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道下台:理想國政策讓加拿大陷入經濟困境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宣布辭職,結束他9年的執政生涯。曾經是國際間最受矚目的「政治金童」,以帥氣活力、自由進步形象著稱的政治領袖,如今狼狽下台,留下自由黨支持率跌破20%的尷尬局面。

加拿大人民為何從歡迎、期待他,最後變成厭棄、排斥他?

簡單來說,杜魯道的政治理想,並不符合現實。

2015年,當年43歲的杜魯道以「改變、進步」的口號當選總理,領導自由黨取得壓倒性勝利。

這位政治金童上台後立即推動他一系列政策,包括內閣性別平權、對移民與難民的友善開放、大麻合法化、全民牙科健保等。

細看每一個政策,確實都立意良好,充滿人性的真善美,接下來肯定全民都要幸福起來了吧?

結果證明並沒有。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政策的副作用逐漸浮現,成為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源頭。

廣納移民,對國內治安問題帶來挑戰,社會資源也無力負擔照顧所有難民的責任。這些移民的湧入,導致住房、醫療與就業資源嚴重不足,加大社會不滿。

大麻合法化及對犯罪行為的寬容政策,也同樣帶來不少治安問題。

曾獲得國際好評的加拿大全民健保,在政府未妥善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導致支出過高,資源分配不均。人民看醫生要排隊1到3個月,許多人連自己的醫生在哪都找不到,不是退休就是缺乏新血。

COVID-19疫情期間,杜魯道推行的救濟政策雖短期內舒緩了民眾困難,但最終導致國家財政赤字累累,難以紓解國內高通膨現象。

杜魯道過度信仰左派價值,樂觀認定政府「積極干預」下的社會主義政策會一路順風順水。當遇上時局變動,國際彼此間「蝴蝶效應」的情況下,理想終究敵不過現實。

2025年的加拿大,與杜魯道剛上任時相比,已陷入民生困境。高房價、高物價、低安全感,與十年前的加拿大已天壤之別。

杜魯道自己的醜聞爭議也成為他走下神壇的關鍵。

涉嫌施壓部屬干預貪污審查、多次接受廠商招待豪華度假、與慈善機構簽合約涉及圖利家人……杜魯道的人氣開始下滑,黨內也傳出雜音。

最終在2024年底,他的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宣布辭職,與杜魯道公開鬧翻,表示不認同杜魯道明年度「繼續撒錢」的執政方式。

方慧蘭說:「加拿大應認真處理危機、減少開支,以備日後可能應對的關稅戰。政府應避免負擔不起的政治噱頭。」

政治噱頭指的是誰,話意很明顯。

最終,在全國民調探底、黨內同志完全不挺的情況下,杜魯道宣布下台,結束他的總理生涯。一代政治金童,證明了理想如果不能挺過現實的考驗,終究不算是值得稱頌的「理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挽救就業 美延長減稅與失業救濟
12月上旬,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共和黨針對多個已經或即將到期的法案達成協議,同意將布希總統任內通過的減稅法案延長2年,…
孩子遊戲成癮 家長如何幫助戒除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A同學第一次高考上了北大,瘋狂玩遊戲,因而被退學。第二次上了中南大學醫學院,繼續玩遊戲,後來和家裡失去聯繫。分析原因,…
「橄欖先生」余宗禧 讓橄欖變成時代新寵
提到「橄欖」,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橄欖蜜餞或橄欖油;要不然,便是讓人懷念起齊豫當年唱紅的民歌「橄欖樹」。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
酒 神藉自然之手的賜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朝詩人王翰所著的〈涼州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好詩,…
雙連埤
原來「一見鍾情」是這個意思。那天,飄著雨絲,天色陰柔。朋友開著車子,愈開愈偏僻,路愈來愈小,就在心中升起問號時,他將車子停在一座石屋前:「…
臉書、推特夯 中國網民翻牆數大增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執行網路封鎖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官方設立的「金盾工程」和「長城防火牆」會自動過濾網上的敏感詞與相關消息。…
效用主義者的真面目
效用主義(Utilitarianism,或稱功利主義),是西方倫理學的一支重要理論,主要是由邊沁(Jeremy Bentham)和米爾(…
揮灑手感藝術的空間魔術師
室內設計師常被形容為空間魔術師,彷彿他們手中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只要輕輕一揮,就會出現各種美麗世界。目前擔任匠品空間設計負責人的鄒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