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畢典找來中國學生致詞 為什麼引起爭議?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上週,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出現一位來自中國的畢業生蔣雨融(Luanna Jiang),以「共享人性」(Shared Humanity)為主題發表演說。她說:「敵人也是人」,呼籲世界不要被政治立場所分裂,強調跨文化理解與寬容。

但就在她講話的同時,美國政府正在對哈佛出手。

幾週前,川普政府凍結哈佛30億美元聯邦研究經費、暫停其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公開要求校方提供外籍生詳細背景資料。國務卿盧比歐則宣布,將撤銷與中共有聯繫或在敏感技術領域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簽證。也就是說,在美國政府明確表達對「中共透過學術界擴張影響力」的警戒時,哈佛卻選擇讓一位紅色權貴的子女站上講台,代表全體畢業生談「人性」、「和平」。

哈佛這個安排,究竟是太天真,還是太囂張?

蔣雨融的背景,不只是「中國學生」這麼簡單

現在有網友挖出,蔣雨融的父親任職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這個機構與中國官方 NGO 統戰體系有密切合作。

不過這也不意外,因為以中國體制來說,若非紅色出身、沒有戴過紅領巾、沒有宣誓入黨、沒有政治審查背書,幾乎不可能出國進入哈佛甘迺迪學院就讀。

這並非蔣雨融個人的錯,但她的角色、她所代表的象徵,與哈佛當下面對的國際輿論環境,構成極大的落差。

哈佛號稱「中共海外黨校」

從1990年代開始,中共就開始有系統地派遣幹部赴哈佛進修。像李源潮、劉鶴、李鴻忠等中共高層,都是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校友。

此外,習明澤(習近平之女)、薄瓜瓜(薄熙來之子)、江志成(江澤民之孫)等紅二代,也曾以學生身分在哈佛就讀。

多年來這個制度已被稱為「紅色留學網絡」,甚至有中國媒體直接將哈佛稱作「中共的海外黨校」。這樣的評價看似誇張,但當事實一條條擺出來,也很難單純用「教育交流」來解釋。

學術殿堂成為中共壓迫人權的助手?

2019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合作開設公共政策課程,該兵團自2020年起即因人權問題遭美國制裁,但課程仍然持續開設,直到2024年被抗議後才停止。

2022至2024年間,哈佛甚至與多所與軍醫體系的中國大學合作器官移植研究,包括腎臟、肝臟與心臟移植技術。難道哈佛沒聽過「活摘」、「國有器官」?

再加上哈佛化學系主任李伯(Charles Lieber)2021年被美國司法部起訴,因為隱瞞與中國「千人計畫」的合作關係而遭判刑,這些累積事件使得哈佛與中共的關係早已不只是單純的學術交流,已經涉及國安層級。

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共滲透、紅色權力如何影響西方制度的同時,哈佛身為象徵性的自由學府,選擇在這樣的時點做出這樣的安排,簡直是錯估形勢。

我認為問題不在蔣雨融個人,也不是她說的那幾句話。而是,哈佛知不知道,在這個時間點讓她來說,會怎麼被解讀?

如果哈佛真如它所標榜的,是一所堅守自由、獨立、反威權的學府,那哈佛是否更該清醒一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我的前半生》 浮華世界的生命難題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北京剛下檔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替這句話下了最佳的註腳。這部都會時裝劇演的是老哏:外遇、三角戀等,…
H1N1新型流感傳播太快 世衛不再統計
根據世衛組織網站最新發表的公告,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傳播速度幾乎是其他病毒的10倍,創下流行病毒傳播速度的最快紀錄。…
始終如一的「正藍營」 程凱力不願妥協的反共之路
在台灣民眾掀起大罷免行動的時刻,一位來自深藍體系、卻選擇自我突破的政治人物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他是程凱力,現任「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祕書長…
羅孚慶壽 龍蛇混雜
1月6日晚,香港有一宗為報壇前輩羅孚92歲的祝壽活動,除了家人與舊部外,還有經歷過「否定之否定」的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愛國世家出身、…
《厲害了,我的國》vs.《看見台灣》
展現中國「舉世矚目成就」的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3月初在中國一上映便登上中國票房冠軍。這部影片運用大量空拍畫面展現所謂中國特色,…
分配不均和權貴資本主義帶來的危機
近幾年,分配不均的問題在全球早已引起高度的重視和紛爭,反全球化運動、占領華爾街運動,乃至於我國的太陽花學運,都和分配不均的問題有關。…
那一年 我們一起走上街頭的「自由之夏」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陳為廷,7月28日在電腦前氣憤地看著那幾天的新聞,「走路工」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他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轉貼文,…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記錄鄉土「讓年輕人回家」
這堂課,陳柏銓教你──「人生的路並不窄,生命有無限可能。」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