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全球2022年正遭遇罕見高溫和旱災。Adobe Stock
第237期
楊天資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讓全球供應鏈斷鏈問題更加惡化。

中國罕見超強熱浪引爆電荒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某些地區經歷的熱浪侵襲,持續期間之久是1961年以來最長的,水力發電匱乏之下,不少工廠只好暫時停止運作。

中國中部、西南地區6個省級轄區出現旱災,這些地區合計占去年中國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川受降雨減少的影響最大,因為該省嚴重依賴水力發電,氣溫飆升推高了對空調的需求,使電網超載。當局也宣布「讓電於民」,勒令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停產。

中國華中同樣陷入嚴重旱情,長江武漢關水位跌至16.99公尺,刷新武漢自1865年有水文觀測紀錄以來8月最低水位紀錄,今年氣溫也是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

據報導,由於重慶長江水位持續下降,江心洲一處名叫佛爺梁的長型島礁露出,三尊600年歷史的佛像重見天日。考古人員登島視察佛爺梁摩崖造像,初步確定打造年代為明清,其中一個雕像描繪了一位坐在蓮花座上的僧人,推測該造像功能可能是保佑來往船隻能平安航行,也具有指引航道、標記地點的作用。

歐洲「饑餓之石」重現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今年夏季歐洲頻傳氣候危機。近來,有熱浪、大規模野火的影響,如今歐洲有超過一半的國家,正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嚴重旱災。

持續高溫少雨導致歐國數國嚴重乾旱。歐洲一些河流水位降低,捷克北部一塊有名的「饑餓石」(Hunger Stones)因而重新露出,上面刻有祖先關於艱辛時刻即將到來的不祥警告,它上面記載了包括了幾次嚴重旱災的年代:1417、1616、1707、1746、1790、1800、1811、1830、1842、1868、1892以及1893年,「如果你再見到這塊石頭,你將會哭泣。這就是1417年河水有多淺。」

歐盟執委會旗下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er)氣候學者托瑞提(Andrea Toreti)指出,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及義大利也都出現旱災,恐將成為500年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波乾旱。根據歐洲乾旱觀測站(European Drought Observatory)的數據,乾旱警告目前正在影響著60%以上的歐洲地區。

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都已經不得不開始限制用水。在這兩國的部分地區,當局還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被迫切斷供水。法國當局在8月7日宣布,該國正面臨自1958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情。

在歐洲,萊茵河(Rhine)及義大利波河(Po)堪稱兩大貿易動脈,但現在水位都出現歷史新低,導致製造廠商被迫減少出貨。河川水位下降也讓歐洲地區水力發電減少,至於另一個能源管道天然氣,則因俄羅斯減少供應而出現緊縮。

受到高溫影響,法國國內幾座核子反應爐紛紛降低生產,因為用來冷卻的河水如今變得水溫過高。德國是對俄羅斯天然瓦斯仰賴最重的歐洲國家,現在則打算使用更多煤炭發電,卻因為萊茵河水位下降,導致煤炭運送出現耽擱。

過去,包括奧地利、捷克、德國、匈牙利、波蘭和瑞士部分地區的中歐地區都依賴河流兩岸的肥沃土地生產糧食,如今也因乾旱而出現危機。

美西旱災1200年最嚴重

美國西部從20年前開始出現旱災,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研究指出,如今美西地區旱災幾乎是1,200年來最嚴重的。氣候科學家指出,今年發生乾旱的部分原因是反聖嬰現象的緣故,也就是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異常下降,導致氣候異常,歐洲、美國、亞洲部分地區降雨因而減少。

美國紐約非營利氣候風險研究團體「第一街基金會」(First Street Foundation)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美國超過攝氏52度的超高溫「極熱帶」(Extreme Heat Blet)地區,在未來30年內會逐漸擴大。「極熱帶」會從2023年的50個郡(County),擴展到2053年超過1,000個郡,且今年熱浪席捲美國,多數地區都創下高溫新紀錄。

根據聯合國統計顯示,受到土地退化(Land Degradation)與氣候變遷的影響,自從2000年以來,全球各地旱災數量增加大約29%。

《華爾街日報》指出,對全球規模最大的幾個經濟體來說,今夏的乾旱對許多產業帶來傷害,包括發電產業、農業、製造業及觀光旅遊業等。因為疫情而衍生的供應鏈中斷問題,有如雪上加霜,加上俄烏戰爭的影響,一路上揚的能源及食物價格,恐將持續攀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拒當壓力鍋 10種減壓良方
根據調查,我們每天面對的壓力是20年前人們面對壓力的5倍。過多的壓力,增加罹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心臟病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網紅如何「變現」? 決勝小眾時代社群之戰
隨著社群媒體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可以在網路上引導話題的意見領袖,擴大了主導地位,進而影響媒體、政治、商業和其他領域。 「只要有人」…
產銷瓶裝水 安全環保問題大
近幾年,消費者日漸重視產品安全問題。瓶裝水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消費品之一,中國更是世界瓶裝水第三大消費國。然而,瓶裝水對人體健康、…
2010十大華人事件: 10. 變》台灣「產官學民」開發案角力戰
10.  變》台灣「產官學民」開發案角力戰   2010年,從台北南港202兵工廠開發案開始,中科三、四期開發案,苗栗大埔徵地案、六輕、…
低薪現象要感謝或責怪服務業?
我國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很多人都在檢討低薪的原因。最近有些人士認為服務業占了全國六成就業,而其中很多產業的薪資水準甚低,…
德國人10大長壽祕訣
說到「長壽」,古今中外人士無不苦心追求。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指出,全球人均壽命71.4歲,…
降低排碳 法國交通馬車取代汽車
彷彿穿過時光隧道回到過去,復古的馬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法國70多個城鎮,這些馬車取代汽油及柴油驅動的交通工具,擔負起收集垃圾、清掃街道、…
鋼琴演奏家陳瑞斌 用音樂擁抱世界
  陳瑞斌演出經歷: 陳瑞斌活躍於亞洲、歐洲、美洲及非洲演奏廳,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華府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