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如果說世界各國的政府官員之間進行墮落比賽,中國一定穩坐頭把交椅,而且短期內無他國官員可望其項背。理由如下:中國官員的腐敗總是挑戰人類的道德底線,每次都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想像力不夠。…

如今的中國在台商眼中雖然還是花團錦簇般繁榮燦爛,但在中國大陸民眾眼中卻已經是籠罩在愁雲慘霧中的一片末世之景。
末世之喻紛然雜陳
有借清末辛亥革命說事的,如廣州中山大學袁偉時教授寫的〈…
人稱英國「竊聽門」事件是梅鐸(Murdoch,又譯默多克)事業的滑鐵盧。在此之前,今年80歲的魯伯特‧梅鐸從澳洲報業起家,傳奇般地建立了一個遍布全球的新聞王國,掌控的新聞集團共擁有175種報紙、…
在中國,誕生只有20個月的微博,正以其海量資訊與即時傳播的優勢迅速成長。據統計,中國微博用戶從2010年底的6,311萬爆發成長到1.95億,與6.1%的網民增幅相比,微博用戶增幅高達208.9%,…
最近,北京又讓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高達三、四億之多的新興中產階級突然縮水為2,400萬人。按照中國物價水準,3,…

市場經濟從本質上來說是信用經濟,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本就是其辛苦積累而成的商業信譽。這幾乎是市場鐵律。但中國企業卻為世界貢獻了一個特例,從2003年美國「股神」巴菲特買入中國石油的股票並力薦「…

場面壯大的第三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於5月10日結束。由於雙方心中都清楚對方可能提供甚麼,因此儘管議題廣泛,僅經濟對話就包含人民幣匯率、保護知識產權、投資環境、金融市場改革等諸項磋商多年的老題目,…

中國的通貨膨脹其實已經持續了三年左右,由於中國統計數據習慣性的造假,真實物價上漲率無法從國家統計局的相關統計中反應出來,但民眾受通膨之苦可從一些相關的信息裡看出來。
通膨緣於人民幣發行過多…

今年阿拉伯世界的革命與艾未未被捕事件,讓國際媒體人切實感覺到中國媒體作為中共宣傳機器的政治特色:滿嘴謊言,價值取向與文明國家背道而馳。最近有三位外媒記者分別寫出自己對中國喉舌媒體的厭惡與感想。…

從2月20日中國出現茉莉花革命的傳言以來,在中國許多城市裡的革命場景亦真亦幻。說它是假的,卻有大量軍警便衣出場,在北京還發生了警察毆打十餘位外國記者的事件;說它是真的,…

在對華外交上一向奉行「重貿易、輕人權」路線的法國,這兩個月來不得不開始痛苦反思這條外交路線給本國帶來的巨大屈辱,重新舉起「人權之國」的火炬。德國國會也因沸沸揚揚了好幾個月的德國之聲張丹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