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解封亂象生 中國經濟復甦前景堪慮


▲中共突如其來地解除極端清零政策後,中國經濟仍受疫情和政治箝制影響,不僅拖累復甦力道,更令人質疑能否恢復過往榮景。Adobe Stock
第241期
金雨森

中共突如其來地解除極端清零政策後,沒有迎來民眾「報復性消費」,而是集體陷入搶藥看診恐慌。中國經濟仍受疫情和政治箝制影響,不僅拖累復甦力道,更令人質疑能否恢復過往榮景。

中共倉促解封 民眾恐慌搶藥

為快速撲熄白紙革命的火種,中國政府突然在2022年12月7日公布鬆綁防疫措施「新十條」,不再提及「堅持動態清零」,也取消臨時封控、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患者的居家隔離等限制。政府臨時政策轉向使得染疫人數、死亡人數增加,甚至發生焚化爐不足、冰櫃全滿的慘狀,中國民眾沒有因為鬆綁而心安,反而陷入嚴重的集體恐慌中。

在中國多個城市,出現大批民眾上醫院、大排長龍看診,以及民眾湧向藥房搶購買防疫藥物、感冒藥、退燒藥、止咳等藥物,導致醫院門診忙得昏天暗地、感冒藥物嚴重缺貨。中國這波搶藥潮也開始波及國外,已發生澳洲華人購買止痛藥「必理痛」並寄給中國的家人朋友,使得「必理痛」銷售一空,也有不少香港人同樣購買大量止痛退燒藥寄回大陸,台灣也爆出「普拿疼」缺貨情事。

「桃」過疫情

在恐慌情緒蔓延、藥物缺貨及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當網路謠傳「水蜜桃罐頭是感冒神藥」時,水蜜桃罐頭立即登上中國網路熱搜關鍵字排行榜,中國各大平台、超市的水蜜桃罐頭轉眼間賣光。即使官媒和廠商跳出來澄清「水蜜桃沒有療效」,要民眾理智,中國網友卻說買水蜜桃只是希望「桃」過疫情,有的還反嗆:「大家都知道沒效,就是圖個吉利。」

除了水蜜桃,也爆發檸檬搶購潮。在2022年12月8日的上海市政府記者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宣導防疫時說:「沒有症狀或有一點鼻塞,用新鮮檸檬泡溫水喝就行了。」此話一出,民眾瘋狂購買,檸檬價格連番上漲。

中國消費需「3至6個月」恢復正常

外界期待中國疫情解封能快速復工、復產,或是出現「報復性消費」提振買氣,提振萎靡的經濟,但中國經濟學家則認為疫情升溫仍給復甦帶來陰影。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說,「一個國家在感染病例快速上升過程中,尤其是在老百姓對感染還有一定恐懼的情況下,對當期經濟的衝擊不能低估。」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伊凡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也認為,中國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適應與病毒共存,消費可能要在3到6個月後,才能接近正常水準。因此,當疫情持續影響勞動力生產和供應鏈時,中國短期內經濟好轉可能性不高。

解封「新十條」發布後,民航市場復甦相當快速,客運航班量大增67%,「春運」訂票量更爆增近8.5倍,飯店和旅遊平台的瀏覽次數也跟著暴漲。根據中國民航局「安全有序恢復航空運輸市場的工作方案」,今(2023)年1月31日前,將客運航班量恢復數量的目標設置在2019年日均量的88%。

雖然這只限於中國國內交通,尚未擴及國際航班,但中共駐美國大使秦剛去(2022)年12月12日表示,隨中國防疫政策放寬,未來相關措施將進一步鬆綁,國際旅行將更便利,暗示將放寬境外人員往來中國的限制。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也對中共開放國際航線抱持信心,有望迅速恢復。

政治體制才是中國經濟的最大挑戰

但恐懼仍纏繞中國民眾心頭,即使宣布鬆綁,誰都怕中共會在未來為了控制人民,再度宣布實施全面管制。民營企業自然無法放心做生意,更不敢將生意做大,引起官方「關切」。外國企業也怕中共政治干擾,美國商會表示,很多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對2023年前景表示無望。有61%在中國的德國企業沒有增加投資的計畫,甚至有10%考慮退出中國市場。外國投資人也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已連續10個月拋售人民幣計價債券。

解除極端封控只是中國經濟復甦的第一步,還有房市危機、社會高齡化、外資撤離、美國供應鏈脫鉤等問題,等著看習近平如何應處。但真正阻礙中國經濟前行的,追根究柢還是中共黨國經濟體制問題。習近平殺富濟黨的「共同富裕」和控制人民的極端清零政策,已證明中共的本質「假、惡、鬥」,自建黨以來從沒變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媒體風波引發67暴動評價
5月16日,香港舉行立法會5個直選席位補選的投票,因為泛民主派內部的分歧,尤其是在北京指示下親共人士的抵制,…
從失敗中學習 電商創業如何避免「踩坑」?
電商創業既簡單又複雜,當市場從藍海變紅海,翻騰起伏,誰能在其中屹立不倒?以提供培育電商人才實戰教育為主的「燒賣研究所」創辦人周振驊認為,…
盡享夏日風情 暢遊花東金針花海
值此盛夏,說到台灣代表夏天的花,除了枝頭火紅的鳳凰花、池中亭亭的荷花,還有一種花東獨有的金黃奇蹟——那就是美麗又可食用的「金針花…
「勇夫」仍需「重賞」
人才,是一個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對管理者而言,總覺得組織當中的優秀人才難以發掘。然而,究竟是組織中沒有好的人才?或者是,人才隱身在組織之中…
做個馳騁公路的飆風牛仔
穿上皮衣,套上皮靴,戴上皮手套、安全帽與墨鏡,跨上帥氣的重型機車,伴隨高亢的引擎聲浪,在鄉野林間或快速道路上徜徉奔馳,…
對抗瘟疫的祕方
一場席捲全球、持續兩年多的大瘟疫,讓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老人更是死亡病例的重災族群。但在法國卻有一位118歲的人瑞,在確診染疫新冠病毒後,…
NGO國際行腳紀實 點亮台灣能見度
從2014年開始,作為「台灣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of Taiwan)的代表,…
踢假球 歐洲足壇爆特大醜聞
台灣職棒球員打假球的消息重創台灣「國球」界。無獨有偶,歐洲足壇也爆發史上最嚴重的跨國踢假球醜聞,超過200場比賽遭到簽賭集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