「黑心食品」如三聚氰胺毒奶粉、蘇丹紅鴨蛋或雞蛋等,臭名遠播。近日,中國藥品爆發「毒膠囊事件」,再度引發公眾的恐慌和憤怒。 據《…
巧雕螺溪硯 蔡龍雄手工藝縱橫台日
彰化縣二水鄉素有「螺溪石的故鄉」稱譽,製作出的「螺溪硯」更是久享盛名。這些實用又具收藏價值的石硯幾近90%都陳列在員集路的商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