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新土改幾成黃粱夢 失業潮引發爭地潮

2009年2月20日,因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工業面臨需求銳減和利潤侵蝕的壓力,廣州大墩村失業的農民工家庭正準備返回自己的家鄉。
2009年2月20日,因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工業面臨需求銳減和利潤侵蝕的壓力,廣州大墩村失業的農民工家庭正準備返回自己的家鄉。
Getty Images
第32期
何清漣

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來說,中國農民近半年來絕對是「超級媒體明星」。2008年10月,中國當局聲稱自己為農民開啟了「土地承包權流轉」這一「新土改」之門,一些評論者對「流轉」將帶來「巨大收益」的幻想曲剛開始演奏,農民工的失業返鄉潮就緊跟著登場。不少農民工返鄉之後,開始與此前自家土地「流轉」的農戶或者代耕戶爭地,各地都在上演類似的劇本。急轉直下的形勢,令中國當局打了一陣盹後清醒過來,意識到中國農民目前沒法離開土地。

中國農民沒法離開土地,不是因為他們眷念這塊土地,像歌中所唱的那樣「愛這塊土地愛得深沉」,而是中國的現實決定了他們離開這塊土地之後將成為「無業可就,無地可耕,無處可去」的三無流民。

土地流轉:是政府願望還是農民的要求?

在遼寧、湖北等地返鄉農民工相繼爆出爭地糾紛之後,農業部於2008年12月發出警告,要求各地「高度重視農民工返鄉後土地流轉糾紛」。但返鄉農民工爭地的糾紛仍然不斷發生。如廣東開平一些農民多年前外出打工,曾委託外地代耕農耕種土地。最近開平農民工回鄉之後,急欲收回委託代耕的土地。他們依仗自己的「地頭蛇」身分,使用暴力把代耕農的房子、豬舍砸成了廢墟,使得外地代耕農無法照看魚塘、家禽與土地。這些外地代耕農滿腹委屈:多年前村裡因大量村民外出打工,田地成片荒蕪,他們接受村委會委託,代耕土地,才未讓這些良田變成荒地。

不過,這種返鄉農民回鄉爭地種的事情,早在2004年就發生過一波。2004年初中國政府降低了農村稅費,糧食價格也上漲了一倍多,部分原來外出打工的農民紛紛回鄉種田,但許多返鄉的農民都發現無田可種,村民之間、村民和村委會之間引起的法律糾紛乃至打架鬥毆事件在各地不斷發生。

中國農村的土地承包權流轉

如果以為「土地承包權流轉」這扇「新土改」之門是「英明」的北京政府為農民開啟的,那真是個天大的誤會。事實上,2008年10月北京政府允許土地承包權流轉,只不過是對農村土地大量流轉這一既成事實的政治確認。這一點,中國農業部也公開承認,截至2008年8月底,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已達1.06億畝,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8.7%。不過,農業部這裡說的只是總數,各省情況不一樣,經濟發達地區的土地流轉比例遠比經濟落後地區要高得多。上海郊區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已流轉土地134萬畝,占延長承包期土地面積的53.7%。廣東省截至2007年12月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已占農村家庭承包面積的14.4%,其中有三分之一屬於農戶自發流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承包權流轉上,政府的熱情顯然比農戶要高得多。以江蘇省為例,在中央政府允許土地流轉以前,該省已流轉土地占全省農戶承包土地面積的16.5%。2008年10月中央政府鼓勵土地流轉之後,地方政府強迫農民流轉土地的事情時有發生。一些市縣直接定指標,有個縣提出當年「保證完成」流轉土地6到7萬畝,指標又被逐層分解到鄉鎮。不少鄉鎮幹部張口便是「千畝規劃」、「萬畝大棚」,強迫農民退出土地經營。土地承包權流轉,誰是真正的受益者,於此可見一斑。

