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中國比印度落後在哪裡

2009年5月13日,印度的選民手執選民身分證排隊等候在全國大選中投票以便組成新一屆議會。
2009年5月13日,印度的選民手執選民身分證排隊等候在全國大選中投票以便組成新一屆議會。
Getty Images
第39期
曹長青

曾震驚世界的六四屠殺,已經整整20週年了,經過這樣長的時間段,中國不要說根本沒有走向民主,甚至連當年到底殺害了多少平民,政府都拒絕公布,並繼續進行六四屠殺式的暴力統治。

在六四事件20週年之際,同樣10億人口以上的大國印度,卻成功地進行了自1947年獨立以來第十五次全國大選,選出新的國會、新一屆政府,標誌著印度的民主不斷走向成熟。

每到印度舉行選舉,就令人感慨,因為在全球200個國家中,印度的很多條件,都和中國相似,也是超過10億人口的大國,也是底子薄、人口多,但印度卻選擇了民主制度,獨立至今的60多年,一直實行民主選舉,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這次印度大選,全國參加投票的合格選民,就超過7億人。

而中國,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到今年10月,也整整60年了,卻從來沒有進行過一次民主選舉。至今13億中國人仍被剝奪了投票選舉等政治權利。

印度文盲率比中國高9倍

但是在中國,政府總是強調,中國不能實行西方式的民主選舉,理由是中國是大國,人口多、教育水準低、農民多、底子薄,一旦選舉,就可能動亂,破壞了中國目前這種發展經濟、增加繁榮的機會。

即使我們不從天賦人權的角度來談,僅從中國政府強調的這種現實層面,以印度做例子,中國政府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說大國人口多就不能選舉,那印度為甚麼能?印度也是大國,人口都已經超過10億了,和中國前些年的人口水準差不多。

對於人口多這個特點,印度的選舉採取特殊的方式,不是全國10億人一下子都在選,而是全國分成5個選區,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分別投票,最後再統一計票。所以印度的選舉一般都要進行一個月左右。雖然印度有10億人,但分成了5個區,等於一次選舉和計票只是在兩億人左右的規模上進行,比美國的全國大選的人數(3億人)還少。印度選舉的這種分區/分段方式,行之有效,已進行多年。顯然那些中國官方知識分子強調的人口多,只是藉口而已,因為人口多少問題,都有技術性的手段可以解決,尤其在今天這個高科技的時代。

於說中國底子薄、教育水準低的理由,和印度相比,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印度的平均教育水準,並不比中國高。根據印度的統計數字,印度的文盲率現在是36%,而中國的成人文盲率,現在不到4%。印度的文盲率比中國高9倍,印度可以選舉,中國為甚麼就不可以?

中國人均收入是印度3倍

有些中國文人強調中國底子薄,還是第三世界,不能選舉。且不說美洲的35個第三世界國家,除了共產古巴,其他全都實行了民選制度;還有非洲,也有一多半國家是多黨制,即使還是和印度比,這個理由,也是站不住腳的。

先來看國家整體經濟,中國自30年前開放改革以來,經濟發展已被國際矚目,成為世界重要經濟體,外匯存底近年一直是全球第一,2008年更高達1兆9,460億美元,是第二名的日本(9,801億)的兩倍以上。而印度的外匯存底,雖然居全球第五,但只是2,432億美元,是中國的八分之一。

另外更重要的是,看人均收入。2007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已經達到2,360美元,是印度的近3倍。

無論從整體國家經濟水準(GDP規模和外匯數量),還是人均收入,中國都大幅超過印度,但印度可以進行民主選舉,中國為甚麼就不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社會委員會」的統計,中國當時的人均收入才27美元;那個時候用這個理由不選舉。到了1978年,中國開始經濟開放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是190美元,增加了7倍,還用這個理由不選舉;現在中國的人均收入已經2,400美元,比1978年時增加了20多倍,比1949年是增加了近100倍,比鄰國印度的人均收入多了近3倍,還用這個理由不選舉,那麼這個理由到底要持續多久?等到每個中國人都成為百萬富翁的時候嗎?

