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出現一位來自中國的畢業生蔣雨融(Luanna Jiang),以「共享人性」(Shared Humanity)為主題發表演說。她說:「敵人也是人」,呼籲世界不要被政治立場所分裂,強調跨文化理解與寬容。
但就在她講話的同時,美國政府正在對哈佛出手。
幾週前,川普政府凍結哈佛30億美元聯邦研究經費、暫停其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公開要求校方提供外籍生詳細背景資料。國務卿盧比歐則宣布,將撤銷與中共有聯繫或在敏感技術領域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簽證。也就是說,在美國政府明確表達對「中共透過學術界擴張影響力」的警戒時,哈佛卻選擇讓一位紅色權貴的子女站上講台,代表全體畢業生談「人性」、「和平」。
哈佛這個安排,究竟是太天真,還是太囂張?
蔣雨融的背景,不只是「中國學生」這麼簡單
現在有網友挖出,蔣雨融的父親任職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這個機構與中國官方 NGO 統戰體系有密切合作。
不過這也不意外,因為以中國體制來說,若非紅色出身、沒有戴過紅領巾、沒有宣誓入黨、沒有政治審查背書,幾乎不可能出國進入哈佛甘迺迪學院就讀。
這並非蔣雨融個人的錯,但她的角色、她所代表的象徵,與哈佛當下面對的國際輿論環境,構成極大的落差。
哈佛號稱「中共海外黨校」
從1990年代開始,中共就開始有系統地派遣幹部赴哈佛進修。像李源潮、劉鶴、李鴻忠等中共高層,都是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校友。
此外,習明澤(習近平之女)、薄瓜瓜(薄熙來之子)、江志成(江澤民之孫)等紅二代,也曾以學生身分在哈佛就讀。
多年來這個制度已被稱為「紅色留學網絡」,甚至有中國媒體直接將哈佛稱作「中共的海外黨校」。這樣的評價看似誇張,但當事實一條條擺出來,也很難單純用「教育交流」來解釋。
學術殿堂成為中共壓迫人權的助手?
2019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合作開設公共政策課程,該兵團自2020年起即因人權問題遭美國制裁,但課程仍然持續開設,直到2024年被抗議後才停止。
2022至2024年間,哈佛甚至與多所與軍醫體系的中國大學合作器官移植研究,包括腎臟、肝臟與心臟移植技術。難道哈佛沒聽過「活摘」、「國有器官」?
再加上哈佛化學系主任李伯(Charles Lieber)2021年被美國司法部起訴,因為隱瞞與中國「千人計畫」的合作關係而遭判刑,這些累積事件使得哈佛與中共的關係早已不只是單純的學術交流,已經涉及國安層級。
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共滲透、紅色權力如何影響西方制度的同時,哈佛身為象徵性的自由學府,選擇在這樣的時點做出這樣的安排,簡直是錯估形勢。
我認為問題不在蔣雨融個人,也不是她說的那幾句話。而是,哈佛知不知道,在這個時間點讓她來說,會怎麼被解讀?
如果哈佛真如它所標榜的,是一所堅守自由、獨立、反威權的學府,那哈佛是否更該清醒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