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何身陷「愛潑斯坦公關危機」?

▲美國紐約南區檢察官於2019年7月8日在紐約市宣布對愛潑斯坦提起訴訟。愛潑斯坦將被指控一項未成年人性交易罪和一項共謀從事未成年人性交易罪。Getty Images
第269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之一。

7月7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公布了一份關於「愛潑斯坦案」的審查結果備忘錄,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認定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為獄中自殺,並表態「不打算公布新檔」。此事從此從「愛潑斯坦檔案」(Epstein File)成為「川普-愛潑斯坦」(Trump-Epstein)公關危機,用Google搜索,前10條幾乎條條都是以Trump-Epstein作為核心詞。

按照傳播學定理,這種情況下,只有發生更大的新聞才能讓這新聞熱度消退,但迄今半個月過去,就連歐巴馬將被司法部審查的消息也被每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拋出,但關於Trump-Epstein的話題熱度硬是不消退,原因就是川普忘記了「沉默是金」這番古訓,每天都忍不住就此發布上諭,而川普本人也因自我推力而站在世界新聞舞台的中央,各種關於Trump-Epstein的往事追憶,成了新聞舞台上的各種看板,事無鉅細,羅列無遺,堪稱自川普1.0以來自我打造的最大政治公關危機。

Trump-Epstein的舞台是如何搭成?

愛潑斯坦案無疑是美國本世紀最受關注的重大案件之一,各種傳說沸沸揚揚,從「國際戀童網路」,到愛潑斯坦是摩薩德(HaMossad,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成員,還有傳說中的1,000個受害者名單、柯林頓(Bill Clinton)曾坐26次蘿莉專機、安德魯王子(Pri nce Andrew)數次親臨蘿莉島……總之,這個島那些身分顯赫的客人留下的把柄,據說可成為一項操控美國的政治籌碼和戰略資源。

在7月7日之前,川普從未否認過愛潑斯坦文件的存在,上任後公布該文件是他在競選期間多次重複的公開承諾。維基百科上載明各種資訊來源的與愛潑斯坦有關的重要人物都是貴人。第一位就是第85任美國司法部長威廉‧佩勒姆‧巴爾(William Pelham Barr,2019~2020年)的老爸,後來愛潑斯坦入獄後,正值巴爾擔任聯邦司法部長,愛潑斯坦在監獄中「自殺身亡」。可以說,美國媒體多年來對愛潑斯坦的關係網及密友的披露,形成了一整套對愛潑斯坦案的公共認知,幾乎動搖了公眾對全球精英、媒體機構乃至美國司法系統的信任,可說早已超越了刑事調查的範疇,成為一起黑幕重重的政治案件。

說起川普自我釀造這次政治公關危機,當真有十足的川普特色,換個人絕對不會折騰出如此大的戲劇。從川普7月7日的表態之後,在他自己的Truth Social上,第一次出現新情況,批評聲浪超過了點讚聲。在Thuth Social上,川普一直享受百獸朝王的禮遇且視為理所當然,還給自己的粉絲群起了一個暱稱「Base」(基地),哪能受得了如此窩囊之氣?

於是他開始孜孜不倦地訓誡自己的支持者「不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個「歐巴馬與柯林頓製造的陰謀」上,但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群眾沒聽總統訓示,川普因而對MAGA的指責逐步升級,例如「這(指要求公開祕密檔案)骯髒且無聊,不懂為什麼有人對這感興趣」,15日乾脆開罵相信愛潑斯坦檔案存在的支持者愚蠢,16日繼續猛烈抨擊自己的支持者愚蠢,並指責他們聽信了民主黨的說法,陷入大騙局(Big Hoax)當中,甚至說出:「我再也不需要他們的支援了!」終於將總統與他的Base之間撕開一條巨大的裂縫,許多著名的MAGA人士如作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社會運動者羅比‧史塔巴克(Robby Starbuck)、演員杰‧普萊蒙(Jay Plemons)這次也沒法再充當川普安撫MAGA群的仲介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向服從有加的眾議院議長詹森(Mike Johnson)與幾位共和黨議員都加入了要求公開檔的行列,但不到一天,隨即在他的巨大壓力下迅速回歸「我們支持總統的正確決定」。

