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電影《她們》(下)

▲1949年導演默文‧勒羅伊(Mervyn LeRoy)執導的電影《小婦人》,其中左二為知名演員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飾演Amy,中為飾演Jo的瓊‧阿里森(June Allyson)。Getty Images
第220期
劉惠宜
劉惠宜
在山村長大,中學讀音樂班,大學念英語系,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EMBA學位。充滿好奇,勇於嘗試。一雙眼,看著社會百態,直視內心。在典籍與大自然陪伴下,抒寫一篇篇真誠雋永之作。曾任廣播電視記者、主播、節目主持人、業餘音樂演奏者。更重要的是,還燒得一手好菜呢!

(續前期)數年後,與Jo最親的妹妹Beth早逝。Jo在閣樓上與母親的對話,顯得無比的落寞。她懊悔自己的暴躁毀了與Friedrich的友誼,也懷疑自己對Laurie是不是拒絕得太快。

Jo: Perhaps I was too quick in turning him down.

Mom: Do you love him?

Jo: If he asked me again, I think I would say yes. Do you think he'll ask me again?

Mom: But do you love him?

Jo: I care more to be loved. I want to be loved.

Mom: That's not the same as loving.

愛情中的勇氣

Jo兩度迴避母親「你愛他嗎?」的提問。這位明智的母親點出,想要被愛與你是否真的愛那個人是不一樣的。她沒有因為女兒此時的脆弱而想要幫她找一條救生艇應急;沒有因為不忍心她吃苦,而奪走這個生命破蛹而出所需經歷的掙扎。

狀態不好的時候,不宜下任何重大決定。

Jo在此刻寫了一封信希望重拾與Laurie的情誼。當Laurie尚未收到信,兩人再次相見時,Jo像見到拯救者般那麼高興,但舊瓶裡已經裝新酒了。一個渴望回到從前(不知道從前已逝);另一個出其不意地,已與Jo的妹妹Amy開展新的關係。

Jo咬緊牙關祝福她的妹妹,一面承受Beth的離世,一面眼睜睜地看著情感的冀望破碎。

這種雙重打擊沒有人會認為老天爺對她是仁慈的,但把時間軸往後拉,才會知道所有的際遇,都是那麼合情合理──位置不空出來,真愛進不來。

在感情的抉擇上,同樣值得為她的勇敢拍拍手的是老么Amy。對當時的女性來說,嫁到有錢的人家,等同捧到了金飯碗,帶來的是穩固的生活保障。Amy直言不諱女人的處境:

And as a woman, there's no way for me to make my own money. Not enough to earn a living or to support my family. If I had money, which I don't, that money would belong to my husband the moment we got married. If we had children, they would be his, not mine. They would be his property. So don't sit there and tell me that marriage isn't an economic proposition, because it is.

在當時,女性幾乎沒有賺錢的方法,就算賺了錢,也無法自足或養家。女方的錢財、子女,婚後皆屬男方。婚姻的經濟意涵比任何感情因素來得實際、重要多了。講出這樣一段話的女子,竟然拒絕富有男士的求婚,只因她其實很明白自己鍾情於誰。也因著這份無與倫比的勇氣,她最終與所愛Laurie結成連理。

夢想的追尋

Jo的個性獨立、鮮明,有著自己的熱情所在,但處於當時壓抑的年代,她向母親道出身為女人的不平與自身的痛苦:

They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hey've got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m…I'm so lonely.

Jo認為女人除了感性層面,也有心智的能力;除了美貌,也有自己的企圖心與才華,但當時的人認為女人除了感情生活,別無所適。

Jo熱愛寫作。最初,她謊稱幫朋友投稿,錄用後匿名發表,稿費、寫作主題任人宰割。影片一開始,Jo站在報社門口,那沉重的呼吸與心跳聲,令人喘不過氣的焦慮充塞整個畫面。對照片尾,Jo手上抱著以真名發表的作品的場景,那是一段遵循天賦召喚的英雄之旅。

不管你如何忽視它,天賦總會伺機而動,因為那是靈魂生前的設定。常被人掛在嘴邊的「身、心、靈」之說,以「靈」為最高指導原則。一位長輩告訴我,以汽車來比喻,「靈」是車子的主人,「心」是司機,「身」是車子。這裡出現的一個最大的麻煩是,司機一拿到車子,就為所欲為,愛開到哪兒就到哪兒,完全不聽主人的使喚,甚至變本加厲把主人囚禁在地下室,外加一道鋃鐺大鎖。「心」的作為是後天塵埃所致,也許為生活所迫或受到迷惑。江湖愈走愈老,人心愈變愈小,終至怯懦得塵封腰間的利劍。但不管曾經如何偏離「靈」的道路,終有回來的一天,因為那是一個人生之所繫,生命的根本。

尾聲

Jo最後與Friedrich在一起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是眾人樂見的美事,但我更開心眾人在幫Jo想辦法要把Friedrich追回來時,Laurie打趣著說:

Never thought I'd prepare a carriage to help Jo March chase a man, but I like it.

曾經因為Jo的拒絕而失魂落魄、頹廢不起,如今卻幫她備馬車,助她尋所愛。破碎的戀情可以善終,進而昇華成真摯的友情,成為終生互信互愛的朋友,這是人間極為難得的善與美。愛情畢竟太獨特、專一,成功的只有一位,其他的下場往往慘不忍睹,昔日情人變仇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能擁有像Jo與Laurie的情誼,讓人感到光明、美好。

當March家的姊妹們走出已逝姑媽留給Jo的房子時,她們談到了寫作。

Jo: Writing doesn't confer importance. It reflects it.

Amy: I don't think so. Writing them will make them more important.

把事情白紙黑字地寫下,就給予了事件一定的分量。分享看這部電影的一些想法,也向原作者與影片製播群致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
新老軍頭北戴河「開炮」 直指「最大威脅」
熟悉中共內情、以70萬字《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一書批評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的中共黨史學者辛子陵,近日向外界爆料稱,…
該如何發展藍海行動?
金偉燦(W. Chan Kim)與芮妮.莫伯尼(Renée Maubogne)兩人在2005年共同出版的《藍海策略》,在全球颳起了藍海旋風…
2-1. 真相大白(上)
本期登場人物: 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趙東董事長的戰友。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阿原肥皂:以文案型塑品牌「文化資產」
網路時代中,人們越來越無法潛靜地大量閱讀,轉而重視圖像式的訊息傳遞方式。然而,文字的感染力始終不墜,當大量商品透過各種形式接觸消費者,…
糧食危機影響中國國力盛衰
中國經濟面臨外憂內患,除貿易戰、債務問題外,人口危機、糧食危機,更是從根本上決定中國國力的盛衰。今年中國糧食減產,各地糧倉卻頻發火災。「…
生活速寫
  泥土裡養出的芥菜 芥菜旁飛舞的白蝶 白蝶上穿梭的麻雀   木瓜樹葉鑲著露珠 露珠下半闔眼的橘貓…
跟著綠兔子 看見手作民具的永續價值
剛踏進「綠兔子」位於溫州街老公寓三樓的工作室,溫潤的香氣撲鼻,竹子、藺草、木頭等氣味混合揉雜。空間不大,加上四處堆放的竹編品與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