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業成為百億俱樂部的主角

10年之間,台灣獲利百億以上的公司家數,金融業大幅成長,成為大贏家。Fotolia
第192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每年財報出來之後,我總是習慣用電腦試算表把獲利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列出來,看看有甚麼值得注意的事。以100億作為篩選標準,並沒有特別的依據,純粹是個人的觀察和經驗,認為獲利達此標準以上的公司,必然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或是壟斷力量,可以當作長期投資的選股參考。

可想而知,若從2008金融風暴那年開始統計,獲利百億以上的公司家數必然越來越多。但我發現,用2008年和2017年做10年期的前後比較,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趨勢和特色。其實,這個變化就是台灣壟斷力量或競爭優勢的發展圖。

2008年計有19家上市公司獲利達100億以上,包括台積電、鴻海等10家電子股,中華、遠傳、台灣大等3家電信業者,台塑集團2家,富邦金中信金2家金融股。另外2家就是中鋼和裕民航運。(詳表一)


▲表一:2008年稅後純益達百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


2017年計有39家上市公司獲利達100億以上,包括電子股12家,中華電等3家電信業者,台塑4寶和南亞科(南亞科已算入電子類),富邦金中信金等13家金融股,統一和統一超2家,潤泰集團2家,最後是中鋼、寶成、和泰車3家。(詳表二)


▲表二:2017年稅後純益達百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




金融業是新入榜的主流

首先是鴻海和台積電,這兩家公司的確令人敬佩,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上不僅穩住市場地位,獲利還大幅成長,全憑真本事。這點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其次,從榜單的延續性來看,2008年上榜的19家公司中,有15家仍然留在2017年榜上,留存比率將近八成,且獲利成長相當可觀。至於落榜的4家則是裕民和三家電子類股仁寶、宏碁、和宏達電。可見這十年間電子業的國際競爭態勢有所消長,而相對的,專注於國內環境的金融業和電信業者幾乎全部安然無恙。

若從新入榜的家數看,金融業顯然是大贏家。從2008年的2家入榜增加至2017年的13家,成為百億俱樂部的主流產業。其次就是台塑集團、統一集團和潤泰集團。基本上這些新進榜的,都屬於國內環境,多少和壟斷、特許或是尋租(rent-seeking)活動有關。甚麼是尋租活動?請詳《看》雜誌137期拙文〈占位置遊戲〉,恕不再贅述。

而就長期投資的角度看,一個保守的選股方式就是從百億俱樂部中,選出幾檔國內市場的佼佼者,分散投資,相信這樣就能享受長期的利益增長。不過金融業需要進一步討論。



金融膨脹現象

為甚麼金融業在金融海嘯的10年後,獲利會這麼好呢?答案有很多的層次,非常複雜。例如金融是特許行業、房貸業務持續獲利、證券保險業因股市熱絡而頗有佳績、海外資產避險得宜等。然而,逐一去分析各家金控的獲利,將會發現每一家的狀況不盡相同,除了需要高超的分析技巧之外,還容易見樹不見林,反而得不到簡單明瞭的答案。因此,從大方向去探討也許更容易有概括性的掌握。基本上我們可以將金控的獲利分為二大部分:投資部位的獲利和常規業務的收入。投資方面不外乎債券、股票、房地產、外幣等,這些會隨著市場行情而波動;常規業務則是指存放款和各種手續費收入,如信託、代理、保證、信用卡等業務收入,不會隨股匯市而大幅變動。

13家金控獲利超過100億,當然有大環境的因素,包括股市熱絡維持在萬點以上,房市雖疲弱但銀行的房貸業務仍控管得宜,壽險公司的房地產投資尚未發生嚴重跌價,一般金融業務仍維持一定水準等。重點是,這13家金融業者能夠獲利百億以上,除了他們的專業運作之外,寬鬆的貨幣環境才是關鍵因素。

老實說,這13家的獲利,很大一部分是金融膨脹的結果。因為貨幣持續寬鬆,讓金控公司很容易進行資產負債表膨脹,再用膨脹後的資產去購買股票和房地產,造成這二個市場的膨脹;而股票和房地產上漲之後,金控的淨值隨之增加,於是可以進一步再做資產負債表膨脹,然後再投入股市或房市。如此一再循環。因此,持平而論,金控公司豐厚的年終獎金,如果可以的話,也許該分一些給央行才合理。

 


大平穩時代

全世界都有這樣的資產膨脹現象,台灣只是個縮影。如果按照以前景氣循環的舊思維,接下來,我一定會主張,這個資產膨脹現象終將結束,因為樹木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長到外太空。但我現在不敢如此斷言了,原因有二。第一是大平穩(Great Moderation)時代的來臨,透過央行專業的貨幣調控,這幾十年來,已經成功地將景氣循環現象減至最低,經濟成長不再週期性出現過冷或過熱的現象。此外,一旦發生金融風暴,政府或央行都可以熟練地化解,迅速恢復金融秩序。這也是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最自豪的一點:大平穩!他認為這是央行運作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我上廣播介紹葛林斯潘,節目最後,主持人要我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出葛林斯潘最偉大的成就,我不假思索答:「大平穩。」主持人一頭霧水,的確,不是學經濟的人真的不容易理解大平穩的厲害。這好比葛老創造了一個經濟上的四季如春,讓世界永遠不再有春夏秋冬。雖然,葛老交棒後不久便爆發金融海嘯。

另一個不敢斷言資產膨脹終將結束的原因呢?喔,這有些難以啟齒,因為烏鴉嘴會被修理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灑掃應對大學問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
異域的海鷗
記憶中曾和海鷗相遇三次,而三次都在國外。一次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船前往維多利亞島途中,海鷗正自在地在大海中盤旋飛翔;…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改局勢
6.22的79萬人公民投票與七一的51萬人遊行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如何回應,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按照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其實大家也清楚,…
北戴河暗藏大戰 中共「老人干政」不再
中共高層8月召開的北戴河會議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多家媒體分析都認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再是「新老中共領導人政治博弈之地」,…
訪菁芳園 現代桃花源記
北台灣的冬季,濕濕冷冷。但台灣地理環境的特色,讓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從平地到高山,也可以讓我們在幾小時之中,跑到中南部晒晒那久違的太陽。…
鋼琴詩人的音樂課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傅雷    *  *…
金融海嘯下的台灣舵手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