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轉冬 全方位保養提案

進入隆冬之前,一起來養生吧。Adobe Stock
第206期
楊櫻淑
過了秋分,寒露與霜降也隨著激增的涼意與落葉的步調轉瞬即逝,至此,屬於秋天的節氣正式宣告結束,冬天就在眼前。季節遞嬗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而我們的身體保養,也可以順應這樣的變化提前做好準備。在進入隆冬之前,一起來養生吧!

健腦

在生活水準提升後,人們愈來愈重視食用油的品質,而近年來流行的「亞麻仁油」就是優質油品的代表之一。亞麻仁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預防與改善。

Omega-3脂肪酸中的「DHA」,是神經細胞膜中的重要成分,能維持大腦神經傳導正常運作、運送營養、清除廢物等,因此平時建議適量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亞麻仁油,或是海鮮類,都是保護腦部健康的好方法。

涼冷的深秋令人腦袋昏沉,亞麻仁油能活化腦細胞、延緩記憶力衰退,讓大腦清晰運作,並提高注意力,是健腦、醒腦的好夥伴。

▲銀杏葉的萃取物能抗發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Adobe Stock  

另外,秋天盛產的「銀杏」是否真能預防失智?目前看法不一,但銀杏葉的萃取物能抗發炎,並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仍然是具有保健效果的。

▲枇杷無論是葉子、果核或花朵都能治咳嗽。Adobe Stock  

清肺

在潮濕、悶熱的夏季過後,秋季的燥氣對肺部的影響很大,也就是所謂的「秋燥傷肺」,進而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毛病,因此正是保養的重要時機。除了盡量避免油炸、辛辣食物之外,可以多選擇具有滋潤功效的「白色食物」來潤肺,例如蜂蜜、枇杷、蓮藕等。

甜甜的蜂蜜既能潤肺也能潤腸,是緩解呼吸道問題與便祕的絕佳食材;枇杷的果實可以治療肺熱,也能生津止渴;蓮藕則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除了潤肺,也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不過,枇杷與蓮藕偏寒涼,腸胃功能不佳或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此外,同樣屬於白色食物的百合、蓮子、銀耳等,也都是滋陰潤燥的養肺良友。  

潤喉

秋燥來襲時,容易出現乾咳、口渴、喉嚨搔癢等症狀,此時可用「冰糖梨子」來潤喉。梨子能止咳、化痰,也能降火氣,做法是將梨子削皮去核後切片,加入冰糖,放進電鍋蒸煮,即成一碗清甜味美的潤喉佳品。

另外,枇杷無論是葉子、果核或花朵都能治咳嗽,一般人感冒時經常服用的「川貝枇杷膏」,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成分。

▲枸杞能讓眼睛潤澤,無論泡水、泡茶、加入料理中或直接吃,都具有護眼的效果。Adobe Stock  

明目

現代人無論工作或生活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經常導致用眼過度。眼睛是靈魂之窗,需要好好的愛護它。那麼說到對眼睛很好的食物,你會想到甚麼呢?最為人稱道的當屬枸杞。橘紅色的枸杞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轉化為維生素A,能幫助視網膜合成感光色素,以保護視力。

中醫的觀點認為,枸杞之所以能明目,主要是出於其「補腎」的作用。由於腎主水,而眼睛需要水分,因此枸杞能讓眼睛潤澤。無論泡水、泡茶、加入料理中或直接吃,都具有護眼的效果。  

護心

冬天也是適合「養心」的時節。每天一把堅果,愛護你的心吧!在種類繁多的堅果中,最推薦的又是哪些呢?首先,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榛果」,可以保護心血管,還能預防骨質疏鬆,補血益氣;富含鉀能降血壓,也能抗氧化、改善失眠的「腰果」,無論是入菜或作為零嘴都很常見;而長得像大腦的「核桃」,有補腦、治腎虛的功效,富含維生素B1也能幫助消化;「杏仁果」則富含膳食纖維,以及養顏美容的維生素B2,讓人氣色佳、精神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劇《協奏曲》 不忘藝術的最初感動
昨天拿起日劇《協奏曲》,一邊回味著,一邊想起了很多事情。《協奏曲》在1996年秋季播放,…
秋涼時節 養生之道有祕方
俗諺有云:「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之後,氣候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逐漸變得乾燥。中醫師鄧正梁表示,秋天的燥氣容易傷肺,…
刺激旅遊拚就業 美國招手中國客
美國總統歐巴馬1月19日宣布刺激美國旅遊業以提高就業的政策,重點之一是簡化中國遊客赴美簽證手續,包括提高40%簽證效率,…
拉亞漢堡徐和森大起大落的人生
拉亞漢堡創立於2002年,比起其他台灣連鎖早餐業者可說是「後生晚輩」,然而這個後生晚輩至今加盟店總數居然多達600家,一點也不輸老品牌。…
曾見占領軍台糖量販攀登新高
每日清晨六點多,天色才剛微亮,許多人還沉沉酣睡之際,台糖仁德廠農藝社的小菜園中,卻總出現一個身影,彎腰照顧著各式各樣的菜苗、花草。…
古坑綠色隧道半日閒
一個夏天的早晨,從南二高驅車南下雲林,在斗六交流道轉入78線快速道路,從古坑交流道下來後,朝古坑方向開去,幾分鐘後,我看到了「古坑綠色隧道…
蛇毒專家張傳炯的傳奇故事
初春時節,陽明山花季一如往昔地吸引了蜂擁人潮。在前往陽明山的公路上,即使是午後,車輛依然大排長龍。此行目的雖然不是為賞花,…
16個小動作 你的心思藏不住
人們在人際溝通上往往不清楚對方心中真正在想什麼,但不經意的一些小動作,卻正好反映出對方的想法,掌握一些技巧,同樣可以看穿別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