直到川普7月16日公開聲稱「不再需要他們(Base)的支持」之時,美國媒體還只是關注川普與Base之間的裂縫。儘管互聯網有記憶,關於Trump-Epstein的友誼,網上不少文本,但鑑於川普上任以來對媒體的幾次興訟以全勝告終,媒體不敢造次。但由於川普發表的上諭越來越「義正辭嚴」,一副「頭頂燦爛星空,道德律令盡在我手」,《華爾街日報》(WSJ)終於忍不住了。

 

2000年2月12日,時為美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川普,與時為女友的川普夫人梅蘭妮亞,以及當時的金融家愛潑斯坦和英國社交名媛(左至右)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合影。Getty Images

▲2000年2月12日,時為美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川普,與時為女友的川普夫人梅蘭妮亞,以及當時的金融家愛潑斯坦和英國社交名媛(左至右)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合影。Getty Images

 

川普總統的上諭喚醒美媒追憶舊事

7月17日《華爾街日報》發表長文〈愛潑斯坦50歲生日紀念冊收錄多封粗俗信件,其中一封來自川普〉(Jeffrey Epstein's Friends Sent Him Bawdy Letters for a 50th Birthday Album. One Was From Donald Trump),指2003年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其密友與「事業合作夥伴」麥克斯‧韋爾女士(Ghislaine Maxwell)為其準備的一份皮革裝訂生日紀念冊中,有川普的署名信件,信件內文本以第三人稱撰寫,模仿川普與愛潑斯坦間虛構對話。文章並未配圖,只是通過文字描述:「《華爾街日報》查閱了這封署有川普名字的信件,與紀念冊中的其他信件一樣,信的內容很粗俗。信紙上繪有一個裸體女人的輪廓,似乎是用粗記號筆手繪的,輪廓裡有幾行打字文本。一對小弧線代表女人的乳房,而這位未來總統的簽名是一個潦草的Donald,寫在女人輪廓圖的腰部以下,模仿陰毛。」

信的結尾寫道:「生日快樂──願每一天都是另一個美妙的祕密。」

川普迅速對此作出反應。17日當天就在他的Truth Social發文怒斥《華爾街日報》刊登其致愛潑斯坦的「偽造信件」,稱該報導「虛假、惡意、誹謗」,並表示將起訴《華爾街日報》、「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及魯柏‧梅鐸(Rupert Murdoch)本人。他強調已親自警告梅鐸與主編艾瑪‧塔克(Emma Tucker)該信為偽造,但對方仍執意刊發。川普稱此舉是「又一個假新聞案例」,並否認與愛潑斯坦有任何不當關聯。

7月18日,川普宣布就「致愛潑斯坦信件」一事對美國《華爾街日報》等相關各方發起「強力起訴」,索賠100億美元,起訴法院選擇在佛羅里達州南區聯邦法院,被告包括道瓊公司(Dow Jones & Company)、新聞集團、新聞集團名譽主席魯柏‧梅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湯姆森(Robert Thomson)以及《華爾街日報》的兩名記者。

對這場訴訟,被川普聖諭降格為三流媒體的《華爾街日報》的老闆之一道瓊公司在7月18日回應稱,對旗下新聞報導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充滿信心,將堅決應對任何訴訟。而對川普的Base來說,《華爾街日報》這個敵人來得正是時候,Base已因「愛潑斯坦內戰」(Epstein Civil War)分裂成八派,終於在面臨「假新聞」(Fake News)強敵辱主的情況下放棄前嫌,重新聚在川普的大旗下,他們不少人認為,《華爾街日報》這次會賠得很慘很慘,輸掉家底。

