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一帖健康良藥

▲原諒別人,會讓人更容易忘記痛苦的經歷,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身心的平衡狀態。Adobe Stock
第216期
青蓮

科學研究發現,原諒別人,會讓人更容易忘記痛苦的經歷,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身心的平衡狀態。「退一步海闊天空」,學會寬恕,就是還自己一個寧靜、健康的快樂人生。

「吞不下一口氣」導致得病

有一個美國的案例很有啟發性。一位名叫瑞的患者,因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到一家中醫診所尋求幫助。瑞的病程已有三年,她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有時候甚至連飯也送不到嘴裡。治療過程中,她的情況始終無法緩解,中醫師決定從源頭追溯病因。

在詢問中得知,瑞和她的先生經營著一個船舶的貨櫃運輸公司,在一座島上有一棟別墅,島上只有兩戶人家,共用一條公路進出。因路面失修,瑞和先生向鄰家提議,兩家共同出錢將路修好,但對方不同意,他們只好自己花二千元修理。

雇來的工人不注意,將修路的石頭倒在路中央,致使鄰居在交通上不便。鄰居懷疑他們故意為之,就將一個屬於自家領地的門封上,致使瑞和先生回家時被迫多繞好幾英里的路。

瑞說,先生一氣之下把自來水總閘關了,「水是我們先安裝的,為了省錢,他們從我們這兒再接出去。」鄰居的水源給切斷了,氣得在路上倒水泥堆石頭,把他們回家的車道徹底堵死了。

為了那二千元的修路費,兩家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後來更不惜鬧上法庭,官司打了快三年,雙方律師費已經高達二百萬,案件仍在持續中。

瑞說:「這三年中,我們不能回家,他們也無法居住。現在我們的矛盾已經快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房子因官司未解決不能出賣,又無法居住,且需要維修……」

在講述的過程中,瑞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手劇烈的顫抖,面色發紅,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中醫師終於知道了她的病反覆發作不能改善的根源。

中醫師運用了現代心理學稱為的「寬恕療法」,引導患者正確面對曾經的傷害,鼓勵她學會原諒。隨著患者的心結慢慢解開,她的手終於不再顫動。

很多時候,原諒別人,實際上是放過自己。而科學研究,也給了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科學研究發現,選擇原諒的人,比較容易忘記以往被傷害的細節。Adobe Stock

▲科學研究發現,選擇原諒的人,比較容易忘記以往被傷害的細節。Adobe Stock

 

「原諒」與健康緊密相關

今年5月的《心理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曾刊登了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原諒別人,會讓人更容易忘記痛苦的經歷,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身心的平衡狀態。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研究人員讓30位受試者閱讀40種包括在背後嚴重傷害他人及偷竊等情境的內容,然後讓每位受試者針對每種行為造成傷害程度評分,並試想,如果自己是受害者,那麼原諒對方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兩週後,研究人員將相同內容分別標註成紅色或綠色,讓受試者再次閱讀,並且只回想綠色部分的內容,不去想紅色部分的文字。

結果,那些先前選擇「原諒」的人,回憶內容細節時會出現困難。而選擇「不原諒」的人,即使對被要求不要回想的細節都記憶深刻。

研究顯示,人做出「原諒」的決定後,大腦會啟動遺忘機制,讓人忘記那些曾對自己不利的痛苦記憶。即使一下子做到真正原諒仍有困難,但是,只要選擇原諒,遺忘那些記憶也會變得更容易。

近些年來,研究人員也在大量的試驗中發現,「原諒」與健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原諒」這種心理活動,能夠改善人體心血管功能、降低慢性疼痛、緩解壓力和提高生命質量,是保持健康的一劑「良藥」。

相反,一個充滿仇恨或怨恨的人,心理時時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大腦與神經高度興奮,引起神經緊張、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痙攣、消化液的分泌受抑制等,從而增加罹患心臟病、精神疾病和其它疾病的機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