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毒不要來!5大招擊退夏日懶人病

Fotolia
第191期
賴宛琳
台灣夏天最大的敵人,不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大太陽,而是因為環境變化,悄悄滲入人體內的濕熱氣。懶洋洋、口乾舌燥、溼疹發作,這些「夏日症候群」讓人不勝其擾。其實,這些都是「濕熱毒」已經開始在你體內累積的警訊!

炎炎夏日,空氣又悶又濕,太陽在頭頂曬得你頭昏腦漲,全身懶洋洋提不起勁,成天昏昏欲睡,睡也睡不飽,嘴巴又苦又乾,怎麼喝涼飲都解不了渴……小心,這有可能是體內濕熱毒過多,身體開始發出求救的訊號!



濕熱毒是甚麼?

濕熱毒,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濕病和熱病交替形成的病症。根據中醫理論,濕病主要是因居住環境多濕及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引起外濕及內濕之病,通常會與其他風、寒、溫、熱之邪同時為病。

濕病如果高溫結合,便成為俗稱的「濕熱毒」,中醫稱濕熱毒為「百病之源」,尤其台灣夏日高溫潮濕,來回於戶外和冷氣房之間,冷熱交替容易積累濕氣,如果沒有適當排除,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脾胃功能,經由人體代謝下來的廢物會在體內滯留,產生毒素,嚴重時會誘發腸胃、肝膽、泌尿系統等疾病。



如何判斷體內有濕氣?

1. 頭髮容易出油,面部油亮。

2. 有口臭、腳臭,身體有異味。

3. 感到疲倦、渾身無力,無法集中精神。

4. 睡覺打呼,痰多、易咳嗽。

5. 大便腥臭、黏稠不易沖掉。

6. 臉色蒼白,眼袋下垂。

7. 容易脹氣,身體浮腫。

8. 耳內總是濕濕的,毛髮粗糙易脫落。

9.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0. 陰部潮濕有異味。

濕熱毒聽起來很可怕!其實只要從生活細節處著手,維持健康習慣,擺脫濕熱體質,就不容易染上濕熱毒。
夏季5大招 排濕解熱很簡單


1. 保持乾爽
環境中的濕氣會侵入人體長期累積,平時要注意別讓自己處於潮濕環境。例如洗完澡盡快把頭髮吹乾,不要穿沒乾的衣服、蓋潮濕被子,盡量不要淋到雨。室內也要保持乾爽,下雨時門窗不要開太大,必要時用上除濕機。等到天氣好轉,記得把握時機開窗讓室內通風,將濕氣帶走。


2. 每天熱水泡腳
夏天用熱水泡腳,光聽就覺得很熱!但泡腳可說是最輕鬆簡單的養生方法,以38~45℃浸泡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的雙足,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根據中醫角度,泡腳可以「引氣下行」,引導陽氣到足底、助眠強身,也有發汗排濕氣的作用。如果想要更享受一點,可加點老薑、花椒,或是滴些有促進經脈活絡作用的精油,效果更好。


▲戒不掉夏日喝涼飲的習慣,那至少改喝天然植物飲吧。耕耘者提供



3. 改喝天然涼飲
都知道吃冰冷食物對身體不好,但是炎熱天氣怎麼可能忍住不喝涼飲?與其喝些糖分過高、不健康的手搖飲,今年開始不如嘗試改喝些天然養生的涼飲。選擇採用天然食材熬煮而成的烏梅汁、青草茶,或是將檸檬原汁調成酸甜蜂蜜檸檬水,不僅不會越喝越渴,鹼性植物飲還能改善酸性體質,一石二鳥。


4. 適量運動
流汗可以幫助代謝體內多餘水分,即使天氣很熱,還是要盡量安排時間讓自己多動一動,例如簡單的伸展運動或是快走、跑步等有氧。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多做些大強度的運動,例如游泳、爬山、武術、球類等激烈運動,較能加速身體循環代謝,不易累積體內濕氣,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

 


▲維持充足睡眠,可提升肝脾抵抗力,預防濕熱毒入侵。Fotolia



5. 睡眠充足
熬夜是健康的大敵,長期熬夜者肝脾虛弱,易讓濕熱毒入侵,變成濕熱體質,濕熱又會讓人昏昏欲睡,最終導致「白天狂睡,晚上熬夜」的惡性循環。最好每晚保持至少7小時睡眠,讓身體有充足時間自我修復。如果夜間睡不夠,則可規劃固定的午覺時間,讓身體充個電,更有精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廣告創意的效應
近期市場上,流傳許多簡單又有效率的廣告詞。如一家連鎖咖啡,就打出「誰說35元沒有好咖啡」;還有一家連鎖超市也做出電視廣告,打出「…
迪化街區的歷史風華
找了一個中午時分,和朋友前往迪化街品嚐傳說中的美味小吃。從中山捷運站往南京西路,步行約十幾分鐘,周遭開始出現販賣布匹、織物材料的店家,…
聽王永慶談喝假酒
看到台灣企業家王永慶去世的消息,又正值中國毒奶粉等假食品侵入台灣、危害千家萬戶的時候,不期然想起在王永慶家聽他談假酒的一次經歷。…
中共武力犯台的噩夢
中共會不會武力犯台是一個老話題,最近又引起波瀾,是因為美國智庫學者易思安(Ian Easton)最近出版了新書《中國侵略威脅》(The…
第廿七章 面對真相
妳的確看出問題了,很少人關心這個問題。雖然有人大聲疾呼,但是沒有人在乎。如果主事當政的人不拿出辦法,甚至助長了這個問題的惡化,…
一朵朵升起的蓮花
長大後,憶起鄉下姐姐手裡拋起的一個個小布囊時,似乎看見了一朵朵緩緩升起的蓮花。當然,現在已見不到鄉下小孩玩小布囊的遊戲了,…
與讀者談心
 「談心」對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沒想到現在的我竟對著未知的讀者敞開心扉絮絮叨叨。寫作之於我,無法出於偽;只有真意,才得令我下筆。…
聲語師林依柔 從音樂到表達的跨界旅程
《古文觀止》是許多人都讀過的一本古文集。但有一本《古文觀止》有點特別,它上面錯落著各種音樂符號──圓滑線、重音記號、漸強與漸弱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