從7月17日川普總統親自下場與炮製「假新聞」的「三流媒體」《華爾街日報》近身格鬥開始,Trump-Epstein事件進入「歡樂搖滾」狀態。100億天量索賠額似乎沒嚇退美國媒體,尤其是活躍在網上的有名或不太有名的各種網紅。

Trump-Epstein的歡樂搖滾

川普稱《華爾街日報》的信件是「又一個假新聞案例」,並否認與愛潑斯坦有任何不當關聯——美國《富比士》(Forbes)網站大概也想通過訴訟賠償實現政治捐款,於7月18日刊登了一篇〈唐納德‧川普與傑佛瑞‧愛潑斯坦之間所有已知的關聯〉(Here's Every Known Link Between Trump And Epstein),其中列了一條時間線,內容非常豐富,《華爾街日報》所列舉的生日賀信只是其中一個小CASE,文中有份詳細的時間軸(Time Line)。

川普聲稱「這輩子從來沒有畫過一幅畫」。網友們群策群力,在互聯網搜尋各種記憶,媒體當然絕不放過,下列貼圖是7月18至20日,美國主流媒體尋寶紀錄:

 

美國主流媒體對川普聲稱「這輩子從來沒有畫過一幅畫」尋寶紀錄。網路擷圖

▲美國主流媒體對川普聲稱「這輩子從來沒有畫過一幅畫」尋寶紀錄。網路擷圖

 

各媒體敘述一個同樣的事實,多年來有大量被認為出自川普之手的素描作品在拍賣會上出售,其中許多作品可追溯到他在紐約擔任房地產開發商時期。

這些署名川普的畫作通常是用黑色馬克筆繪製的簡易城市風景或地標,並於2000年代初捐贈給慈善機構,隨後在轉售中拍出數千美元的高價。

紀錄顯示,川普2003年曾向慈善機構捐贈一幅簡筆劃,描繪曼哈頓的河濱南開發專案,這幅畫後來由蘇富比拍賣行脫手。川普還畫過一幅美元從樹上飄落的圖畫,拍賣行名之為「搖錢樹」,後來以8,500美元售出。

《紐約時報》在其7月18日的報導〈川普稱自己不「畫畫」,但他的許多素描作品都被拍賣了〉(Trump Says He Doesn't "Draw Pictures." But Many of His Sketches Sold at Auction)提及,川普在他2008年出版的書籍《川普,永不放棄:我如何在逆境中創造奇跡》(Trump Never Give Up: How I Turned My Biggest Challenges Into Success)中,也表示自己曾參與藝術創作。「畫點什麼對我來說只需幾分鐘,通常是建築物或城市天際線,然後簽上我的名字,這些作品卻能為紐約的饑餓人口籌集成千上萬美元的善款。」

倫敦街頭的巴士站及時出現了Trump-Epstein的看板,且不止一處。

 

川普的畫作通常是用黑色馬克筆繪製的簡易城市風景或地標。網路擷圖

▲川普的畫作通常是用黑色馬克筆繪製的簡易城市風景或地標。網路擷圖

 

各種博出位的網紅將此當作商機,開始印製Trump-Epstein的小紀念品放在ebay上銷售。《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採訪了其中數位,由傑森‧塞爾維格(Jason Selvig and)與達夫拉姆‧施蒂夫勒(Davram Stiefler)組成的政治喜劇二人組「好騙子」(The Good Liars)發布了印有川普和愛潑斯坦舊照片的明信片照片,他們說這些照片是總統曼哈頓摩天大樓的紀念品之一。

這種政治惡搞,川普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全力奮起反擊。怎麼辦呢?當然不能通過美國國務院要求英國政府取締街頭巴士站的看板、下令讓eBay清除這類商品,還是從傳播學定律裡尋找智慧。傳播學定律有一條:當出現一條不利於某方的重大醜聞時,必須製造更大的新聞包括醜聞,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這一向,MAGA儘管被川普宣布為不再需要其支援,但其中一些大V還是很努力,製造的新聞很多,包括要審查馬斯克在SpaceX上與聯邦政府的所有合同,但王炸(關鍵時刻出現的重磅事物或信息)應該還是將對歐巴馬進行司法審查,這位左派的太陽歐巴馬以往的各種受到質疑的問題,比如出生地點、奇特的性取向問題都被再度提起,歐巴馬炮製「通俄門」製造「長達數年的政變」祕密文件將被釋出,其中的代表作當然是被川普在Truth Social上點讚轉發的一段AI生成的視頻,視頻中這位美前總統在白宮被捕,並配文:「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No One Is Above the Law!)

