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經濟學與亞太政治

減稅、吸引外資、基礎建設、再工業化和增加就業是川普經濟學的五大原則,這和前任總統歐巴馬有所不同。圖為11月16日川普和歐巴馬首度在白宮會面。
Getty Images
第174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假如台灣(或法國等任一國家)領導人宣布:從此將以本國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保護本國工商利益不動搖,堅持本國利益優先。對此,本國人民一定大讚,世界各國也決不會加以反對,認為這是一位對本國人民負責的好領袖。

 

權當開頭的「閒話」:美國總統不能本國優先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宣布的經濟施政綱領是:堅持以美國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反全球化、反自由化的貿易保護不動搖,堅持放棄意識形態鬥爭美國優先不動搖。結果成為眾矢之的,不僅遭到世界各國政府反對,本國民主黨精英也將此做為川普背叛盟友的罪狀,跛腳鴨總統歐巴馬更是每天喋喋不休,教導川普應該如何做美國總統。

為甚麼別的任何國家都可以這樣做,獨獨美國不能?這是因為美國自二戰以後為世界安全提供公共安全品,即承擔了維護國際秩序這一功能。當各國安享著美國人花錢、花精力、犧牲本國人命維護的和平與安全時,還可以指責批評美國這裡做得不好、那裡有所欠缺。

如今,美國人民窮了,不想再承擔在國際社會「多管閒事」的國際責任,因此選出了一位據說代表「右翼民粹」的總統川普,這下國際社會炸了鍋,擔心沒有「大哥」維持秩序,世界將陷入大亂。歐巴馬代表國際社會發出心聲:「美國在維護世界秩序、確保和平與穩定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即使有時我們無法百分百地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我們不站在正確的一方,如果我們不為它做出努力和奮鬥,一切都會崩潰,沒有誰可以填補這個空缺。」

歐巴馬接任總統之時,從小布希總統手裡接過兩場戰爭,伊拉克戰爭及針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塔利班的反恐。宣稱「愛好和平」的歐巴馬離任之時,總共參與了9場戰爭,數千條人命不算,金錢方面的代價是新增的美國巨額國債。歐巴馬就任總統之時,美國國債是10.6兆;明年1月他離開白宮,留給美國的告別禮物是20多兆美元公共債務和預算赤字。這八年,美國人民付出了甚麼,我在《歐巴馬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看》雜誌173期)一文中有詳細論述。

上述事實可見,要想讓美國領導世界,美國總統成為世界總統,美國人民付出的代價實在不菲。西方各國政府只希望本國人民少納稅,多享受從搖籃到墳墓、醫療教育全免費的福利,但卻對美國人民納稅沉重,最後既無全民醫保、上大學還需自費的窘迫狀況卻視而不見。

 

川普經濟學讓亞太地區蒙受預期損失

 

川普的施政綱領既然是堅持以美國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反全球化、反自由化的貿易保護原則,堅持放棄意識形態鬥爭的美國優先原則,這就決定了亞太國家翹首盼望的TPP(跨太平夥伴關係)協議不太可能通過。

亞太各國從來很少正視美國國會不肯批准TPP的原因,那就是這項協議的受益者主要是亞太國家,歐巴馬對此項協議的考量更多地出於地緣政治而非經濟利益。TPP協議初議之始,美國國內製造業界大都持反對意見。即使希拉蕊‧克林頓承諾要「接收歐巴馬的政治遺產」,那「遺產」中也未包括TPP協議。

TPP協議對歐巴馬總統來說很重要,因為重返太平洋是他宏大的外交戰略當中的主要內容。他之所以要簽訂TPP協定,乃是因為要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並將中國排除在外。

歐巴馬重返太平洋之初,對於小布希退出太平洋的真正原因只知其一,即伊拉克戰爭牽制了美國軍力;卻不知其二,即當時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美國當時已經面臨亞太盟國的三心二意;這些國家出於實利考慮,採取「經濟利益靠中國,政治安全靠美國」的策略,這就註定了亞太國家對美國更多的是利用,即「我們與中國的經濟來往要繼續,美國得站在我們身後,一旦與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發生摩擦,看到背後的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美國退出太平洋,面對中國這一龐然大物,亞太國家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臣服於中國,這使一干亞洲國家心有不甘。有了美國,進,他們既可以向中國叫板,也可以像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那樣,利用「中間位勢」向中國要更多的好處。退,即發生衝突時,有美國站在身後做保護傘。如果說他們以前對簽訂TPP還有所猶疑的話,自從川普成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後,這些國家擔憂川普成為總統後真有可能掉頭不顧亞太地區,因此亟欲將TPP協議變成事實,讓美國與亞太國家之間多一重羈絆,不至於讓他們獨自面對中國的壓力。

 

美國人為何要反對TPP?

