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出入境逆差創新高!飛亞旅行社分析國旅競爭優勢

台灣茶揚名國際,可以透過遊程安排讓外國旅客走訪茶園、了解茶文化及不同茶種。飛亞旅行社提供
曾允盈

隨著出國熱潮持續升溫,加上今年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僅達疫情前約六成水準,讓台灣面臨嚴重的出入境旅客逆差,2024全年旅遊產值逆差預計更高達7,380億,創下歷史新高。交通部長陳世凱鬆口表示,原訂的千萬人次來台目標恐難達成。面對此狀況,擅長規劃台灣深度體驗的旅行社業者分析國際情勢及現階段困境,點出重要因素,有望逆轉情勢。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1至8月,出境人數多達1,138萬人次,全年預估出境人次可望上看1,750萬,反觀來台的國際旅客,雖然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但僅有496萬人次,觀光逆差已擴大至641萬人次,顯示旅遊收入大幅失衡。交通部長陳世凱坦言,由於地震颱風等天災影響,以及政治、匯率等因素,原訂的千萬人次來台目標難以達成,但年底前仍會力拼800萬人次入境。

備受衝擊的台灣旅遊業者最有感,飛亞旅行社MyTaiwanTour創辦人吳懷紳認為,影響國際旅客來台意願有多重因素,除了日幣走弱,讓以往熱衷來台的日本旅客數量大幅減少,美國也有類似情況,川普重回白宮,可能延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導致美國通膨上升,削弱美國民眾的消費能力,勢必大幅降低國際旅遊意願,但後續北美市場發展仍待觀察。

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天災。交通部報告指出,今年4月的花蓮地震對來台旅客人數造成負面影響。「必須提升國際旅客對於花東的安全感、信任度與形象,才能治本。」吳懷紳進一步表示,花東地區獨特自然風貌,對國際旅客來說極具魅力,例如花蓮太魯閣、秋收時的台東稻田,還有台灣各地風土與傳統匠人。觀光署加碼推出入境補助措施,對國內旅行社、旅宿、觀光餐飲雖有實質效益,但要重拾國際旅客信心、突破心理障礙,仍需再接再厲。

台灣蘊含大中華文化的縮影,結合豐富的自然風光與多元文化特色,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可嘗試透過社群媒體與網紅行銷,突顯台灣在亞洲鄰國中獨一無二的特點,例如安排爬陽明山後轉往北海岸賞美景,讓旅客在一天內完成登山與海邊體驗,以及糅合多種族、多文化、多國家的佳餚。吳懷紳強調,針對國際市場,台灣需要深化品牌定位,放大這些天然與文化的亮點,以說服更多旅客選擇來台,進一步縮小觀光逆差,為台灣經濟注入新活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