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惡例 斯里蘭卡破產

▲大批憤怒的斯里蘭卡示威者7月9日衝進總統官邸,要求領導人下台,震撼全球。Getty Images
第236期
楊天姿、萬厚德

斯里蘭卡在中共「一帶一路」的經濟陷阱下,7月舉國破產,大批憤怒的示威者7月9日衝進總統官邸,要求領導人下台,震撼全球。國際咸認,這些貧窮國家對中方的還款承諾將危及自身的政經穩定,也為北京帶來高度的金融風險。

一帶一路陷阱 負債逾500億美元

在中共「一帶一路」的經濟陷阱與一連串經濟及財政的錯誤操作下,斯里蘭卡陷入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超過500億美元的債務無法償還,該國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7月5日宣布國家破產。大批憤怒的示威者連日陸續湧上首都可倫坡(Colombo),最後導致大批示威群眾攻陷總統府。

拉賈帕克薩7月13日正式辭職,當日稍早他和妻子及一名保鑣飛往馬爾地夫,其兄弟、前財政部長巴席爾則前往美國。

斯里蘭卡2,200萬人民經歷數個月的經濟困頓,不僅長時間停電、食物及燃料短缺,外匯存底也耗盡,無法進口重要物資,進一步使通貨膨脹惡化。

斯里蘭卡財政狀況早已不佳,原因包含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使其債台高築、減稅使歲收大減、禁用化肥使農業產量減少等,加上疫情影響,觀光業大受打擊,全球通膨問題也加劇該國經濟困境。

尚有9國瀕臨破產邊緣

斯里蘭卡破產後,全球開始關注還有哪些國家也會引爆。《美聯社》指出,包含阿富汗、巴基斯坦、寮國、緬甸、土耳其、黎巴嫩、辛巴威、埃及和阿根廷等9國的經濟狀況也瀕臨破產邊緣。除了阿富汗遭中國已讀不回外,其他9個國家都加入了一帶一路。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最貧窮國家今年面臨了350億美元的債務履行支付,其中40%必須支付給中國。這只是表面數字,積欠中國的隱性債務相當難估計。在財政艱困下,這140億元債務很可能成為中國的呆帳。

美學者:中共挖坑自入

北京於國際戰線上推出了一帶一路,讓經濟體質脆弱的開發中國家墜入了殘酷的債務陷阱。熟悉中國問題的美國知名學者裴敏欣指出,北京過去15年對貧窮國家提供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貸款,現在這些窮國面臨資本外逃、缺糧,難以償還貸款,也讓北京掉入自己挖的債務陷阱。

裴敏欣在《日經亞洲》發布評論提及,隨著俄國入侵烏國,高通膨、利率上升和美歐經濟衰退迫在眉睫,許多窮國正面臨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有些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比檯面上還多,估計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未披露貸款,至少占這些國家GDP的15%。

北京身為窮國們的最大單一債主,且有近三分之二貸款用在基礎建設。但在經濟景氣低迷狀況,基建營運收入大減已難以償還貸款;至於以資源抵押交換債務的做法,在經濟衰退期間也將壓低大宗商品的價格導致違約風險上升。

裴敏欣表示,北京並沒有好的選項能夠擺脫自己挖的大錢坑。在經濟危機期間,施壓「資不抵債」的窮國償債,只是徒勞,北京不僅會賠錢,更會自毀聲譽。若完全註銷窮國債務,將導致中國國有銀行的損失,北京政府最終不得不彌補。

暗黑協議 舉債國成傀儡

此外,北京與債務國間的「暗黑貸款協議」也是導致債務國無法透過正常財政操作脫身的原因之一,進而成為北京的外交傀儡。

德、美兩國專家2021年3月31日聯合發布《中國如何放貸:與外國政府簽訂百份債務合約的罕見調查》(How China Lends: A Rare Look into 100 Debt Contracts with Foreign Governments)報告指出,中國藉由一帶一路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最大債權國,貸款協議不僅「禁止舉債國公開貸款條件」,甚至要求舉債國否認雙方有借貸協議。如此不透明的貸款讓外界難以估計外債規模,一旦政府財政出現危機,將難以採取恰當措施。

《華爾街日報》2021年12月報導,一份曝光的烏干達委由中方建設的恩德比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合約中,意外揭露一帶一路的醉翁心態。該合約竟然要求該機場運營商烏干達民航局的所有收支都必須經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坎培拉分行控制的帳戶。而中國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持有標準銀行的部分股權。

這意味著北京國有銀行拿到了烏干達的金融監管權,以及對債權人獲償順序的影響力。換言之,烏干達航空管理局的「任何預算支出現在都必須要得到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批准」。

一些西方政府和學者認為,對中方的還款承諾不僅可能破壞借款國的穩定,對北京當局來說也是日益嚴重的金融風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灑掃應對大學問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
異域的海鷗
記憶中曾和海鷗相遇三次,而三次都在國外。一次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船前往維多利亞島途中,海鷗正自在地在大海中盤旋飛翔;…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改局勢
6.22的79萬人公民投票與七一的51萬人遊行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如何回應,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按照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其實大家也清楚,…
北戴河暗藏大戰 中共「老人干政」不再
中共高層8月召開的北戴河會議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多家媒體分析都認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再是「新老中共領導人政治博弈之地」,…
訪菁芳園 現代桃花源記
北台灣的冬季,濕濕冷冷。但台灣地理環境的特色,讓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從平地到高山,也可以讓我們在幾小時之中,跑到中南部晒晒那久違的太陽。…
鋼琴詩人的音樂課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傅雷    *  *…
金融海嘯下的台灣舵手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