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移動視點 故宮「四通八達」交通圖籍展

▲〈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第261期
謝平平

現代交通工具發達,加上手機導航與翻譯機,去哪似乎都不成問題。古人雖沒有這些工具,但經驗的傳承加上官方驛路的興建,依然能把重要建築與設施畫在地圖上,按圖索驥、了解虛實。那麼,到底誰會用到地圖呢?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刻正展出之「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就能得到答案。而中國古代地圖採用的是「移動視點」,也帶給民眾相當不同的體驗。

「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共分二個檔期,展出20組件地圖。第一檔期主題有太原府到甘肅驛的邊防圖「驛路大觀」、清朝首位臺灣巡臺監察御史黃叔璥親手繪製地圖之「南北大路」、專為帝王出巡謁陵編繪的往返程站細圖「清帝謁陵」、因應四處經商需求繪製的「行遍天下」、以河南開封府內一府四州廿九縣的城市路線「市民大道」。

 

明朝軍事單位都司、衛、巡檢司之外,還有負責傳遞公文、換馬換人補糧的驛站、急遞鋪、遞運所。圖為〈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局部。謝平平攝影

明朝軍事單位都司、衛、巡檢司之外,還有負責傳遞公文、換馬換人補糧的驛站、急遞鋪、遞運所。圖為〈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局部。謝平平攝影

▲明朝軍事單位都司、衛、巡檢司之外,還有負責傳遞公文、換馬換人補糧的驛站、急遞鋪、遞運所。圖為〈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局部。謝平平攝影

 

驛路大觀》一眼看盡明朝軍事機構

「驛路大觀」主題的主要地圖是明朝〈太原府至甘肅驛鋪圖〉,從山西太原府出發,一路往北經忻州、代州、朔州、應州,而至大同,過了大同,都是軍事機構「衛」。明朝由盛轉衰的「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此,明英宗被俘數年,明軍與瓦剌連年在太原、大同相戰。

太原府位於卷首,府內建築除太原府之外,還有縣學、壇廟、城隍廟等,行政單位則有布政司、按察司,太原設有軍事單位山西都司,下轄太原左、右、前衛等;城牆外並標注東到榆次、西到曲會山,約為若干(華)里。

出了太原府,驛路沿線有許多驛站、急遞鋪,前者60里設一驛,後者10里設一鋪,如向陽村鋪、問口鋪、城晉驛、原平驛等,方便人員休息換馬、傳遞公文,但大小規模不同。驛站四周築有城牆,與軍事機構「巡檢司」相同,但「鋪」僅為簡單的建築。另有小型遞運所傳遞糧物,地圖上也標注了軍事設備「煙墩」所在之處。

邊防圖的詳實,意味敵方一旦拿到地圖,即可吹起入攻的號角,劉備攻下益州(今四川),倚靠的就是張松提供的地形圖。因此,地圖在古代具有特殊含義,若敵方帶地圖來訪,即表投誠之意。

回頭來看這張地圖,除軍事機構外,還標注有山川河流、名寺、橋梁,但無街肆美食。或許因驛站系統為軍事或官方用途,不可私用,自然無須標注美食。12月7日後,該圖將展出〈岳州至龍州驛鋪圖〉。

 

台中大甲附近的鐵砧山,首任臺灣巡臺監察御史黃叔璥繪製之〈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台中大甲附近的鐵砧山,首任臺灣巡臺監察御史黃叔璥繪製之〈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南北大路》台灣曾經的港口鐵三角

第二主題「南北大路」展出臺灣巡臺監察御史黃叔璥繪製之〈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推測完成於雍正元年,該圖繪製風格明顯與明代地圖不同。

黃叔璥27歲考中進士,42歲奉康熙之命赴臺任官,著有《臺海使槎錄》,為清初台灣風俗的重要著作,他手繪這張地圖詳細標注了漢人居住的「庄」、「厝」、「街」、平埔族居住的「社」;並有天然環境如:玉山、大八里坌山、牛相觸溪及台北大湖、台江內海等。

其中,台北大湖還特地標注「可泊大船」。為何台北盆地出現可停靠大型帆船的湖泊呢?原來此處曾發生芮氏規模七的大地震,地層下陷加上海水倒灌,形成大湖,也造成新莊的繁榮。雖然從地震發生的康熙卅三年到光緒年間,陸地面積逐漸增加,但「一府、二鹿、三新莊」可是流傳了近200年呢。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之台北大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之台北大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策展人、故宮研究員盧雪燕表示,〈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是該展最大亮點,其與臺灣博物館鎮館之寶〈康熙臺灣輿圖〉下方皆有一條起自沙馬磯頭(貓鼻頭)一路北行至大八里社渡頭附近的路線——17世紀以來縱貫台灣南北的主要幹線,因此將該主題命名為「南北大路」。

不過,最令人好奇的是,黃叔璥如何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全台走透透呢?如果你也有此疑問,一定要接著看「清帝謁陵」主題地圖。

 

《石渠閣精訂天涯不問》,明朝,蔣時機。謝平平攝影

▲《石渠閣精訂天涯不問》,明朝,蔣時機。謝平平攝影

 

