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文彥,台灣第一位盲人馬拉松選手,外表斯文,個性溫和,談起話來不煴不火;「他」是吳興傳,是位盲跑教練,外表粗獷,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偶而來個豪邁的響亮笑聲。十二年了,兩人各自牽著繩子的一端,…
封面故事

由於經濟型態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台灣過去傳統農業社會那種鄰里間雞犬相聞、和諧共榮的居住環境已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都會公寓大樓,讓人際關係變得冷漠、封閉、疏離。雖然樓層越建越高,大家住的越來越近,…

從國姓鄉街道往惠蓀林場、泰雅度假村方向繞過加油站後上坡路段,依著「地球村農家」的指標轉進一段夾雜芒草、樹叢與小叉路,來到山上的盡頭,主人洪秋宗夫婦以及兩隻哈哈搖尾的小狗親切的迎接到訪來賓,…

初冬的陽光暖洋洋地灑落,青山綠水間一座三級古蹟「糯米橋」,靜靜地橫跨在北港溪上,兩側架著鷹架等待修復。它是台灣唯一列名古蹟的橋梁,也是國姓鄉唯一的古蹟。因近年來的幾次強風豪雨而損壞,…

翻著記事本,陳達成說從擔任立全社區環保志工隊總幹事以來,他每天都會作紀錄,把社區發生了什麼事,大家合力做的活動,一點一滴都寫了下來,他說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動人的故事。也因此,…

八十九年成立的環保志工隊,可以說是立全社區大翻身的開始。
環保政策的推動,適時的扶了立全社區一把,讓立全從清潔自身環境做起,把環保的理念、知識、教育訓練資源導入社區,一步步把社區民眾帶動出來、…

一過中秋,即使是艷陽高照,台中縣大肚山台地的東北季風依舊如往年一般使勁呼呼的吹。一個星期日的上午十點多,山上一條略顯狹窄的六米寬產業道路上湧現四輛大型遊覽車,讓靜謐的鄉間社區一下子顯得擁擠而熱鬧。…

在和興村土生土長的張至沅是個聰明、自信,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年輕人。因家境清寒而就讀軍校,軍職期間一直擔任輔導長的職務,對人性自有一番見解。他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和技能,從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和興有機文化協會總幹事張至沅認為,除了植樹護土,只有將傳統農業轉型成為休閒農業,才能真正幫鄉親走出生活困境,而以有機農業方式維持自然生態,才能永續經營。張至沅開始推行森林農耕法──合理使用土地,…

生長於后里鄉下窮苦人家的黃慶賢,當兵前以打工維生。退伍後獨自來到台中,創立製造手工具的威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擅長研發,不斷改良手工具,公司訂單不斷,生意源源不絕。
黃慶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