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身世離奇 連乾隆都看走了眼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無用師〉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264期
趙若蘭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巔峰巨作。由「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之首黃公望於82歲時繪成,有「畫中之蘭亭」、「山水畫第一神品」美譽。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無用師〉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無用師〉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身世坎坷。黃公望在作品上題款送給師弟鄭樗(無用師)時,寫了顧慮此畫「有巧取豪奪者」,結果一語成讖。〈富春山居圖〉不僅曾被詐騙偷走,還遭火焚毀。

黃公望學養豐富擅畫山水 傳說羽化登仙

黃公望(公元1269~1354年),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家貧,父母早逝,由「黃公望子久矣」的黃姓老翁領養,遂改名。

黃公望自小聰穎伶俐,曾被選拔參加縣裡神童科考試。他少有大志,但當時選官制度並非科舉,不利漢人,黃公望有志難伸,直到中年才當上一個小吏,豈料個性耿直的他卻被上司貪賄連累下獄。出獄後絕仕途之念,入全真道,過起漂泊無定的雲遊生活,以賣卜(占卜)維生。

黃公望修道之餘開始習畫。因學養豐富,又經常暢遊名山大川風光,隨手摹寫,擅畫山水,筆下意境淡遠。師法董源、巨然,自成一家。其後畫名大振,亦教授弟子。他非常注重徒弟的道德品質,曾著《寫山水訣》,將繪畫理念轉化成文字教授弟子,首句就要求「學者當盡心焉」,最後告誡弟子「作畫大要,去『邪、甜、俗、賴』四個字」。

黃公望時常和吳鎮、倪瓚、王蒙、曹知白等畫家朋友聚首,切磋畫藝,互相題贈,並合作山水畫。78歲時,他和無用師相偕同遊富春江,歷時三、四年,反覆構思,依興致添加筆墨,才終於完成約690公分的長卷——〈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是個修道人,86歲辭世後,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羽化登仙的傳說。例如明代書畫家李日華曾在杭州虎跑寺,忽見四周雲霧升騰,見到黃公望被團團圍住,駕雲而去。明末鑑藏家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記載:「人傳子久於武林虎跑石上飛昇。」甚至有人聲稱黃公望去世多年後,還見到他在塞外吹奏笛子呢!

 

清朝任伯年繪製〈嚴子陵像〉。公有領域

▲清朝任伯年繪製〈嚴子陵像〉。公有領域

 

高風亮節 富春江傳奇人物

說到〈富春山居圖〉,先來認識一下富春江的傳奇人物嚴光。嚴光,字子陵,漢光武帝劉秀的同窗好友,以才學和道德聞名。劉秀當上皇帝後,嚴光便改名換姓,躲到山裡隱居起來。

漢光武帝求賢若渴,命人拿著畫像到處打聽,終於找到披著羊皮衣服在沼澤垂釣的嚴光。漢光武帝多次召見,欲封其為諫議大夫,但嚴光堅決不仕,又隱身富春山耕讀垂釣去了。此後,富春江就暈染上濃濃的隱逸風采。後人將嚴光垂釣處稱作嚴陵瀨、嚴子陵釣台,成為隱士文化的象徵,許多詩人墨客亦在富春江畔不斷吟頌、憑弔嚴光的高風亮節。

富春江位於浙江省境內,是錢塘江中游段,兩岸山色青翠,水色佳美,詩意無邊。黃公望晚年經常穿芒鞋、戴竹笠、攜鐵杖,遊歷富春江一帶,見到秀麗景致就隨時描畫寫生。他結廬山間江畔,以眼觀察,用心體會,融入山水之間,頗有「天人合一」的意味。

 

〈富春山居圖〉之〈子明〉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之〈子明〉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典型文人畫山水 盡顯水墨江南的悠遠意境

〈富春山居圖〉是典型的文人畫山水,正統派山水畫的師法典範。隨著畫卷從右向左展開,描繪富春江兩岸旖旎的初秋風光。運筆變化多端,筆墨濃淡堆疊,山石鉤勒皴染,將披麻皴法表現到極致。清代畫家惲壽平讚曰:「凡數十峰,一峰一狀;數百樹,一樹一態;雄秀蒼茫,變化極矣。」

全幅構圖疏密得當,山水型態豐富,草木蓊鬱。有渾圓大氣的山巒、縹緲的雲山煙樹、簡潔的平緩坡岸、聳峙的雄偉山峰,夾以屋舍漁舟、小橋亭台、林間樵夫、拄杖老者、觀鵝文人、垂釣漁夫等,畫面生動自然,直抒心意,盡顯水墨江南的悠遠意境,也道盡黃公望看盡人世繁華與滄桑的平淡情懷。

黃公望在另一幅佳作〈秋山招隱圖〉中題跋:「此富春山之別徑也。予向構一堂於其間,每春秋焚香煮茗,遊焉息焉。當晨嵐夕照,月戶雨窗,或登眺,或憑欄,不知身世在塵寰矣!」可見他對這片心中桃花源的眷戀和讚歎。也正因如此深入觀察大自然的點滴變化,加上自身對山水內在精神的領會和情感的投射,〈富春山居圖〉以主觀、寫意出發,所描繪的並非實景,而是黃公望心中理想的隱逸山水,更具有動人的筆墨力量。

江省博物館藏〈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藏〈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命運多舛 現存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公望將〈富春山居圖〉贈與無用師,無用師去世後,幾度易手,明代成化年間,被「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之首、大畫家沈周收藏。沈周請人題跋,不料被此人的兒子藏匿。後來在市面上高價出售,性情敦厚的沈周心痛之餘,無計可施,只能用「背臨」(靠記憶臨摹)的方式畫一卷以慰情思。

之後輾轉由晚明藝壇領袖董其昌購得,珍愛非常,和所收藏的王維名畫〈雪江〉共同輝映。董其昌以千金質押於好友宜興收藏家吳正志,吳正志再傳給三子吳洪裕(字問卿)。

吳洪裕愛畫成痴,幾乎朝夕不離。不但建富春軒藏之,明末戰亂中寧捨萬貫家財,也要攜畫逃難,曰:「直性命殉之矣。」因著這份痴狂摯愛,臨終時竟交代焚〈富春山居圖〉以殉葬。所幸侄子吳貞度及時從火堆中將此畫作搶救出來,然而卷首還是被燒毀,畫卷也一分為二。

前一段僅約占原畫十四分之一,經修補後稱為〈剩山圖〉,現存於浙江省博物館。後一段〈無用師〉卷為全卷之精華,因比另一幅仿本〈子明〉卷晚一年入藏清宮,鬧了雙胞,被自視鑑賞功力卓越的乾隆皇帝視為贗品而冷落對待。

乾隆皇帝對山寨版〈子明〉卷愛不釋手,六次南巡之旅也帶在身邊,於其上題字蓋印,密密麻麻多達55處,弄得畫面幾乎「體無完膚」。還好乾隆皇帝看走了眼,僅請老師梁詩正在〈無用師〉卷上題跋。命運多舛的真跡〈無用師〉卷才能以原貌靜躺清宮百餘年,最終漂洋過海,落腳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為中華民國國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