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紘的美味人生:咬一口公益的馨香

「時光花園蔬食廚房」老闆陳子紘出身房地產業。龔安妮攝影
第188期
謝子
「點點善」社會企業創辦人之一 -- 每到中午,時光花園蔬食廚房就高朋滿座,窯烤披薩幾乎是每桌客人必點美食。陳子紘在自己的餐廳裡,放置「點點善」開發的作品,以公益融入生活的方式行銷喜憨兒的作品……

台中市北區的梅亭街、永興街上有許多美味餐廳,如日本廚師與妻子一起開設的明男の厨房(Dining Akio)、吃砂鍋牛肉會停不下來的家味小館、排隊蔥油餅等等。其中,一間以鮮蔬窯烤披薩出名的「時光花園蔬食廚房」,由「點點善」社會企業創辦人之一的陳子紘經營,許多民眾來此用餐時,不只吃到原味食物,還能得知喜憨兒不只會做烘焙,還有其他作品。

每到中午,時光花園蔬食廚房就高朋滿座,窯烤披薩幾乎是每桌客人必點美食。陳子紘忙碌之餘,指著牆上喜憨兒繪製的「五小福」圖案,笑說:「最近又多了頑皮的小貓,所以是『六小福』。」

身為「點點善」創辦人之一的陳子紘解釋,喜憨兒不是只會做麵包,也不一定喜歡唱歌跳舞,他們也同正常人一樣,有許多才藝與喜好。「畫畫對有的憨兒來說,是樂趣,所以他就會很專注。」專注可以幫助喜憨兒的心情穩定,也能增加與外界溝通的機會。

陳子紘在自己的餐廳裡,放置「點點善」開發的作品,以公益融入生活的方式行銷喜憨兒的作品,也讓中部民眾能多多了解喜憨兒,他表示,每售出咖啡、茶包、馬克杯等,就會回饋基金會三成售價,作為社會企業長久營運的利基。
 


▲陳子紘認為社會企業跟做房地產的工作一樣,都要很費心。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師

陳子紘年輕時鋒芒畢露、毫不退讓,現在則是冷靜處事、待人寬和。他微笑說,挫折是最好的老師。

因原生家庭需要,陳子紘很早就進入社會謀生,南征北討,在地產界經營代銷事業賺了盆滿缽滿,志得意滿;面對房市景氣的起落,他勇於挑戰,用力實踐「創造自己價值」的說法。

但在二十幾歲創業失敗後,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他,人生差點過不了關。「一天,我翻到一本佛教的書,他講,天底下沒有不能被取代的人,失敗就是成功的奠基石。」風流人物代代換新顏,陳子紘頓然領悟,從絕境走入了佛教,找到穩定心靈的藥方。已經是豪宅銷售高手的他,卻放下身段,為「點點善」開始像一般業務般勤跑工廠、重新找通路、談判、計算利潤等。

陳子紘表示,好的建商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公共空間是合法規劃,也會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規劃產品,雖然影響利潤,但幫這樣的建商賣房子,自己不會良心不安。「社會企業跟我做房地產的工作一樣,都要很費心。」但他感受到踏實與愉快。而對於年輕員工,陳子紘要求手寫報告,他表示,要提筆寫字,就得先整理思緒,親手寫下會讓印象深刻;其次,必得靜心,才能寫好一份報告。
 


▲陳子紘選用價格高的有機檸檬、神農獎得主的牛番茄等令人安心的食材。

 


▲蔬食餐廳員工的孩子在一旁安靜作畫,拿著玩具嘻嘻哈哈笑著。


人情與食物原味 餐廳溫馨滿屋

在地產代銷界磨練多年,長年在尺寸規劃、價格上錙銖必較,不但練就觀察力敏銳的工夫,近十年,他更歸結出一套原則與看法,「我不把自己當成賣東西的業務,而是提供解決問題的專家。」因為對工作的坦然與誠意,他與不少客戶結交為好友。

但他語出驚人,「市場上所有的產品我都規劃過了,總覺得規劃愈多,我的『業債』愈多。」陳子紘搖頭,表示自己在農村長大,看到環境因為開發案被破壞,土壤、動物逐漸消失在都市中,讓他很是感慨。

矛盾的他,在這間蔬食餐廳試圖找到平衡。他選用價格高的有機檸檬、神農獎得主的牛番茄、霧峰香米等令人安心的食材,加上用料大方,陳子紘被員工在臉書標注「手腕粗粗」也不在乎,「我就是不要有加工食品。」

房地產是一個可以快速致富的行業,但採訪當天聞不到任何銅臭味。員工熱情的招呼我們,她的孩子則在一旁安靜作畫,拿著玩具嘻嘻哈哈笑著;空氣裡除了麵粉香,還有聞不到、看不到的「安心感」。

陳子紘整理柴窯前的書架,每一本書都是他的珍藏。日光曬在門外的龍眼木上,人們趕著步伐,匆匆經過;在眼角的一瞥中,窗裡、窗外已足夠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不同於美食部落客寫的美食推薦文,也不同於連鎖餐廳的熱鬧氛圍,這裡散發的是一種寧靜、一種執著。
 


▲時光花園蔬食廚房義大利柴窯下方有隔熱層,上方是蓄熱層。烘烤出來的披薩有龍眼木的淡淡香氣。

 


▲這是點點善為喜憨兒開發的「五小福」。


 

陳子紘小檔案

學歷:中興大學(肄業)
經歷:代銷台中市漢宇仁和、漢宇掬境、漢宇築境等高級建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灑掃應對大學問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
異域的海鷗
記憶中曾和海鷗相遇三次,而三次都在國外。一次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船前往維多利亞島途中,海鷗正自在地在大海中盤旋飛翔;…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改局勢
6.22的79萬人公民投票與七一的51萬人遊行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如何回應,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按照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其實大家也清楚,…
北戴河暗藏大戰 中共「老人干政」不再
中共高層8月召開的北戴河會議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多家媒體分析都認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再是「新老中共領導人政治博弈之地」,…
訪菁芳園 現代桃花源記
北台灣的冬季,濕濕冷冷。但台灣地理環境的特色,讓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從平地到高山,也可以讓我們在幾小時之中,跑到中南部晒晒那久違的太陽。…
鋼琴詩人的音樂課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傅雷    *  *…
金融海嘯下的台灣舵手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