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更多的國內消費,強勢的貨幣,和對健康保險、退休金和教育的更大投資。解決辦法之一是中國降低對美國的依賴,不過可行性非常小。
中國經濟有許多問題,「甚麼可能引爆中國經濟垮台?」一直是許多關心中國的經濟學家們的議題。美國財經專家白賽克(William Pesek Jr.)在彭博新聞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可能被華爾街拖倒。」文中引述新加坡LGT Group的策略家霍奇(Simon Grose Hodge)的話,「美國的消費者手頭很緊,且將停止買中國的出口品,中國國內的需求不可能補上這個缺口。」
從今年3月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破產以來,美國華爾街就進入了劇烈動盪時期。在最近的幾個星期內,雷曼破產,美林把自己賣給了美洲銀行,高盛和摩根史坦利改為銀行持股公司,華爾街的五大獨立券商至此已不復存在。
金融海嘯連鎖反應
美國金融體系大量借錢給收入不夠的家庭(次級貸款)購房的結果,產生了空前規模的金融資產,華爾街的繁榮從中獲益不少。經濟周期的鐘擺下落時,這些質量不良的金融資產造成的巨大經濟泡沫破滅了,次貸危機演變成了美國整個金融系統的、波及全球的坍塌。
超重量級的金融巨獸跌入陷阱的還有巨型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美國國際集團(AIG)。為避免引起連環反應,美國政府將它們接管過來。
小的金融機構倒閉更多,銀行倒閉已有逾十家。銀行觸礁者之中最大的是華盛頓互助銀行(WAMU),也正在忙著給自己找買主。金融領域人心惶惶,不僅打工者擔憂工作朝不保夕,債權人為找到安全的投資工具憂心如焚。財政部發行的短期國庫券成了唯一受到青睞的投資品,9月中旬慌不擇路的投資者甚至虧本買入短期國庫券,因為他們知道虧一些,好過買其他投資品有可能全虧的黯淡前景。
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財政部提出的7,000億美元的救助計畫,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大手筆。事實上美國整個金融系統所面臨的根本性的信用危機,已經沒有任何私人資本可以承擔,只有全部納稅人共同承擔,這就是財政部必須出手了。然而,房價短期間還是繼續跌落,9月份企業辭退人數超過19萬。更多的企業遭遇到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昂,且除非信用等級極好的企業,無法借到周轉資金。
中國出口經濟面臨壓力
受美國房屋市場滑落和國際信貸緊縮的影響,中國面臨出口需求減弱的壓力。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劉芍佳說,中國外貿企業已經受到打擊,人民幣繼續升值,進而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更大負面影響。
劉芍佳說:「今年上半年已經有7.6萬家(中國)企業由於外貿形勢的嚴峻而倒閉。7.6萬家企業並不是一個大數字。但是它們都集中在沿海地區,而且都跟外貿有關。所以相對來講,從結構上講,這7.6萬家企業算是比較多的。所以如果人民幣再升值的話,可能中國經濟就會受到更大的負面影響。」
但是,中國控制人民幣升值也可能帶來風險。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的經濟學者琳達.岳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能面臨因進口原材料價格增高等因素導致的通貨膨脹壓力。
拉動內需 降低出口依賴
許多經濟學者認為,中國應該通過拉動內需、降低出口,減弱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劉芍佳教授認為,中國可以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等方式帶動內需。
劉芍佳說:「的確,如果是外貿形勢繼續嚴峻,美國經濟滑坡,或者西方經濟出現衰退的話,中國有必要考慮像97、98年那樣引入大規模的公共財政的投資。通過公共財政的投資來拉動內需。但是,由於政府在解決房地產泡沫時面臨的難題會影響到其宏觀經濟調整政策,因此在是否打算採取通過拉動內需刺激經濟方面還舉棋不定。」
但是也有經濟學者持不同的觀點。北京大學智庫經濟資訊中心主任、研究員仲大軍認為,有些擴大內需的主張是不切實的。他說:「擴大內需得有錢,老百姓得有錢消費才行,你的錢都貶沒了,儲蓄都光了,還提甚麼消費?現在有些省開出了龐大的、幾萬億的投資項目,不合時宜。有錢才能消費、才能投資,儲蓄縮水,還提甚麼消費投資呢?當一個風險到來的時候,最好是老老實實趴下,別出這樣那樣的花點子,弄不好錯上加錯。」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表示,中國政府希望美國負起穩定金融市場穩定的責任,如果美國救市的舉措不奏效,以美元為外匯儲備的國家就受損,中國將是其中損失最慘重的國家。
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命脈密切相連。美國消費者購買中國出口的產品,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了2,563億美元的新高。而另一方面,北京高達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三分之二都投資在美國的債券上。據悉,中國外匯儲備中有相當比例購買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債券。而目前的雷曼兄弟投資者面臨近1,200億美元的潛在虧損,其股票價值高漲時達89美元一股,現已跌到了每股21美分,可能用以支付債權人的剩餘資產急劇貶值。
美國下沉 中國能一帆風順?
華爾街的衰退應引起北京當局的憂慮,中國的重商主義模式使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依賴著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消費者。如果美國進入長期的衰退,中國的經濟成長將經歷相當的倒退。有人認為中國的成長從10%到8%不算災難,然而,如果一個政府依賴經濟成長的榮景來隱瞞國內的挑戰,包括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那麼,成長減緩就是個大問題。
在美國下沉時,沒有人認為中國將能一帆風順。現在中國非常需要一個平衡點:更多的國內消費,強勢的貨幣,和對健康保險、退休金和教育的更大投資。解決辦法之一是中國降低對美國的依賴,不過可行性非常小。
常有人說中國有發牌權,如果中國拋售它手中5,19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美國就會受不了。然而,美國的經濟餘波一定會拖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工業。股票也是。許多中國人這幾年還沒有經歷過衰退,他們習慣於經濟高度成長,股民們不習慣看到股價大幅下跌。今年中國股市58%的跌幅對國民心理面的影響多大還是未知數。
在史無前例的劇變當中,華爾街風暴可能成為拖垮中國經濟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