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時尚

喜歡聽戲嗎?聽過豫劇嗎?這個發源於中國河南的劇種,在台灣也有傳承,且發展超過一甲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在屏東戲曲故事館推出「潮.豫」展覽,包括劇本、樂器、演出照片與發展年表,讓喜歡豫劇的民眾…
太平洋畔,美崙山巔,走過九十年歲月,由花蓮高中日治時期教師宿舍群活化的歷史建築「郭子究音樂文化館」,2023夏季奏起了一首旋律悠揚的土地、生命、歲月與回憶之歌──「日本古美術」特展…
「一石一世界,一玉一乾坤。」玉石天地奧妙無窮。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喜愛玉石的族群,晶瑩剔透的珍貴美玉貫穿數千年華夏文明,形成獨特的「玉文化」。 在早期,玉被視為吸收山川大地精華,具有「…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設計與複合媒材,可說不只是藝術家舞台,…
2016年,中國導演蕭寒拍攝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映,片中中國北京故宮的九仞宮牆內,不再是梳著二把頭的妃子、穿著淡綠綢裝的宮女,而是騎著自行車、拿著現代工具的維修專家,引起了許多的關注。…
▲荷馬《伊里亞德》雙語版本,左為希臘文,右為未譯完成的拉丁文,上有樞機主教Francesco Gonzaga牧徽。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今年疫情解封,文藝界歡聲雷動,…
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新展中的「嬰祖丁鼎」,為故宮典藏品中最大的青銅器,因此近期被媒體大量報導。但青銅器除了有「家國重器」的意義之外,器身橫看、豎看都是「黑青」,這是因為青銅器表面的錫、鉛等金屬,…
喜愛工藝的讀者,如果去到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可以走訪「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僅有一個展室,但卻可以看到清朝工藝的精妙。「珍」指材質珍貴稀有、工藝高超罕見,「玩」則是造型奇巧、製作古雅,…
清朝「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及乾隆皇帝在位的近一百二十年間,外侮難犯、經濟富庶、戲曲文藝活動繁盛,與西人交流頻仍,其中,康熙的遠見功不可沒。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展出的「避暑山莊」完整呈現了其思想脈絡…
國立故宮博物院最新特展「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仁寅虎年壓軸登場!王世貞(1526~1590年),何許人也?他被推測是中國四大章回小說《金瓶梅》的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的推手,…
「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從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特展「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來看,真是最佳詮釋。生活小事經過仔細琢磨,都能升級為一門學問,這當然是拜經濟富足之賜。此次特展共展出102件展品…
1919年,日本舉辦首屆「帝國美術展覽會」;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文協)隨即於大稻埕創立。文協創辦人蔣渭水、林獻堂當時為了突破日本統治,以辦報、演講、戲劇等方式推廣台灣文化、傳播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