清帝謁陵》折疊袖珍地圖好攜帶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人攻入山海關,在中原地區建立大清,康熙皇帝每年八月都要進行木蘭秋獮,訓練皇家子弟勿忘先祖馬上功夫,此風一直維持到嘉慶皇帝;謁陵自然也不能忘記努爾哈赤之墓「永陵」。

展場同時比較了古今路程,Google地圖顯示,從山海關開車到永陵,不到7小時,但步行則需15日。我們計算一下,從台灣極南的貓鼻頭開車出發到北部的基隆,車程大約6小時,若不走山路,估計黃叔璥15日應可完成一次恆春到基隆的南北之旅。

但外出總是不如家中方便,大型地圖不好攜帶,因此謁陵地圖有折疊袖珍本,上頭皆以蠅頭小楷注釋山水地貌、建築城街,不知是給皇帝還是隨行官員使用?讀者到現場,不妨試試自己的眼力。

而「行遍天下」展出為商人使用的路程圖《石渠閣精訂天涯不問》,尺寸極似日本的文庫本,但該書由明人蔣時機繪製,估計明時就有小型地圖問世。

 

「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以〈康熙臺灣輿圖〉與〈乾隆臺灣地圖〉為多媒體互動裝置素材,並結合新竹至故宮的空拍交通路線,製成動態影像,可古今對照。謝平平攝影

▲「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以〈康熙臺灣輿圖〉與〈乾隆臺灣地圖〉為多媒體互動裝置素材,並結合新竹至故宮的空拍交通路線,製成動態影像,可古今對照。謝平平攝影

 

交通圖籍》翻開一頁中國地圖史

故宮這次展出圖籍時代從14世紀末期,跨到20世紀初期,亦即明、清二朝。但其實中國極早就能依據地圖徵收稅賦、了解交通水利、進行戍務防守等,戰國時代,更是兵家必備之物。荊軻刺秦王的匕首就藏在地圖中,據聞《孫子兵法》曾有9卷附圖,可惜皆已亡佚。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中出土了繪製於帛上的地圖,包括地形、駐軍、城邑等,並有河流粗細、山川坐向、居民住所等,是罕見的早期地圖。

西方地圖採投影法,而中國則以方格繪製地圖,一寸折合百里,稱為「計里畫方」。晉朝裴秀認為繪製地圖需有「製圖六體」,包括分率(比例)、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方邪(山川走向)、迂直(地面起伏),成為後世地圖標準。

隋朝則發展出圖經、圖志,亦即加上文字記述的地圖,字多圖少,成為地方志的範本。

唐朝賈耽、宋朝沈括在地圖上的貢獻也相當多,前者擔任過招待外賓的鴻臚卿、位於中緬邊境的威遠營使等,聽到不少外國情況,繪有〈海內華夷圖〉,或因外國地理無法測繪,因此該圖並無繪製方格。

沈括自己就會地圖測繪,出使遼國後,以木頭刻了模型,做為《使契丹圖鈔》一書的參考;他也曾對「道里」應算徒步距離或飛鳥圖(點對點直接距離)表述看法,可見當時中國的地圖學已發展相當深入。

曾在江西龍虎山上學道的朱思本,幫元朝皇帝祭祀名山河海而有機會行遍中國,他在考察城市地理後,修訂了過去地圖的錯處,耗時10年編成《輿地圖》,成為元、明、清三朝輿圖主要參考。

明清的西方傳教士,如利瑪竇,帶入五大洲概念與西方地圖繪製法,中國式畫法逐漸消失。因此故宮此次展出的道里交通圖籍相當珍貴,讀者趕緊去看展吧。

12月7日開始為第二檔期,保留「驛路大觀」、「市民大道」二主題,其餘替換為巡邊之路、翻山越嶺、南巡路上,預計也相當精彩。

 

 

四通八達 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

展期:2024年9月5日起至12月1日(第一檔)、2024年12月7日至2025年3月2日(第二檔)

地點:故宮,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4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馬斯克出手 擬從6方面改革推特
特斯拉公司(Tesla Inc.)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提出擬收購有2億多使用者的推特(Twitter)的消息,…
沿童話風光踏上瑞士少女峰
瑞士南德自助旅行的第六天,終於登上因特拉根(Interlaken)少女峰(Jungfrau)。…
美國有180萬中國移民 高學歷英語差
根據美國移民政策研究院(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1月份公布的資料分析顯示,…
為何歐巴馬拒絕和習近平住同一飯店?
在9月下旬聯合國成立70週年系列峰會期間,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都下榻於紐約華爾道夫飯店(Waldorf-…
阿原肥皂:以文案型塑品牌「文化資產」
網路時代中,人們越來越無法潛靜地大量閱讀,轉而重視圖像式的訊息傳遞方式。然而,文字的感染力始終不墜,當大量商品透過各種形式接觸消費者,…
8個變調的中國詞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字和詞語方面。某些中文詞語的來歷、含義特別耐人尋味。遺憾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詞語,…
韓國遊子張莉莉 用心經營「媽媽的味道」
人氣祕訣:1. 創業前花兩年時間研究市場。2. 合夥人專業與個性互補,能發揮各自專長並更全面思考。3. 每週一到高級韓式餐廳用餐,…
香港觀選記
大概學校都開學了,進入旅遊淡季,飛機票和酒店費都特價了,於是與楊月清(編按:林保華夫人)突然決定去香港觀選。離開香港十九年,雖然回去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