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讓自己變笨

▲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類的智慧正在衰退。Adobe Stock
第210期
青蓮

一個三千年前的普通古雅典人,如果出現在當今社會裡,他的聰明才智會遠超今人。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類的智慧正在衰退。而讓我們變笨的原因除了基因突變,還有我們的食物系統。

 

基因突變的影響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以及遺傳學家Gerald Crabtree博士,在科學期刊《遺傳學進展》(Trends in Genetics)上撰文說:「我們的認知以及情感能力,是幾千年來被我們的遺傳基因所綜合刺激下,才進而發展成現在這樣。相信我們的智能也會跟著不利的基因突變而開始衰退。」

他說:「我願意打賭,一個一般的古雅典市民如果突然出現在人群之中,他或她可能會是我們之中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例如說會有較好的記憶力,更遼闊的視野以及創意,還有對於重要事務的清晰觀點。我也推測,他或她在我們同伴之中的情緒是更穩定的。」

 

氟化物的濫用

基因會讓人類的認知下降,但並不是全部原因。哈佛的研究學者發現,現代人使用的自來水中含有豐富的氟化物(Fluoride),這種化學物品,從孩童時代起就在降低和弱化我們的智商。

美國國家環境健康機構的聯邦政府醫學期刊《環境健康觀點》(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學者表示:「我們在這個研究發現了在血液內氟化物等級的劑量反應與小孩子的智商之間的關聯,這是第24個發現有此關聯的類似研究了。」

除了自來水,氟化物也是牙膏中防止蛀牙的重要成分。紐約聯合反氟化物組織的總裁Paul Beeber說:「為了某些特定利益的團體的政治議程,而將我們的小孩子暴露在這種氟化物實驗當中,實在是毫無道理。即使氟化物能夠減少蛀牙,然而牙齒的健康會比對大腦的傷害還重要嗎?」

 

殺蟲劑的殘留

另一個研究發現,充斥在我們食物供應鏈裡的殺蟲劑,會對大腦的結構造成永久性的改變──降低認知等級以及認知的功能。研究者發現,這種常用殺蟲劑(CPF)會導致「顯著異常」的後果。即使是在很低劑量的暴露下,也會對我們帶來負面的影響。

研究學者Virginia Rauh是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教授,他總結了他們的發現:「在這種重要時期下暴露於毒物中,會對於我們的腦部發展還有行為功能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研究發現,如果兒童在3歲就開始攝取加工食品,智商在8歲的時候就會下降;而如果攝取水果和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智力會有3年的成長期。Adobe Stock

▲研究發現,如果兒童在3歲就開始攝取加工食品,智商在8歲的時候就會下降;而如果攝取水果和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智力會有3年的成長期。Adobe Stock

 

 

加工食品的濫食

加工食品使人們變得「愚笨」,也是研究的重要面向。英國研究者追蹤了14,000個孩童後,揭開了加工食品和智商減低之間的關聯。研究者在記錄了孩童的飲食習慣以及父母繳交的問卷調查之後發現,如果兒童在3歲就開始攝取加工食品,智商在8歲的時候就會下降。

研究發現,小孩子如果攝取水果和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智力會有3年的成長期。而高果糖玉米糖漿,一種普遍存在於加工食品以及世界各地的含糖飲料裡面的成分,可能是使人智力降低的元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者的研究發現,「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HFCS)可能會傷害消費者的大腦功能,破壞學習與記憶的功能。也就是說,高果糖玉米糖漿可以令人變得「愚笨」。

所以,當人類對著古代先人的遺產傑作自歎不如的時候,是否更應該正視任何遠離自然的行為,因為這些不當行為將會加速人類退化的腳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菜鳥、老鳥與離職率
常有人開玩笑說,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好比情侶在談戀愛,經常是「因陌生而相聚,因瞭解而分離」。由於離職對企業影響很深,…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水產進口批發商 轉型直播拍賣「珊珊來吃」
網路直播崛起後,直播購物「即刻引流、即刻變現」的特性,成為不少品牌趨之若鶩的行銷手法。加上疫情催生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實體零售受到波及,…
解析十八大後 中共七人權力核心脈絡
中共在11月15日進行權力交接,核心領導層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
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 童話故事般的閱讀場所
來到一個城市,我最喜歡去逛當地的公設圖書館,這裡通常最能快速傳達一個城市及其居民對於建築、閱讀、公共空間想像與期待的真實體現。…
遊子吟
幾年來離家在外的我,戲稱自己與同伴們為遊子。 有機會回鄉,每天清晨我定會打開簾後的落地窗,盼陽光能恣意穿透,深吸一口氣,…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