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藏有玄機的言論誤導方式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先生既然知道不要太靠近中國,卻又隱藏這危險判斷及他或新加坡的利益目的,而用似是而非的好聽理由要把台灣推向中國。Adobe Stock
第252期
陳博志
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曾任新加坡數個部長職務並曾可能接任總理的楊榮文先生,2023年9月來台演講時提出,台灣應快和中國簽訂某種一中協議的主張。他的主張引起不少批評,本專欄也曾詳細分析其中忽視事實和自相矛盾的問題(參見:〈楊榮文的一中主張 忽視事實且自相矛盾〉,《看》雜誌249期)。

這議題應該已退燒,但最近看到國內外許多問題常有這類不符事實或邏輯不通的主張在誤導大眾,因此本文藉用這個議題的例子,提醒大家注意其中三種可能藏有玄機的言論方式。本文將先談楊榮文先生用有點複雜卻不正確的推論來提出主張,而隱藏其背後理念或目的之做法;再談管中閔先生用一句簡單而包裝得漂亮的話來行銷其主張的技巧;然後再談有人用簡單易懂的數字來假裝證明其實經不起嚴格檢驗之主張的研究。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提出,台灣應快和中國簽訂某種一中協議的主張。Getty Images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提出,台灣應快和中國簽訂某種一中協議的主張。Getty Images

 

新加坡楊榮文的「專業判斷」

楊榮文先生在台的演講,說得好像是在為台灣好,而且好像是用其專業判斷而認為台灣要快和中國簽一中協議。他的推論和主張不只自相矛盾而且忽視事實,這在249期本專欄已詳細分析,這裡不再重述。但他這個能力很好的人為何推論會有這些錯誤?後來的專訪可能透露了一些他背後的理念和目的。他在專訪中說:「在中美之間,東協不會選邊站,但在中國和台灣之間,他們會選擇中國。……因為中國比台灣大太多。」(《天下雜誌》784期,2023年10月16日)這種現實主義,當然會使新加坡希望台灣「搞好兩岸關係」以使他們可以大膽和台灣做生意而不得罪中國。以此看來,他在台灣講那一堆不正確的推論和事實,可能都只是要掩飾他們想不得罪中國而得到利益的目的而已。

楊榮文先生其實是擔心中國的霸權的,他在專訪中坦言:「東協不想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我跟美國人說,如果你不強迫東協選邊站,大家會歡迎美國……我們要確保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保留談判籌碼。」「我們會根據自己的利益找到平衡點。」

他這種不選邊站和求平衡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也可能是怕惡人的平衡。李光耀曾講過,如果要有一個霸權國家,他寧願那是美國而非中國,因為美國是溫柔的霸權,而中國不是,中國動不動就說你讓13億人不高興而要制裁你。由此可見楊榮文先生這種在中美之間平衡的主張,並不是求公平正義的平衡,而是中國比較霸道所以不能得罪他,而美國則怎麼罵都不太有關係,所以要做欺善怕惡的平衡。

台灣既小又善良,是欺善怕惡者的美食。楊榮文先生說:「我從不認為中國想要威脅美國,中國不是北極熊,只是貓熊,不會追著你跑,但你不要太靠近牠,因為貓熊也有很鋒利的爪子。」姑且不論中國在西藏和南海等地的行為像北極熊或貓熊,以及擁有一大堆核彈和飛彈是不是只算爪子,楊榮文先生既然知道不要太靠近中國,卻又隱藏這危險判斷及他或新加坡的利益目的,而用似是而非的好聽理由要把台灣推向中國,實在不是台灣誠實的朋友。

但我仍然想把新加坡當朋友,所以想提醒新加坡,對新加坡而言中國並非遙遠的貓熊。熊貓的爪子早就凶狠地伸到和新加坡相鄰的南海。新加坡應知道中國是以其古地圖上有南海某些島嶼之名,而主張中國有那些島嶼和南海的主權,而古地圖上面也包括現在的新加坡,貓熊力量夠大時也會說那是我的菜。中國說台灣不被它統一是數典忘祖的說法,也適用於大部分居民是華人的新加坡。

新加坡也不要以為它有台灣沒有的聯會國會籍,就不必怕併吞,烏克蘭和最近委內瑞拉想併吞的英屬蓋亞那,也都是聯合國會員,若非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支持,都很難不被併吞。何況新加坡一直崇尚並教育類似中國的父權式政府,而非真正的自由民主,因此父權形象類似的中國,或親中勢力透過選舉而搶走李家政權的可能性也不小。

管中閔對楊榮文事件的評論

把戰狼稱為貓熊,可以利用貓熊似較溫懶的形象誤導台灣人民,但不小心也可能誤導新加坡自己。這種文字的巧妙運用,也出現在管中閔先生對楊榮文事件的一句評論中。楊榮文先生要台灣和中國盡快簽訂一中協定的演講之後,台灣很多人及外交部都加以批評或駁斥,管中閔先生用一句話來反批這些評論說:「一位外國平民來台灣演講,政府竟氣急敗壞地反駁,這演講肯定說對了什麼,感到可悲可笑。」這句話真的很有技巧,比一般政客的謾罵厲害得多,可以當成台大寫作修辭課的範例,以及邏輯課的反面教材。

這簡單一句話就有兩個事實的扭曲。第一個扭曲不少人已指出,楊榮文先生並非不重要的人,而是歷任新加坡數種部長職務,曾可能成為總理接班人,也曾在聯合國發表對台灣不利言論而被我國前外交部長陳唐山批評的人。而這次他來台演講,是管中閔先生和長風基金會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和前副總統蕭萬長都出席演講會。這樣的排場顯示,管中閔等人也非常重視楊榮文先生,管中閔先生說他只是平民,只是要貶低或否定政府對楊榮文先生之說法的反駁。

