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度十大藝文新聞」新聞正式揭榜 故宮打破國寶奪冠

與會貴賓於揭榜完成後拍攝大合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提供
編輯部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舉辦之「2022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結果於今(27)日正式揭曉!第一名為「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第二名為「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第三名為「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會中朱宗慶打擊樂團倉庫日前遭祝融全毀,引發與會者呼籲藝文倉儲的重要性,及建立表演藝術博物館的迫切性。

本次揭榜由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王孟超執行長、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蘇瑤華理事長、松山文創園區副總監戴星磊及萬座曉劇場李孟融營運總監等貴賓共同揭曉。

本次獲最高票數的為「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表示:這則新聞顯示,民眾關注的是作為國家級博物館的故宮需要公開它的典藏的相關流程與行政程序;作為曾在故宮任職的她,深刻了解其實故宮的工作人員都以生命在照顧文物,但文物卻發生了這樣的狀況,內心也感到十分不捨。期望在這次的事件過後,全臺灣各館舍應更加重視如何保存典藏,整個社會也應該從責難誰該負責,將關注焦點轉移到整個制度的檢討與改善。

入選第二名的藝文新聞為「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揭曉此新聞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王孟超執行長表示:這棟建築在14年前就設計完成,歷經十年建造,在開幕後不論是在建築或營運上的思考有很多挑戰,是國內較不常見的場館型態。也正因為建築的特殊性與不同思維,需要給予一些時間,在過程中將缺點及可能性調整與優化,為未來的藝術家打造一個新的展演空間。

第三名則為「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蘇瑤華理事長指出:在消失多年的維納斯重新露面後,可以在文化部的努力之下,成為台灣人民的共同資產,並在國美館永久典藏展示。是台灣美術史的重建中,因為這些珍貴的作品出土,而讓台灣的視覺藝術變得更加豐富。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劉蕙苓教授分析今年度的票選狀況,表示多數的新聞其實都是延續的新聞議題,包含第二名的北藝中心、第三名的甘露水及第五名的藝文工作者低薪都曾在過去以不同的議題與面向入選。今年度藝文及非藝文的票選人數比重差不多,但在排名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對於藝文圈的從業人員來說,北藝中心的開幕是最為重要的;而非藝文人士則認為故宮打破國寶是值得關注的議題,由此也顯現出投票者多元的意見與想法。

1

圖說:與會貴賓與觀眾於論壇結束後進行大合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提供

 

而近日朱宗慶打擊樂團位於新北八里工廠發生大火,來不及納入票選,但出席貴賓都認為它絕對是2022年重要的藝文新聞,也讓藝文圈再一次的意識到表演藝術倉儲的重要性。李靜慧政務次長表示:文化部將持續擴大推動倉儲計畫,甚至擴及視覺藝術。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曾介宏所長表示:事件的背後,不僅僅是財務的損失,也是身為國家級品牌的表演團體其公共財的損失,令人心痛與不捨;但相信他們能夠屹立不搖,也希望眾人能共同支持並陪伴朱團回歸。劉蕙苓教授則指出在舉辦十大藝文新聞12年歷程當中,包含紙風車、雲門、優人神鼓的倉庫都曾遭受祝融的侵襲,這些國家品牌團隊的歷史檔案的毀損,是社會的損失。她呼籲文化部能推動表演藝術博物館的建置,保存珍貴的表演藝術史料,因為隨著這麼多重要團隊史料被燒毀,我們再也承受不起表演藝術史料的流失,必須讓未來世代的人們能了解前人是如何走到今日。

今年的投票人數創下新高,在邁入全民票選的第十二年,在為期兩週(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4 日)的線上投票過程中,總共有 1737位民眾參與 ,顯現民眾對於藝文領域的高度關心;藝文領域及非藝文領域人士的投票比數則各佔一半,不僅涵蓋藝文人士的觀點,也呈現一般大眾對於藝文新聞的看法,展現多元意見與價值。透過本次記者會,回顧過去一年大家所關注的焦點議題,並帶領民眾共同關注藝文事件,期許能團結眾人力量,共同產生文化正能量。

 

|2022年度十大藝文新聞 票選結果:

1. 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

2. 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

3. 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

4. 音樂劇LPC原文版挑戰連演六個月150場 中文版亦展現IP授權實力

5. 破除藝文工作者低薪難關  藝創工會三大訴求呼籲政策改革

6. 日本舞台劇「Q」首度來台 創兩廳院35年來最快完售紀錄

7.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2022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台灣

8. 日治時期百年古蹟變身「萬座曉劇場」!台灣首例劇團與劇場共生

9. 終身奉獻說唱藝術!說書人國寶阿嬤楊秀卿辭世 享壽89歲

10. 「文化成年禮」藝fun券轉型明年發放 18歲青年每人1200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來自印度的傻瓜Andy 推廣辛香料理「一切都好」
人氣祕訣:1. 根據店面地段,分析消費族群,推出不同價位與風味的菜色。2. 親自挑選食材、香料,並嚴格把關來源,維持食材用料一致性。3.…
台商會長張昭倫:台灣人應學習放長線
現任土耳其台商會長張昭倫來到土耳其已經二十多年,當年因為在美國留學讀書時結識土耳其丈夫而遠嫁異地,…
德同意歐債防火牆 歐元區短多長空
眾所矚目下,德國憲法法院終於在9月12日判決德國議會6月批准「歐債新防火牆案」不違憲,清除了解決歐債危機的主要障礙。…
美律員工必讀寶典──《用心經營》
「董事長會跟你講滿多的。」這是跟在廖祿立身邊十年的祕書在採訪前給記者的「提醒」。 在各種場合經常講「品德」、「真誠溝通」,…
生育數量的未解之謎
從195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注意到幾乎每個國家的生育數量都呈現了明顯的季節性。以美國為例,每年生育數量最少的季節是冬季,最少的月份是1月…
人情味深焙香醇咖啡 感受萬華新舊交融的魅力(上)
漫步街頭,突然發現對面的郵局是一棟漂亮的老屋,立刻駐足拍照。目標明明是咖啡廳,卻一路被數量驚人的服飾店集中區、…
王鼎時間科藝體驗館
目前台灣尚未有以時間為主題的觀光工廠,王鼎是台灣少數擁有自主技術與自有品牌的精密鐘錶公司,除了體驗館做為企業品牌形象加分之外,…
中國看病貴?27次調降藥價下不來
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3月28日起部分藥品降價,期望緩解中國長期存在的「看病貴」問題。 這已是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