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江明賢,〈高雄港〉,水墨設色,45x218公分,2021年。
第246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設計與複合媒材,可說不只是藝術家舞台,更是台灣美術史的精彩回顧。過往較少展出的平面設計,此次可一次可看足,建議讀者預留二小時以上的觀賞時間。

 

高美館「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展場一隅。

▲高美館「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展場一隅。

 

重量級美術名家成立「台灣美術院」

「台灣美術院」成立於2010年,是台灣重量級美術界人士仿照日、韓、法所成立的民間藝術團體,院士多在國內外多次獲得大獎,共同成立該院,意在推動紮根於民間的台灣藝術走上國際,成為台灣的美術品牌。

為長久營運打算,王秀雄、廖修平、江明賢、林磐聳、鍾有輝等教授,與企業家廖修謙先出資成立「台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創辦美術院,下設研究發展、學術交流、教學推廣、文創產業等中心與出版部、展覽部等。現任董事長為廖修平,江明賢任美術院院長、林磐聳任副院長。

作品多次在國際拍賣公司上拍出的江明賢指出,台灣美術院展覽足跡遍及中、日、韓、大馬與澳洲,院士作品風格各異,今年首度移師至高雄舉辦,藝術與理論創作均為一時之選,更形容該展猶如台灣美術史縮影。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則表示,兩年前雙方面會時,即對台灣美術院龐大的能量感到欽佩,籌備過程更感受到院士推動藝術的熱情與活力,特將展覽空間定於四樓,在不同的空間與光線下,大師級作品與現代空間的映照,對美術館場域與創作者而言,都是一種全新的對話關係。

 

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主視覺海報〈播種者〉。謝平平攝影

▲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主視覺海報〈播種者〉。謝平平攝影

 

林磐聳親自設計平面海報

此次展覽命名為「播種者」,除象徵院士長期創作、教學,努力灌溉台灣美術界,也象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因該校美術系為台灣戰後第一所藝術專業科系,院士多為該校畢業生,從第一屆畢業生的開枝散葉,到出國留學,回國後在不同領域貢獻所學,宛如散播台灣美術的種子。

此次展覽主視覺海報由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他也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設計以欣欣向榮的草綠為主色,在台灣與高山的意象下,延伸出的嫩芽新綻出幼小花蕊,也象徵院士們長期的耕耘與教學、創作,帶給台灣這片土地無窮的養分。

林磐聳除在大學授課,也致力於開拓台灣與國際設計交流的平台。與他的作品〈播種者〉在同一空間中展出的,還有施令紅、游明龍等平面設計先行者,目前均在大學授課。過往平面設計作品較少在美術館展出,此次可謂集名師之作於一堂。

作品賞析

 

陳香伶,〈獨舞〉,130x89公分,油彩、畫布,2022年。

▲陳香伶,〈獨舞〉,130x89公分,油彩、畫布,2022年。

 

陳香伶出生於台南,藝術啟蒙老師為父親陳輝東,在國外留學後,她仍選擇以古典寫實油畫為創作之路,主題多以女性視角出發。近年因結識數位收藏家,驚豔於傳統女性於閨閣中的刺繡工藝與其上的心思,遂將創作重心轉為相關主題。

 

李億勳,〈高雄記旅-大港橋〉,80x80公分,馬賽克鑲嵌,2021年。

▲李億勳,〈高雄記旅-大港橋〉,80x80公分,馬賽克鑲嵌,2021年。

 

李億勳出生於高雄紅毛港,曾任顏水龍馬賽克壁畫助理,創作漸從平面轉為立體創作,師承其技,善於以不同明度、彩度馬賽克編排出豐富色彩與層次的作品,台北捷運中山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衛武營藝文中心皆有其作品。

 

翁倩玉,〈仙橋抱翠〉,129x174.7公分,水印木刻,2007年。

▲翁倩玉,〈仙橋抱翠〉,129x174.7公分,水印木刻,2007年。

 

翁倩玉出生於台南柳營,11歲出道,是台、日知名歌星與演員,演戲、歌唱、舞台劇都有她的身影,並屢獲大獎。她在25歲即投入版畫創作至今,並拜井上勝江為師,多次參加日本美術展覽會,〈紅樓依綠〉在2005年拿下該展首獎;此外,她還擁有自己的時尚事業。

 

蕭世瓊,〈淡入雲〉,53x113公分,篆書,2022年。

▲蕭世瓊,〈淡入雲〉,53x113公分,篆書,2022年。

 

從學生時代就日夜琢磨書法之美的蕭世瓊,從台中一中退休後,又被延聘至亞洲大學任教,目前為逢甲大學副教授兼漢字文化中心主任,並持續創作至今。此次〈淡入雲〉作品旁上有一幅「風風‧鶯鶯」對聯,筆墨酣暢淋漓。

 

 

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時間:2023年5月20日至8月13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03-405展覽室

參展院士:王秀雄、陳銀輝、廖修平、傅申、謝里法、江明賢、林磐聳、蘇憲法、鐘有輝、李振明、吳炫三、黃光男、曾長生、林昌德、詹前裕、林章湖、薛保瑕、游明龍、郭博洲、林俊良、程代勒、曲德義、盧明德、杜忠誥、莊連東、黃進龍、白適銘、劉建成、洪根深、林雪卿、潘襎、李億勳、梁永斐、廖仁義、陳貺怡、黃淑卿、孫翼華、林欽賢、朱友意、施令紅、蔡頌德、謝省民、蕭瓊瑞、呂坤和、姚村雄、蕭世瓊、陳香伶、卓有瑞、翁倩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