 

歐巴馬建立TPP,通過放開美國市場,為TPP成員國減免關稅,增多工作機會,加強其產品競爭力等方式,提振這些國家的經濟,從而削弱其對中國的依賴,加強亞太國家對美國的向心力。但公平而論,美國並未從中獲得經濟好處,這是奉行國際主義至上的歐巴馬總統為了維護國際秩序而讓美國人民做的一項犧牲。

也因此,TPP一開始就在美國國內引起爭議。反對者主要是美國的製造業工會與中小企業。福特公司所代表的美國汽車業人士認為,TPP協議將嚴重影響美國汽車在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的銷售。在銷售業績受損的情況下,美國的製造業企業只剩下兩個選擇:要嘛將生產移至海外,要嘛徹底關閉企業。無論哪一種情況,傷害的都是那些依靠一份好工作來支付大學學費或儲蓄養老金的美國家庭。

美國國際卡車司機兄弟會會長詹姆斯‧荷弗(James P. Hoffa)說,根據已知的TPP協定內容,只能說知道的細則越多,人們的抵觸就會越多。人們質疑這個貿易協定,一是認為協議生效之後,會將美國國內的工作崗位轉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其他國家;二是會減少美國工人的工資收入。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更多不安全的受汙染的食品進入美國等等。勞工工會一直是民主黨的有力支持者,因為TPP協議,今年大選中,鐵銹地帶許多工會會員脫離工會領袖自行選擇投票。

除了TPP,川普經濟學還有哪些令國際盟友不爽?

在川普經濟學「一個中心,兩項方針」指引下,減稅、吸引外資、基礎建設、再工業化和增加就業應該算是其經濟學的五大原則。

減稅意味著國內納稅人減負,基建是美國欠了多年的舊債,一減負、一還舊債,都意味著美國人民優先,不會再讓納稅人勒緊腰帶優先非洲扶貧、吸收全世界難民來美國供養,這不但令許多發展中國家很不爽,還讓北約與日本很不高興。這兩家不高興,是因為擔心從此以後美國不管他們了,軍費要獨自硬扛,這可是一大筆開支。再工業化意味著只以美國繁榮為念,美國的跨國公司再滿世界尋找成本窪地,可能會得不到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

這些話,世界各國當然都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因為那等於公開承認,我們都想過好日子,美國人民肩膀擔子有多重,我們不在意。這也太自私了。於是「世界和平、國際秩序的維護重任非美國莫屬,如果美國退出,就讓世界上最邪惡的中國得勢」,就成了國際社會的主訴。當然這也有一些可能的事實支撐,比如美國吸引外資,當然就會有大量中國資本進來;美國要搞基建,當然也會有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前來承包;退出亞太,中國就成了那裡的霸主。

總之,奉行意識形態優先的歐巴馬在世界力擎普世價值大旗之時,歐盟、拉美、非洲、亞太國家都在爭先恐後地與中國做生意,誰也不覺得中國有多邪惡,但一旦美國準備從全球領袖的位置上溜號了,中國在這些經濟夥伴眼中頓時邪惡無比,美國也成了不可一日或缺的「大哥」。

美國Inforwars網站公布一項新民調,90%以上的美國人相信川普有能力完成他對美國選民的競選承諾,讓美國再度偉大。作為美國總統,讓美國再度偉大是其責任,因為他是美國人民選出來的,美國政府也是美國納稅人供養的;但作為「世界總統」,川普無疑被認為不合格。但是,形格勢禁之下,川普還能像歐巴馬那樣大舉借債,充當世界總統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新店開張 麥當勞也講「風水」
  中國古代根據「風水」來安排物件擺放和數量,目的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健康、和諧和興旺。「風水」之說一向被認為是華人的傳統文化,…
生命的智慧與芬芳
誰能拒絕嬰兒的笑容,看著他們笑得一臉純真燦爛,為「思無邪」下了最貼切的註解,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註解,孔子卻用了《詩經》的全部內容來闡述。…
紋面的太魯閣族武士
  畫面中目光如電、氣宇軒昂的是太魯閣族原住民歌手――伊祭‧達道。他在2007年榮獲金曲獎原住民語歌手獎,得獎後前往世界各地表演,…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中國灰色的商業環境再度受質疑
儘管中國在「力拓案」中暫時取得了「國家資本主義對自由資本主義的勝利」,(參見《看》雜誌45期「澳洲力拓案 「間諜門」轟動全球」專題報導)…
常見的芭樂品種與挑選方法
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芭樂,高纖維、低熱量與富含維生素C的營養價值,成為許多人日常的果品選擇。 芭樂俗稱「拔仔」,正式名稱為「番石榴…
日本電車族 「卡位」有訣竅
日本的電車在早、晚尖峰時間總是擁入大量通勤與上班人潮,要搭上擠滿人的電車簡直像是打仗。如果沒有座位,隨著人潮不斷擠來擠去,…
助人為樂的「貴人」
在章思廣和郭逸萍的築夢故事中,有一位「貴人」在兩人創業的關鍵時刻伸出援手,讓他們得以度過難關。這位關鍵人物是助人為樂的「松園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