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芳茗遠播」 窺見神州茶文化

▲日本明治時代,煎茶提籃茶器組(故宮南院),共24件,為野外喫茶時使用。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216期
謝平平

飲茶文化從中國發源到亞洲,歷經千年而不衰,中國、日本、台灣皆各有千秋,故宮南院有「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常設展,北院也有「品茶之道:亞洲茶文化」展出各式飲茶器具,可謂精美絕倫。不過,歷朝歷代的飲茶文化除了藉由器具的了解,從煮、點、煎、泡等動詞上,也可略窺一二。

 

北宋,定窯牙白劃花回紋茶托(故宮南院)。宋人習慣將茶盞、茶托一起拿起飲茶,茶托為中空形制。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宋,定窯牙白劃花回紋茶托(故宮南院)。宋人習慣將茶盞、茶托一起拿起飲茶,茶托為中空形制。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各朝茶葉形式都不相同

神州大地,穀物豐饒,神農氏嚐百草,中毒後發現有種南方嘉木的葉子可解毒;而自周公開始有了飲茶文化,漢朝楊雄、司馬相如、三國東吳重臣韋曜等人,雖帶起小範圍的飲茶習慣,但尚不普遍。

魏晉南北朝清談的修道文化盛行,飲茶者大增,唐朝已開始對茶的買賣課稅,可見飲茶在當時已成市井文化。唐朝陸羽《茶經》一書中,記載時人將茶葉與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等,共同煮沸後飲用,像是在吃粥,南方人稱之「茗粥」。

但陸羽深得飲茶真味,對此種方法大為反對。出生約晚陸羽半世紀的詩人盧仝以《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七碗茶歌)》聞名,「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形容茶湯顏色與茶末隨著滾沸的水上下起伏,有如白花浮光,可見陸羽煮茶之法已為後人所追隨。

 

北宋使用器具將茶葉碾碎。圖片來源:「方圓廣舍人文空間」粉專

▲北宋使用器具將茶葉碾碎。圖片來源:「方圓廣舍人文空間」粉專

 

北宋有客來敬茶的習俗,飲茶成為全民運動。愛極舞文弄墨的宋徽宗在位25年,登基第七年即出版了《大觀茶論》,完整記錄北宋採茶、點茶、用水、器具與方法,讓後人一睹北宋的富庶。

故宮展出的各式茶具也告訴後人,各朝的茶葉形式都不相同。唐人有切碎、炒煎、搗碎等多種樣式,將其煮泡飲用;宋人則以團餅為主,「點茶」前將茶葉撥下一小塊,碾成粉末狀,以熱水點啜,並以茶筅劃圈攪拌,多次重複,打出綿密泡沫,對顏色與口感都非常講究。

 

明朝唐寅〈煎茶圖〉。題跋為:「腥甌膩鼎原非器,曲几蒲團逈不塵。排過蜂衙窓日午,洗心閒試酪奴春。」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朝唐寅〈煎茶圖〉。題跋為:「腥甌膩鼎原非器,曲几蒲團逈不塵。排過蜂衙窓日午,洗心閒試酪奴春。」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台灣茶席自創獨特品味

明太祖則「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類似今日的泡茶方法,使用器具十分簡單,茶壺、茶鍾轉為主要茶具;而宜興紫砂、朱泥茶壺在明末興起後,受到清朝皇帝康熙、乾隆的喜愛,多次下令仿製。

泡茶文化也因移民之故,傳入台灣,但台灣茶文化是在承繼了中國、日本各門派的飲茶文化之後,又自創獨特品味,如現在亞洲飲茶喜愛使用的茶席,就是由台灣開始的。

從歷代飲茶文化發展來看,其興盛與式樣都與當時的人文活動、社會文化息息相關,有興趣的讀者,或許可以走一趟故宮,了解更多的飲茶趣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要很Down,不必過High
在職場中,一個人的情緒表現通常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別人與自己的互動方式,往往就是一面映照出自己情緒狀態的鏡子。舉例而言,…
2013年台灣10月大事
大統使用黑心假油 GMP標章失公信力 彰化檢方於10月18日查出大統長基公司製造的59種食用油品,使用低價油等添加調色劑銅葉綠素混充橄欖油…
踢假球 歐洲足壇爆特大醜聞
台灣職棒球員打假球的消息重創台灣「國球」界。無獨有偶,歐洲足壇也爆發史上最嚴重的跨國踢假球醜聞,超過200場比賽遭到簽賭集團控制,…
峇里峇里 「原汁原味」南洋風民宿
有人說,印尼峇里島是旅遊者的渡假天堂,也像是台灣人的御花園,每次去旅行都會有不同的驚奇與感受。 現在,喜歡南洋風的人不用出國,…
台灣技術團 「竹子」外交獲好評
多年來,駐瓜地馬拉的「台灣技術團」協助改善當地農業技術及輔導小農從事農業生產,成效良好,深獲各界好評,…
兩位奇女子與「鳳林灰姑娘」的故事
「國際慢城」運動始於1999年,但直到2014年,號稱「長壽之鎮、校長故鄉」的花蓮縣鳳林鎮獲得台灣第一座慢城殊榮之後,「慢城」…
劉備三分天下的祕訣
東漢末年,黃巾亂起,天下大亂,幽州太守四處發布文告,招兵買馬。榜文到涿縣後,引出一位英雄──劉備,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習近平出手 中南海各派叫板叫停
由薄熙來引爆的中共巨大危機和10年一次的權力交接震盪中共政壇,各派角力決鬥激烈詭異。薄熙來何時開審、以何種罪行受控、如何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