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暴動在吵什麼?川普上任後最火爆的社會衝突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這週末如果你有滑到這張照片,印象應該會非常深刻:一位蒙著臉的年輕人,在洛杉磯的街頭騎著摩托車,手上舉著墨西哥國旗,繞著一輛正在燃燒的車狂飆。

場景在加州,不說還以為是好萊塢最新電影畫面。

不過現在的美國內部,恐怕比好萊塢這幾年標榜「政治正確」的無趣電影,更加寫實且讓人不安。

事件起因於上週五,隸屬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洛杉磯幾個地點,執行針對非法移民的拘捕行動。根據國安部的說法,這些非法移民涉及幫派、販毒或其他刑事紀錄。也就是說,這波行動重點不是針對所有移民,而是針對被認定具安全風險的對象。

然而週五的拘捕行動引發部分不滿,到了週六,執法行動持續擴散至帕拉蒙市與康普頓地區,群眾的情緒更激動,開始出現包圍警察、縱火以及砸計程車等失序行為。

聯邦探員被迫使用震撼彈與催淚瓦斯驅散群眾,洛杉磯縣警長盧納(Robert Luna)隨後出來幫市民說話,強調將保護民眾和平示威的權利。只是根據新聞畫面,這些民眾看來不像警長說的是「和平示威」:不少抗議者企圖阻擋法警巴士,還有人向執法人員投石頭和雜物。

ICE說,截至週六晚上已有118人被捕,包括幫派相關人士以及數名阻饒執法的美國公民。

隨著暴亂規模持續擴大,川普在週六晚上,依據《美國法典》第10卷第12406條,簽署命令,調派至少2000名國民兵進駐洛杉磯。

這不是聯邦政府第一次調動軍力協助地方治安,1992年的洛杉磯暴動、2020年的騷亂事件,其實都有前例。

但這次事件的爭議點在於:州政府並沒有請求支援,是聯邦政府主動介入。州長與市長批評川普這是「政治操作」,認為這會讓局勢更緊張,而不是更穩定。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立刻要求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撤回命令。

但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當城市連續兩晚陷入動亂與暴力事件,導致聯邦機關無法正常執行職責,總統本來就應該出面處理。更何況,這次的情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長期在執法資源、庇護政策與社區治安之間的矛盾。

進步派主張地方自治與庇護制度,原意是保護弱勢,但實際結果卻變成社區治安真空,讓居民安全受到威脅。

以這次暴動事件為例,如果地方政府無法有效處理局勢,聯邦是否必須出來「補位」?

但是州政府一方面拒絕聯邦政府介入、忙著跟總統打口水戰,卻似乎也無法提出足以阻止騷亂的有效作法。加州長期主張庇護政策、不配合聯邦移民機構,導致的社區治安空窗一直都是問題,這次暴力事件的失控與延燒,恐怕又更證實了這個現況。

回到文章最一開始,這波動亂最震撼的畫面——那面在火光中飄揚的墨西哥國旗——不只是移民反抗的象徵,也成了美國社會撕裂的焦點。右派認為這樣的舉動是對美國國家主權的挑釁,可是在左派看來,這是對種族壓迫的反抗行動。

問題是:這樣的畫面,真能幫助移民社群爭取支持,還是讓對移民的刻板印象更加根深蒂固?

另外,當進步派人士反對聯邦動用武力的同時,是否要反問:地方政府能不能真正保護所有市民的安全與秩序?若不能,討論的重點就不能只放在「都是川普的錯」,而應該去思考,這會不會是標榜「進步政策」時會遭遇的治理瓶頸?

當州政府與市長不停宣稱政府派國民兵進駐會讓當地居民恐慌,卻不叫那些砸車、放火的移民停止這種干擾居民日常的失控行為。當州長紐森對媒體表示:「你們要抓人,就抓我這個州長好了。」這句話雖然說得慷慨激昂,卻也讓人不禁想問:在強調立場的同時,州長是否忘了——什麼才是真正保護居民安全的方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反彈歐巴馬的美國景觀
歐巴馬贏得美國總統後,美國出現了幾個耀眼的政治景觀。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在民主黨的18個參選人中,最左傾、…
「鳩嗚」──香港不合作運動的擴散
香港雨傘革命,79天終於清場而告一段落。不論是占中三子的戴耀廷,還是專上學聯的周永康,都表示事情並未結束,如果矛盾得不到解決,…
大媒體小故事
6.一舉數得   東科媒體集團的新聞記者遍及全世界。第一線的記者在現場透過手機錄影、採訪,將影音上傳到集團的網路伺服器。…
投資兆元基礎建設 川普扭轉美媒唱衰
就在通過《減稅法案》後不久,白宮官員表示,川普2018年的工作重點將集中在改善美國的基礎設施,並會晤共和黨的國會領袖,…
媲美鹿兒島豬肉 連錦樹以40年功力養出「天麴豬」
三年前(2013年)的除夕夜,一通電話從台北打到了台中市靠近海邊的外埔區。這個陌生的聲音自稱是第一名店、香菇王的董事長王義郎。…
聆賞朝陽國家步道山與海的對話
名聞遐邇的朝陽國家步道,早已廣為山林愛好者知曉。 座落於宜蘭縣南境的南澳鄉朝陽村,為一恬靜的小漁村。低矮的民房、淳樸的民風,…
大政治家管仲 以「禮義廉恥」發展國家經濟
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這是很重要的經濟思想。講這句話的人是二千六百多年前的齊國人管仲。管仲幫助齊桓公建立春秋第一個霸業,贏得一時,…
減稅獎勵加薪 沒道理也沒效益
這幾年台灣實質薪資倒退至四十多年前的水準,民怨很深,成為政府無能的重要標記。江宜樺院長在薪資倒退多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