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非一時一地,而是築巢接力——第四屆人權藝術生活節 策展人鴻鴻 訪談專文

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提供
張敦智

人權的理念如何透過藝術來傳衍感染,進而築構成為人思的基礎呢?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人權藝術生活節」以此為企圖,從2020年開辦迄今,已連續辦理四屆了,2023年第四屆的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自由的靈魂」為主題,由著名詩人暨導演鴻鴻延續四屆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與香港各藝文領域的優秀創作者帶來音樂、舞蹈、戲劇、影像劇場、漫遊式劇場、漫畫故事劇場、小說展演以及攝影展等多樣化節目。自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1月14日期間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場,關注白色恐怖、香港民主運動、原住民認同及無障礙藝術等跨越地域和領域的人權議題。

第一屆「人權藝術生活節」於2020年開辦,談到人權藝術生活節撐過新冠疫情最嚴峻的幾年,策展人鴻鴻笑道,他看見相關優秀創作越來越多,使得活動非但沒衰退,反倒有逆勢成長之姿,作品數量到了單一藝術節難以消化的地步,「這是整個社會共同的進步」。第四屆的主題為求更直白親民,定為「自由的靈魂」。鴻鴻分享這五字背後的蹊蹺:通常,會談及「自由的靈魂」者,勢必都帶有肉體正在、或曾經被禁錮的弦外之音。此話一出,頓時延伸出遼闊的理解空間;肉體被禁錮有哪些可能?靈魂又要怎樣才算自由?值得深思。

迄今為止,每年由主辦單位邀請馬世芳策劃主持的開幕音樂會也持續,由不同的樂音接力舉辦。今年演出陣容包括:兩度獲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王榆鈞、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巴賴、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暨「最佳客語歌手」得主米莎、以及金曲獎「年度專輯獎」暨「最佳台語專輯獎」獲獎者「農村武裝青年」。

像是為未來長遠的人權藝術節播種,鴻鴻說,他策展的一個堅持就是一定要有親子節目。身為父親的他發現,小學二年級的兒子不但對相關歷史感興趣,還能透澈理解「因每人立場不同,所以警察不一定是好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的思維。今年親子劇場節目,三缺一劇團以蔡焜霖前輩人生故事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進行創作。原著融合細膩畫風、流暢分鏡,加上閩、日、華三語並置的精心設計,講述於1930年出生的蔡焜霖一生喜愛書本、知識,卻為此飽受命運嚴酷考驗的故事。演出將融合偶戲形式,讓家長、孩子都能各自放飛想像力的風爭,且在事後能以此為話題,互相交流。

《有人・有影・有跡——潘小俠X高仲明對照展》則以觀看社會百態的相機鏡頭做接力棒,背後兩雙眼睛,分別是1954年出生的臺灣國寶級攝影師潘小俠以及1970年代生於香港的攝影師高仲明。潘小俠作品主題廣泛,遍及民間信仰與習俗、原住民、白色恐怖、文學、美術等。鴻鴻憶及他倆的對話;潘小俠曾表示,他所有作品都是在暗房內自己親手一張張洗出來的。簡單一句話,寄存了因懇切而顯厚重的歷歷凝視。高仲明則是「反修例運動」後移居臺灣的香港攝影師,去年與資深電影美術設計李天爵聯手推出「休止符/REST——高仲明攝影展」。近年,媒體上不時可見「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說法。在此次的攝影展,用來自臺灣白色恐怖的戒嚴經驗、與較晚近香港抗爭運動照片作對照,昨日臺灣、今日香港相互成映,或許能讓人同時對未來臺灣與香港,都有些思索跟想像。

能進行接力的除了人,還有空間。

場地也是人權藝術生活節重要特色。依據過往經驗,不同作品來到非典型展演空間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總能翻出一層新意。以去年來說,發根香港、發彩全球的藝術家黃國才(Kacey)全新作品《和勇光時》就是一例。而今年,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透過一人分飾多角,首演於南村劇場的作品《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講述原住民族群都胞、山胞間的猜忌與隔閡,日前已獲第二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第六屆Pulima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其內容在荒謬、怪誕、爆笑、神聖間自在遊走,將在景美人權園區演出的版本,勢必又將多一層玩味空間。鴻鴻說,原民主題作品很多展現了情懷,卻其實缺少議題辯證,這齣作品難得地具當下性且深刻,不管要從人權、藝術、生活哪種角度切入來欣賞,都能滿載而歸。

