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江明賢,〈高雄港〉,水墨設色,45x218公分,2021年。
第246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設計與複合媒材,可說不只是藝術家舞台,更是台灣美術史的精彩回顧。過往較少展出的平面設計,此次可一次可看足,建議讀者預留二小時以上的觀賞時間。

 

高美館「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展場一隅。

▲高美館「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展場一隅。

 

重量級美術名家成立「台灣美術院」

「台灣美術院」成立於2010年,是台灣重量級美術界人士仿照日、韓、法所成立的民間藝術團體,院士多在國內外多次獲得大獎,共同成立該院,意在推動紮根於民間的台灣藝術走上國際,成為台灣的美術品牌。

為長久營運打算,王秀雄、廖修平、江明賢、林磐聳、鍾有輝等教授,與企業家廖修謙先出資成立「台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創辦美術院,下設研究發展、學術交流、教學推廣、文創產業等中心與出版部、展覽部等。現任董事長為廖修平,江明賢任美術院院長、林磐聳任副院長。

作品多次在國際拍賣公司上拍出的江明賢指出,台灣美術院展覽足跡遍及中、日、韓、大馬與澳洲,院士作品風格各異,今年首度移師至高雄舉辦,藝術與理論創作均為一時之選,更形容該展猶如台灣美術史縮影。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則表示,兩年前雙方面會時,即對台灣美術院龐大的能量感到欽佩,籌備過程更感受到院士推動藝術的熱情與活力,特將展覽空間定於四樓,在不同的空間與光線下,大師級作品與現代空間的映照,對美術館場域與創作者而言,都是一種全新的對話關係。

 

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主視覺海報〈播種者〉。謝平平攝影

▲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主視覺海報〈播種者〉。謝平平攝影

 

林磐聳親自設計平面海報

此次展覽命名為「播種者」,除象徵院士長期創作、教學,努力灌溉台灣美術界,也象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因該校美術系為台灣戰後第一所藝術專業科系,院士多為該校畢業生,從第一屆畢業生的開枝散葉,到出國留學,回國後在不同領域貢獻所學,宛如散播台灣美術的種子。

此次展覽主視覺海報由台灣宗師級平面設計師林磐聳親自設計,他也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設計以欣欣向榮的草綠為主色,在台灣與高山的意象下,延伸出的嫩芽新綻出幼小花蕊,也象徵院士們長期的耕耘與教學、創作,帶給台灣這片土地無窮的養分。

林磐聳除在大學授課,也致力於開拓台灣與國際設計交流的平台。與他的作品〈播種者〉在同一空間中展出的,還有施令紅、游明龍等平面設計先行者,目前均在大學授課。過往平面設計作品較少在美術館展出,此次可謂集名師之作於一堂。

作品賞析

 

陳香伶,〈獨舞〉,130x89公分,油彩、畫布,2022年。

▲陳香伶,〈獨舞〉,130x89公分,油彩、畫布,2022年。

 

陳香伶出生於台南,藝術啟蒙老師為父親陳輝東,在國外留學後,她仍選擇以古典寫實油畫為創作之路,主題多以女性視角出發。近年因結識數位收藏家,驚豔於傳統女性於閨閣中的刺繡工藝與其上的心思,遂將創作重心轉為相關主題。

 

李億勳,〈高雄記旅-大港橋〉,80x80公分,馬賽克鑲嵌,2021年。

▲李億勳,〈高雄記旅-大港橋〉,80x80公分,馬賽克鑲嵌,2021年。

 

李億勳出生於高雄紅毛港,曾任顏水龍馬賽克壁畫助理,創作漸從平面轉為立體創作,師承其技,善於以不同明度、彩度馬賽克編排出豐富色彩與層次的作品,台北捷運中山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衛武營藝文中心皆有其作品。

 

翁倩玉,〈仙橋抱翠〉,129x174.7公分,水印木刻,2007年。

▲翁倩玉,〈仙橋抱翠〉,129x174.7公分,水印木刻,2007年。

 

翁倩玉出生於台南柳營,11歲出道,是台、日知名歌星與演員,演戲、歌唱、舞台劇都有她的身影,並屢獲大獎。她在25歲即投入版畫創作至今,並拜井上勝江為師,多次參加日本美術展覽會,〈紅樓依綠〉在2005年拿下該展首獎;此外,她還擁有自己的時尚事業。

 

蕭世瓊,〈淡入雲〉,53x113公分,篆書,2022年。

▲蕭世瓊,〈淡入雲〉,53x113公分,篆書,2022年。

 

從學生時代就日夜琢磨書法之美的蕭世瓊,從台中一中退休後,又被延聘至亞洲大學任教,目前為逢甲大學副教授兼漢字文化中心主任,並持續創作至今。此次〈淡入雲〉作品旁上有一幅「風風‧鶯鶯」對聯,筆墨酣暢淋漓。

 

 

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時間:2023年5月20日至8月13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03-405展覽室

參展院士:王秀雄、陳銀輝、廖修平、傅申、謝里法、江明賢、林磐聳、蘇憲法、鐘有輝、李振明、吳炫三、黃光男、曾長生、林昌德、詹前裕、林章湖、薛保瑕、游明龍、郭博洲、林俊良、程代勒、曲德義、盧明德、杜忠誥、莊連東、黃進龍、白適銘、劉建成、洪根深、林雪卿、潘襎、李億勳、梁永斐、廖仁義、陳貺怡、黃淑卿、孫翼華、林欽賢、朱友意、施令紅、蔡頌德、謝省民、蕭瓊瑞、呂坤和、姚村雄、蕭世瓊、陳香伶、卓有瑞、翁倩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蘋果iMessage vs. 微信 致勝關鍵受關注
蘋果公司6月3日舉行「2014開發者年會」(The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第27集:講究功效,理性決策
「小吳,基於公司種種考量,可能要請你離職。」 「離職?為甚麼!」 「你這幾個月的貢獻比不上付給你的薪水,評估下來還是得請你走路。」 「…
潘元石、陳正雄南美館大展 版畫、木雕精品盡出
臺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南美館)自成立以來,即相當注重當地藝術家與資深前輩的作品策劃展覽,館長林育淳今年走馬上任,將策展方向精緻化,…
打造40年外貿美妝品牌 「牧人」成功轉戰台灣市場
台灣美妝市場眾家品牌各領風騷,韓系、日系、歐美系等舶來品在開放專櫃上一爭長短。近年來卻有一支道地的MIT品牌「PSK深海美肌專家」,…
宋樹清以排灣勇士精神 孕育原始有機的泰然咖啡
 宋樹清賦予泰然咖啡一種慢活、自然、悠閒的線條,而且要永遠保有這種姿態。 夜幕低垂、華燈初起,…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亞洲能做世界的領導者嗎?
美國領導世界的能力和意願似乎逐漸衰退,不少人認為世界的中心將移到亞洲,亞洲或亞洲的某個國家將成為新的世界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