管中閔先生另一個扭曲事實的地方,是政府和很多人對楊榮文的反駁都是在講事實和道理,管中閔先生卻是避談這些反駁有沒有道理,甚至完全不提反駁內容,就以「氣急敗壞」一個負面修辭,全盤否定政府的反駁而肯定楊榮文的傾中主張。這種不必真正談內容和道理,只用兩個辭就否定別人言論的文字能力實在高超。

管中閔先生那句話更厲害的地方是在其邏輯。就算楊榮文先生是毫不重要的人,而政府對他的反駁也真的氣急敗壞,那楊榮文先生的主張就會像管中閔先生說的那樣「肯定說對了什麼」嗎?當然不是。若某人發現他的車子被一個小人物刮傷,因此氣急敗壞破口大罵,那刮傷車子的行為就「肯定做對了什麼」嗎?當然不是。刮人車子就是不對,不管刮的人是怎樣的小人物,也不管車主是多麼生氣口不擇言,都不會使刮人車子的行為變成對的。管中閔先生用那兩個修辭以暗藏沒有道理和邏輯的主張來肯定楊榮文先生,實在高明,可當成教材。

 

專家採行的一種高明的騙術,就是用統計數字騙人。Adobe Stock

▲專家採行的一種高明的騙術,就是用統計數字騙人。Adobe Stock

 

專家也會用統計數字騙人

最後再談另一種高明的騙術,就是用統計數字騙人。現代社會有很多數字,而各數字常有很多不同的定義、編製方法以及影響因素,因此有人就可以故意忽略某些重要因素和定義等差異,而找到一些和其主張有類似變化的數字來「證明」自己的主張。

這裡只舉一個也和中國有關的例子。有位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教授說是紐約市立大學的客座教授,也曾任世界銀行研究部門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寫了一本中文本譯為《只有資本主義的世界》(Capitalism Alone)的書,主張以中國為首的威權資本主義更有效率。本文不去評論他的主張,只舉他的一個論述來說明用統計數字騙人的可能性。他說,「從1990到2016年中國人均GDP平均年成長率為8%,美國則只有2%。」「如果經濟繁榮是經營國家的關鍵指標,那麼(中國)政治型資本主義的優越成績,絕對讓它躋身為(民主國家)自由資本主義的強大競爭對手。」

不懂經濟發展歷史和學理的人可能覺得這說法很有道理。但歷史上各國所得較低時若開始成長,前一段時間的平均成長率通常可以頗高,而到高所得時長期平均成長率都變低,像小孩長高速度常比大人快一樣,這是在歷史和學理上都相當確定而且影響力常大於其他因素的現象。所以用同一個時期某低所得國家成長率比某高所得國家高,來證明其制度或政策較好,從專業者的眼光來看,簡直就是在詐騙。就像用某個小孩長高的速度大於另一家的大人,來證明該小孩家的營養比該大人家好一樣騙人。陳水扁總統時期也有人引用台灣經濟成長率由蔣中正總統之後一路下降這個歷史幾乎必然的現象,來主張歷任總統是一代不如一代。後來馬英九總統時的成長率更低,那些人就不再這樣說了。但其他各式各樣用統計數字和方法來支持其實證據不足的主張之現象,仍然相當常見,有時連專業的人也難明察。

台灣乃至世界上,現在都有大量謊言和騙人的話術,不只有上述三類。有的謊言甚至是直接扭曲事實,或者不提任何證據只對被批評的人或事貼上貶義詞或標籤。網路時代充斥著大量簡短評論,以及很多人沒有時間去看和想詳細道理的現象,使謊言騙術得以泛濫。有理想和知識的人士和媒體,應該努力破解這類謊言,而不是利用這類騙術來誤導別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下一個十年 就從學Coding開始
現在歐美最夯的孩童才藝班是甚麼?不是繪畫,也不是鋼琴課,而是學習程式語言(Programing/Coding)。在歐美,…
起士公爵王奕凱 開發4D減法蛋糕帶給人們健康
王奕凱小檔案 民國67年次 現職 • 起士公爵執行長 學歷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 國立成功大學EMBA •…
紐西蘭怎麼玩最專業? 部落客:自助駕駛才是王道!
遺世獨立於南半球大洋洲上,紐西蘭純天然無汙染的自然美景眾所周知,尤其自2001年開始,《魔戒》系列電影在全球大賣,姑且不論是有心或無意,…
談味道
人一張眼就得吃東西。老天爺給人生了這五官,擺正面的這四個又有一半是為了吃而存在。可見,吃對人來說是多重要的一檔事。 世間上可以吃的東西很多…
日本強震滿週年 重建路迢迢
日本311大地震滿一週年,日本警察廳表示,這場大地震造成1萬5,854人死亡、3,155人失蹤,搜索行動至今還在進行。…
劍湖山 不停求新求變的老字號
劍湖山世界位於盛產咖啡的雲林縣古坑鄉,地勢高聳,遠遠一看即可望見著名的地標設施「摩天輪」高掛山頭,似乎正招呼著眼前的遊客,…
記者新疆被毆,香港爆發怒火
香港記者8月中旬在四川採訪維權人士時,被公安審訊、栽贓說他們「藏毒」,阻止他們採訪的事件,引發香港市民的憤慨(見本刊44期本人所寫〈…
喜餅領航者─伊莎貝爾中西風味 賞月新味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轉眼又即將到來,每年流行的烤肉活動,隨著國內節能減碳與環保意識的抬頭,月餅在人們心中所占的比重又逐漸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