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轉冬 全方位保養提案

進入隆冬之前,一起來養生吧。Adobe Stock
第206期
楊櫻淑
過了秋分,寒露與霜降也隨著激增的涼意與落葉的步調轉瞬即逝,至此,屬於秋天的節氣正式宣告結束,冬天就在眼前。季節遞嬗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而我們的身體保養,也可以順應這樣的變化提前做好準備。在進入隆冬之前,一起來養生吧!

健腦

在生活水準提升後,人們愈來愈重視食用油的品質,而近年來流行的「亞麻仁油」就是優質油品的代表之一。亞麻仁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預防與改善。

Omega-3脂肪酸中的「DHA」,是神經細胞膜中的重要成分,能維持大腦神經傳導正常運作、運送營養、清除廢物等,因此平時建議適量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亞麻仁油,或是海鮮類,都是保護腦部健康的好方法。

涼冷的深秋令人腦袋昏沉,亞麻仁油能活化腦細胞、延緩記憶力衰退,讓大腦清晰運作,並提高注意力,是健腦、醒腦的好夥伴。

▲銀杏葉的萃取物能抗發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Adobe Stock  

另外,秋天盛產的「銀杏」是否真能預防失智?目前看法不一,但銀杏葉的萃取物能抗發炎,並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仍然是具有保健效果的。

▲枇杷無論是葉子、果核或花朵都能治咳嗽。Adobe Stock  

清肺

在潮濕、悶熱的夏季過後,秋季的燥氣對肺部的影響很大,也就是所謂的「秋燥傷肺」,進而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毛病,因此正是保養的重要時機。除了盡量避免油炸、辛辣食物之外,可以多選擇具有滋潤功效的「白色食物」來潤肺,例如蜂蜜、枇杷、蓮藕等。

甜甜的蜂蜜既能潤肺也能潤腸,是緩解呼吸道問題與便祕的絕佳食材;枇杷的果實可以治療肺熱,也能生津止渴;蓮藕則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除了潤肺,也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不過,枇杷與蓮藕偏寒涼,腸胃功能不佳或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此外,同樣屬於白色食物的百合、蓮子、銀耳等,也都是滋陰潤燥的養肺良友。  

潤喉

秋燥來襲時,容易出現乾咳、口渴、喉嚨搔癢等症狀,此時可用「冰糖梨子」來潤喉。梨子能止咳、化痰,也能降火氣,做法是將梨子削皮去核後切片,加入冰糖,放進電鍋蒸煮,即成一碗清甜味美的潤喉佳品。

另外,枇杷無論是葉子、果核或花朵都能治咳嗽,一般人感冒時經常服用的「川貝枇杷膏」,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成分。

▲枸杞能讓眼睛潤澤,無論泡水、泡茶、加入料理中或直接吃,都具有護眼的效果。Adobe Stock  

明目

現代人無論工作或生活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經常導致用眼過度。眼睛是靈魂之窗,需要好好的愛護它。那麼說到對眼睛很好的食物,你會想到甚麼呢?最為人稱道的當屬枸杞。橘紅色的枸杞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轉化為維生素A,能幫助視網膜合成感光色素,以保護視力。

中醫的觀點認為,枸杞之所以能明目,主要是出於其「補腎」的作用。由於腎主水,而眼睛需要水分,因此枸杞能讓眼睛潤澤。無論泡水、泡茶、加入料理中或直接吃,都具有護眼的效果。  

護心

冬天也是適合「養心」的時節。每天一把堅果,愛護你的心吧!在種類繁多的堅果中,最推薦的又是哪些呢?首先,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榛果」,可以保護心血管,還能預防骨質疏鬆,補血益氣;富含鉀能降血壓,也能抗氧化、改善失眠的「腰果」,無論是入菜或作為零嘴都很常見;而長得像大腦的「核桃」,有補腦、治腎虛的功效,富含維生素B1也能幫助消化;「杏仁果」則富含膳食纖維,以及養顏美容的維生素B2,讓人氣色佳、精神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葉建昌的中小企業經營之道
在屏東翠綠的鄉野間,錯落在省道兩旁的農田,正隨著微風搖曳出這片土地的生機,空氣中瀰漫著樸實的氣息。 屏東縣自然條件良好,農、漁、牧業發達,…
美國經濟變好還是變壞?
人類進入2010,按華人舊曆,很快將進入虎年。今年全球經濟是虎虎更有生氣,還是會虎頭蛇尾,再次衰退?這幾乎是全球經濟學家擔心和爭論的話題…
這漫長的一覺不知醒了多少回,至今還沒有完全甦醒。每一回醒來都以為自己是真的醒了,當再一次醒來時,方知以前並沒有真醒,前一回的醒,…
2-1. 真相大白(上)
本期登場人物: 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趙東董事長的戰友。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角落的芬芳
抬起頭,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捷運擁擠的車廂裡,乘客好容易占得僅兩個腳掌大的立足之地後,十之八九就開始滑手機,寄放躁動的心思。…
中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今年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6%,連續第三個月突破北京設定的3%…
世上最古老木乃伊的詛咒
「冰人奧茨」(The Iceman Oetzi)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冰人奧茨」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上被人發現以來,…
無家可歸的棄婦!
古有名訓:「失民心者失天下!」現在的中國社會,黨、民矛盾非常突出,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中共黨員都表態不認「馬列」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