無業可就、無地可耕、無處可去的「三無農民」

中國改革之初,發展經濟學派劉易斯(A. Lewis)的「二元經濟理論」曾盛極一時。那時中國政府與理論界的設想是通過城市化吸納農村勞動力,讓中國從城、鄉分立的二元經濟結構逐步轉換成現代經濟。這雖是從其他後發展國家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但用之於中國卻已失敗。因為中國農民無法在城市裡容身,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處在巨大就業壓力之下的城市,無法為農民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二是農民工的工資相當低廉,無法在城市購房及支付其他開支;三是受戶口制度的限制,農民工子弟要在城市讀書,必須交高昂的贊助費。因此之故,改革歷經30年,從戶籍身分上看,中國13億人口中,農民尚有9.5億左右,其中至少還有7.5億居住在農村。

土地的稀缺與工作機會的稀缺,導致大量農民喪失了基本生存權利。目前全國失地農民有8,000萬左右,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在工作機會遠比他處要多的廣東省也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個調查小組曾在廣東省的廣州、增城、佛山和中山等地做過調查,發現失地農民當中,有68%的沒能找到工作。湖北十堰市崗河村是一個失去土地的村莊,現在全村只剩下不足300畝土地,在1,200多名青壯年勞動力當中,有400多名成了「閒散人員」,生活困苦之極。

當中國城市本身就為失業問題所苦之時,根本無法接納過多的農民工,這一點加強了農民對土地的依附性。近年來因徵地引發的反抗已占全國農村群體性事件的65%以上。就在中國政府2008年10月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權可以流轉之後,各地反抗徵地的鬥爭仍此起彼落。僅2009年2月就發生數起:湖北省十堰市隕西縣城關鎮某村1,000多名農民僅剩的400多畝農地被政府強徵,農民群起抗爭,阻止當局強徵土地。地方當局出動數十公安驅趕,對領頭的維權人士實施監控,並阻止他們到北京上訪。類似的反抗還發生廣西省桂平市蒙墟鎮流蘭村與四川成都大邑縣同心村等地。

高達2.1億的農民工群體占中國13億總人口的近六分之一,這個群體的大規模失業和返鄉,已不再是局部地區、個別群體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重大經濟社會事件。但中國各級政府對此顯然沒有足夠的應對之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 童話故事般的閱讀場所
來到一個城市,我最喜歡去逛當地的公設圖書館,這裡通常最能快速傳達一個城市及其居民對於建築、閱讀、公共空間想像與期待的真實體現。…
全球通膨危機啟動 誰最唱衰?
全球各國政府對於從2008年發生的金融風暴提出來的對治辦法,顯然都是舉債與狂印鈔票。最早從中共領頭,…
珠痕
高速公路上,一輛遊覽車急速奔馳著,正準備回鄉的我,右肘輕靠椅座扶手,手掌輕托下巴,兀自望著略顯陰暗的景致,沉思良久。心思彷彿被上天看穿,…
龍耀宗誠懇打造媽咪樂 居家清潔也有一片天
媽咪樂居家清潔公司年節期間總有接不完的訂單,年關過後才能稍稍休息。總經理龍耀宗目光炯炯有神,笑說高雄市官員曾形容媽咪樂是「清潔業的台積電…
大媒體小故事- 33. 旁觀者清
「不是我故意要說你們壞話喔!我覺得最近你們雜誌排版的品質還真的是有下降的趨勢耶………」本來是個寂靜的寫稿的週末夜晚,但亮晃晃的電腦螢幕上,…
性能與價格佳 加拿大二手車看俏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加拿大,由於二手車價格低廉、品質過關和使用壽命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二手車而不買新車。預計,…
加速專案進度 人多好辦事?
書名:敏捷思考的高績效工作術:在沒有答案的時代,繼續生存的職場五力 作者:坂田幸樹(Sakata Kohki) 譯者:許郁文…
香港與台灣「地下情」曝光
今年3月28日,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開幕,然後移師台北。因為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前往無錫後又來台北出席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