印度為何熱衷社會主義

現在為中共政權辯護的人,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強調印度的經濟不如中國,言外之意,還是專制的條件可以達到社會穩定,可以帶來經濟發展。且不說印度實行民主制度不僅沒有社會動亂,多次權力轉移都是平和的,被國際社會和專家都視為具有「確定性」,即使只是從經濟角度,印度的經濟發展沒有中國強勁,也根本不是因為實行民主制度帶來的,而是印度知識精英長期反西方、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帶來的。

印度作為民主國家,卻熱衷社會主義,至少有這樣幾個因素:一是印度獨立以後,掌權的尼赫魯家族,熱衷社會主義。尼赫魯是在世界知名的左派大本營--倫敦經濟學院獲得的教育,得到了社會主義的靈感。尼赫魯和他女兒英迪拉甘地,總共掌權了32年,一直推行國有化和計畫經濟。二是被印度人視為「國父」的甘地,以反對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著稱,狂熱於手工作坊和回歸自然;這種原始部落主義,也相當影響印度精英的思想;三是多數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其教義中的均貧富、反富傾向,以及與世無爭等教條(堂堂大國,印度很少在奧運上拿到金牌),也導致印度知識分子喜愛唱道德高調,而缺乏理性和務實;最後,印度曾被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更增強了印度知識精英的民族主義和排外意識,有一種强烈的反西方情緒。這也是為甚麼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印度卻曾長期和共產蘇聯結盟,其思想和情緒基礎就是反西方。僅從這幾個方面就可看出,印度的經濟發展和中國有距離,並不是因為民主制度,而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從上述和印度的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共政權拒絕實行選舉的所有理由都無法成立,唯一的理由,就是要持續共產黨一黨專制,他們永遠把持權力。權力集團這種思維並不奇怪,最不可思議的是有無數中國文化人也同樣思維,並為共產黨的繼續執政提供各種理論依據。唯一的解釋是,那些文化人其實已經和權力集團成為一體,所以才有在一個路子上的思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揭SARS黑幕 「中國良心」蔣彥永逝世
推特3月13日傳出中共少將、退休軍醫蔣彥永去世的消息。有「中國良心」之稱的蔣彥永,曾對外披露2003年北京SARS疫情,遭到中共當局的打壓…
開春股市大跌 美國經濟將面臨衰退?
 農曆新年期間,華人歡度假期,中港台股市休市。此時,歐美股市沒有熱烘烘地「雪中送炭」,反而冷冰冰地「雪上加霜」。…
黃姿學以打狗餅守護單親家庭孩子
高雄市的古名「打狗」流傳已久,從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發音語沿用至日據時代,被日人認為發音不佳才修改為日本漢字音譯「高雄」二字。…
應徵美國公司 注意五不因素
最近時機欠佳,失業率居高不下。找工作時最感到挫折的事,莫過於投寄一封封的履歷後卻石沈大海。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訪查了1,…
鐵道旁
那天巧遇老友阿昭,聊了一陣,近中午了還意猶未盡。阿昭說:「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吃飯!」「吃甚麼?」「簡餐,就在鐵道旁!」  …
吃不起榨菜? 中國人的菜籃子有多沉
中國近來外有中美貿易戰壓力,內有豬瘟天災,內外交迫下,經濟情勢反轉直下,人民荷包失血,菜籃子十分沉重。   中國經濟出現「…
姥姥的皺紋是一條古老的河
從我認識姥姥以後,姥姥臉上的皺紋就不再長大了,瞇起眼睛瞧著姥姥的皺紋,使我想起歷史課本上的故事。 自從姥姥的皺紋不再長了那天起,…
美國「擁抱熊貓派」嘗試回歸的背後
最近,自2018年《胡佛報告》之後沉默了一年多的「美國擁抱熊貓派」終於寫了一封公開信,標題為〈將中國定位為敵人適得其反〉。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