川普助推愛潑斯坦內戰,卻不知道如何結束危機

喜歡媒體的聚光燈照耀是川普的喜好,對媒體的不敬之辭則不論事情真實性,一律名之為「假新聞」,並在Truth Social的MAGA回音壁上形成巨大的回聲。他當然不喜歡Trump-Epstein的故事占據世界各媒體的版面,但直到7月21日下午5時,我用Google搜索,Trump-Epstein仍然是各媒體熱情澎湃報導的新聞。

人們至今天也不清楚,川普是出於何種考慮,竟然不惜與追隨他多年歷經風雨,在2021年華府J6(1月6日)大遊行事件中蒙冤入獄的MAGA決裂,也不願意公布愛潑斯坦檔案,造成了一場以自己為主角的巨大的政治公關危機。

這場危機有多大?兩個民調足可證明。一個是根據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7月16日公布的民意調查,69%的美國人認為川普政府隱瞞了傑佛瑞‧愛潑斯坦客戶的資訊,這些客戶涉嫌以性為目的的人口販賣。只有6%的受訪者不同意這一說法,25%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在川普政府撤回公布愛潑斯坦案相關檔案的承諾後,川普在此事上的支持率僅為17%。在共和黨人中,35%的人支持總統的立場,29%的人不同意,其餘的人則棄權。

另一個是《經濟學人》/YouGov(民調公司)7月17日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該調查發現,83%的川普支持者(2024年投票給川普),希望政府公開與愛潑斯坦案相關的所有材料。

以上調查,實際上是這次政治公關危機的度量表。歐巴馬製造通俄門試圖實現政變這個量級的新聞無法轉移現在聚在川普頭頂的聚光燈。事到如今,這件事情的解困方法只有一個:公布全部檔案,公開坦誠道歉化解這場由他自己一手製造的政治公關危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從外匯存底看兩岸經濟危機
外匯存底是指中央銀行所保有的外匯數量。這個數字包括一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順差的結餘、外國人投資、國際熱錢以及外匯存底的利息投資收益。…
影子遊戲
夏日 清晨 在沙灘上與自己玩起影子遊戲 高高 低低  忠實的陰影亦步亦趨 化身大麋鹿 小松鼠 與天空的白鷺 也翩翩起舞…
危害國安 華為併購美3Com流產
  在諸多疑慮之下,美國3Com和中國華為計劃進行的併購案在2月宣布撤回。本案近來受到美國國會成員的強烈關注,…
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
建國百年總統府領獎紀實
民國100年是中華民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而民國100年的11月15日對我與父親而言,則是一生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這一天,…
裙帶主義的好處與壞處
台灣國民似乎非常痛恨裙帶關係,尤其是官員晉用私人。但另一方面台灣人自己又熱愛關說、走後門,彷彿台灣全民運動。姑且不論台灣人是不是內建了「…
鹽地種出玫瑰番茄 浪子許清水重拾希望人生
嚴重的地層下陷、海水倒灌與土壤鹽度過高,讓雲林口湖鄉地區的養殖業與農作生產均面臨極大挑戰。沒想到曾經出外混江湖的浪子許清水,…
英脫歐陷膠著 國際大廠紛傳撤離
英國脫歐草案在議事程序上連續受挫,讓國際大廠對英國的投資行動卻步,戴森(Dyson)、日產(NISSAN)、本田(Ho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