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每個場景 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社區的阿嬤,在路旁擋土牆上,用一塊一塊馬賽克拼貼出在地的特色。立全社區提供
第4期
陳古風

翻著記事本,陳達成說從擔任立全社區環保志工隊總幹事以來,他每天都會作紀錄,把社區發生了什麼事,大家合力做的活動,一點一滴都寫了下來,他說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動人的故事。也因此,當他描述社區的轉變過程時活靈活現,那些人物恍若就在眼前。

譬如居民是如何你剪鐵片、我弄馬達地通力合作把風車架起來;還有搞到半夜一兩點才把環保涼亭的混凝土地板做好,沒人叫苦喊累,大夥一個人一個便當就吃得不亦樂乎;七、八十歲的阿婆和不到十歲的小朋友各自發揮想像力,在社區外的大石頭上、混凝土牆上、陶磚上,彩繪、拼貼、捏塑出自己的故事和獨一無二的風格,即使每天傍晚一、兩個小時的搞了個把月才完成......

陳達成在社區的角色猶如不斷產生動力的馬達,他是構思與籌畫一個接著一個主題活動的關鍵人物,也懂得把光環加諸於不斷走出來參與付出的夥伴身上,扛下觀望與不合作對象的質疑和溝通重責。

問他動力的來源是什麼?他說,要讓大家熱烈參與,不要讓火熄掉。那難道不會有氣餒或不想做的情況嗎?他說,那個時候,幾個關鍵人物的支持與鼓勵是很重要的,他們會勸他不要去在意那些負面的人,把成果做出來以後就會慢慢理解了。即便一時萎頓,陳達成看到有那麼多義工願意付出奉獻,就會再度振作起來。

別人的職務好像都有更換,而陳達成的總幹事角色卻經久不變。「我們才不要把他換掉,總幹事最重要,因為他能夠統籌社區的事務,不會因為別人的閒言閒語就退縮了。還有,他個性比較急,決定做什麼事,他就會『時時關心』或催促,做的人就不敢怠慢,所以能夠很快完成。」擔任環保義工隊副隊長的黃炯發說得理所當然,一如每個住戶的共識般。

社區處處都有居民參與的作品,陳達成表示雖然他的作品最少,但是他全程參與。「過程,才是最美的!」陳達成說:「讓社區的人肯主動出錢出力,帶著這一群人一起做,形成共識,解決紛爭,很幸福!」

「要讓每個人都有舞台、發揮所長;」「社區有表揚時,要由義工先表揚,幹部留到最後。」「只要做的正,沒有半點是為私的,要不斷的付出,讓別人可以認同。不管責備或是讚揚,心不起波浪時,才能達到把事情處理好的程度。」陳達成的經驗談一個又一個脫口而出,是智慧,更是赤誠的實踐。

看得到的立全社區,沒有華麗的外表,是一個居民合力打造、充滿生機的家園;而看不到卻更形珍貴的,是那種人心向上後,真心付出與實踐的利他精神。親臨其境,參與其中,或許才能真正感受到為何他們自信是「全國第一的社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共內部利益之爭終成政治鬧劇
2018年3月北京「兩會」討論的修憲問題,因為取消國家主席副主席任期限制,幾乎舉世共討之。但聲討隊伍卻是非常奇特的組合:西方媒體、…
和興有機文化村絕處逢生
來到和興村,置身於這個四面環山、綠意盎然的山中小聚落,蝴蝶和蜻蜓迎面飛舞,一小群雞、鴨、鵝,還有幾隻兔子悠閒漫歩,十分自在。…
核心戰開打 「習核心」逼宮「江核心」
2016年元月起,中共11個省和直轄市的書記先後喊出「習核心」的說法,喊破了中共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舊核心未死、新核心登場」的局面,…
有一種花可以治療鄉愁
金黃色夕陽裡搖曳的蓮花,可以治療鄉愁,因為晚風中飄著蓮花的芬芳。 南台灣故鄉蓮花嬉鬧的夏季裡,採蓮婦女白天在田裡忙累了,…
億元設備 賣百元魚 傳統漁業大升級
灣人超愛吃海鮮,每人每年能吃下34公斤。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台灣人的平均海鮮消費量,超越全球平均值一倍,僅次於中國、日本、…
制約中共的美國戰略
在台灣內部為要不要跟對岸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而激烈爭論之際,美國學者卡普蘭(Robert Kaplan)在5月號《…
從複雜適應系統談經濟預測
過年前,有雜誌社找我談經濟與股市的展望,就是要預測今年的行情,供讀者參考。對於經濟方面的東西,我從不相信預測,也不去理會預測;…
奇人異事
花6年按下72萬次快門 只為這完美的一張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名46歲男子艾倫‧麥克法迪(Alan McFady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