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馬必須先了解伯樂

商周出版提供
第197期
商周出版提供

曾於惠普、德州儀器、鴻海與富士康擔任高階主管的程天縱,2012年退休後創立「Terry&Friends」創業社群,從科技業投身創客圈,在兩岸輔導超過500個創業團隊,為許多創業者指點方向,並協助尋找資源。


程天縱也陸續出版了《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經營學》與《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管理力》等多本書籍,為更為廣大的創業者解惑。2018年他特別針對個人工作的專業力、經營管理的專業力等撰寫新書《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不僅寫給創業者或管理者,如何正確定位公司、規劃有效策略及落實執行,也更針對基層工作者,指出如何找到伯樂、如何不被人工智慧取代、如何溝通等。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


▲商周出版提供



書名: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個人發展與企業競爭的究竟根本
作者:程天縱
出版社:商周出版
類別:經營管理、領導、商業策略、創業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4日


許多人都埋怨自己是匹千里馬,但找不到伯樂。以棒球比賽來說,投手是千里馬,而主審就是伯樂。問題在於,千里馬總認為自己投的每一顆球都是好球,而不想辦法了解伯樂的好球帶。
我的臉書(Facebook)朋友黃偉俐醫師,在我2017年7月23日與S君對話的貼文裡(貼文對話對掃描文末QRcode),發表了以下的評論:

從歷史來看,千里馬比伯樂多,看看韓信吧!歷史中有多少抑鬱而終的韓信呢?當然自戀自滿的更多,但是程老,您錯了,歷史上伯樂如劉邦、劉備者少之又少,如曹操、項羽忌才者太多了。

我是精神科醫師,也是心理學研究所,念的是平行處理系統,也就是神經網路,本身也做心理治療,也在跨國藥廠擔任高階主管幾年,您的經驗我很能體會,也很贊同,只是千里馬如韓信者到不了程老師您這關,這叫selection bias(編注:選擇性偏差)。

我答應黃醫師要回覆。我的其他臉書朋友也有一些類似的疑問,就在這裡一併回答。

 


甚麼是伯樂?

首先我想將「伯樂」稍微定義一下。伯樂不必要是很偉大,或是很有權勢的人,伯樂可以是一個平常人,我們每個人也都可能是別人的伯樂。

在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遇到一些貴人。這些貴人在我們的人生和職業生涯當中,給我們開導、扶持,給我們機會和舞台,讓我們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得到自我的成就。
廣義一點講,伯樂可以是我們人生中的貴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肯定伯樂是多過千里馬的。




甚麼是千里馬?

反過來從千里馬的角度說,我堅信「天底下沒有不可用的人」,也就是一句老話,「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每個人在自己的天賦、熱情與專業領域中,都可以是千里馬。

那麼在今天的社會裡,為甚麼有這麼多的千里馬感嘆著說:「我的伯樂在哪裡呢?」我認為,大部分的問題出在千里馬身上,而千里馬自己並不知道。

 


以棒球賽為例:投手是千里馬,主審是伯樂

以我們都很熟悉的棒球賽做例子。當投手在一場比賽裡,熱身完畢第一次踏上投手板後所投出的前幾球,不管好壞,最重要的目的是甚麼呢?我認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測試出主審的好球帶範圍,以便和捕手合作,決定接下來的投球策略。因為投手所投的球,究竟是好球還是壞球,還是主審說了算。

即使所有的主審都經過同樣的培訓,個人喜好還是有所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主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情緒影響之下,他的好球帶還是會有變化。聰明的投手要拋棄自己的主觀、克制自己的情緒,針對主審的口味投其所好。

投手就是匹千里馬,而主審就是他的伯樂。今天出的問題在於,千里馬總認為自己投的每一顆球都是好球,而不想辦法了解伯樂的好球帶,究竟是寬還是窄?偏內角還是偏外角?偏高球還是偏低球?




很多事情都有不止一個主審

我年輕的時候犯過很多錯,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我當時並不了解,很多事情都有一個以上的主審,他們決定我做的事情是好還是壞,他們決定我的工作績效,他們為我的工作成果評分。

這個主審,還未必就是我工作上的直接老闆。而我竟然不知道我的主審是誰,他們對於我的生活或工作成果有多麼重要,更遑論他們的好球帶在哪裡。

因此,在這種我行我素的情況下,我怎麼會遇到伯樂呢?即使遇到了伯樂,我也可能不知道;即使我知道我遇到了伯樂,也可能得不到他的青睞。

 


投出主審認可的好球

我付出了很多的學費和代價,才了解到主審的重要性,才會在每件事情開始之前先找到我的主審,並且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好球帶。然後,我的伯樂就一個一個出現了。

各位朋友,你有沒有想一想,在你的人生或職業生涯棒球比賽當中,你的主審是誰?他們的好球帶你清楚嗎?

 

(以上取材自《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Part 1〈個人工作的專業力〉第十篇,第61頁~第65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灑掃應對大學問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
異域的海鷗
記憶中曾和海鷗相遇三次,而三次都在國外。一次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船前往維多利亞島途中,海鷗正自在地在大海中盤旋飛翔;…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改局勢
6.22的79萬人公民投票與七一的51萬人遊行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如何回應,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按照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其實大家也清楚,…
北戴河暗藏大戰 中共「老人干政」不再
中共高層8月召開的北戴河會議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多家媒體分析都認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再是「新老中共領導人政治博弈之地」,…
訪菁芳園 現代桃花源記
北台灣的冬季,濕濕冷冷。但台灣地理環境的特色,讓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從平地到高山,也可以讓我們在幾小時之中,跑到中南部晒晒那久違的太陽。…
鋼琴詩人的音樂課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傅雷    *  *…
金融海嘯下的台灣舵手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