今年比較特別的場地之一,是由年輕編劇郭家瑋執筆、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執導的《陳文成的證明題》。此劇本獲第三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參獎,演出場地安排上,經過許多人共同協助而能在臺灣大學視聽館劇場演出。那裡距臺大校園2021年落成的陳文成紀念廣場,僅不到五分鐘腳程。鴻鴻說,能看到更年輕觀點來詮釋白色恐怖時期歷史實屬重要。有趣的是,早在這次演出製作敲定前,汪兆謙就曾因緣際會而讀過劇本,並向鴻鴻強力推薦。新生代劇作家與中生代導演的組合,必為演出節目增添火花與看頭。

這是場致力使人們都能過得幸福的築巢接力。事實上,每個人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接力棒。

例如,《來自清水的孩子》的主角蔡焜霖前輩,其一蔚為人知的身份即《王子》雜誌創辦人。鴻鴻小學時曾多次投稿到《王子》,進而成為足跡遍佈全台的「王子雜誌小記者」之一。他以平穩但期盼的口吻說,人權藝術生活節其實還有非常多潛力與可能性。想著這番話,再遙想,屆時將來觀賞《來自清水的孩子》的家長與孩童們,觀眾群裡可能誰家小孩,或許四十六年後,就像金馬五十對人們來說別具意義,屆時,他將擔任「人權藝術生活節五十」的策展人。誰知道呢?只要接力一棒一接一棒,隨著時代演進變化,翻新題裁,創造出台灣獨特而傲視全球的人權藝術生活節,把棒子接穩,這個想像的確有可能實現。

鴻鴻分享自身觀察,以人權為主題的優秀影展遍佈全球,然而以相同主題作現場展演的藝術節卻屈指可數。在地的豐沛創作能量,加上臺灣獨特歷史遭遇、和地理位置,使他深信正邁入第四屆的「人權藝術生活節」若能不斷延續,必將在國際間有其獨特定位與意義。以人權理念築巢的接力隨時間嬗遞,自由的靈魂翱翔,總有能把沙漠,飛成隨處皆可為家的雨林那天。

 

 

【「自由的靈魂」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 】

活動期間 2023年12月2日(六)至2024年1月14日(日)

索票資訊 KKTIX 搜尋「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

演出地點 白色恐怖景美人權紀念園區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執行單位 台灣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完成讓小孩「認同媽媽心意」的作品
花了三年完成攝影大師李屏賓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在決定開拍前幾天才意外發現懷了第二胎的導演姜秀瓊,是近年崛起的電影工作者。…
淚醒
父親!生命中曾經的恨,卻也是永遠的愛…… 父親在學校任教,嚴格教導之餘,也毫無保留給予我們最好的一切。要知道,現在許多人欣羨的軍公教,在三…
見證台灣奮發有為的年代 走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下)
(續前期) 不料,民國73年2月24日凌晨,命運重擊孫運璿。當他熬夜準備第二天立法院施政報告時突發腦溢血倒地。這致命一拳也重創台灣…
戈巴契夫獲俄勛章 民間感謝推動民主
二十多年前,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在高壓冷血的共產大本營蘇聯,啟動民主和自由化,…
小間書菜 從農村長出來的二手書店
拿一本書,換一把蔬菜?沒有看錯,這是宜蘭一間小店的創意二手書收購方式。開車駛入宜蘭縣的鄉間小路,兩旁田園風光讓人不由得心情愉悅,一不小心,…
側寫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
初見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時,腦中閃過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的影像。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有那麼一點相似性。兩位都出生台北,…
ISIS囊中羞澀 籌資手法讓人瞠目
由於美國所領導的聯軍接連不斷的空襲,伊斯蘭國(ISIS)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緊張。ISIS控制的石油精煉廠、油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