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北美80%人口看不到銀河系

由於光害影響,北美大陸有近80%的人們在夜空中看不到銀河系。
Thinkstock
第169期
柳成蔭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6月10日報導,北美大陸有近80%的人們在夜空中看不到銀河系。不過,這可不是因為空氣汙染或霾害,而是因為人造光線的干擾。

人造光線的干擾,就是所謂的光害,或稱光汙染(Light pollution),是人類過度使用照明系統而產生的問題。尤其在大城市裡,夜空裡的星星被眾多大廈的燈光的覆蓋而消失無蹤。此外,觀察宇宙的研究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也破壞了生態平衡。

根據新收集的「夜空燈光地圖」發現,雖然地球上大多數地區,在夜空下看起來仍然是黑暗的,例如非洲的查德、中非共和國和馬達加斯加等;不過,生活在美國和歐洲99%以上的人們,抬頭看見的則是被周圍燈光干擾的天空。

光害最嚴重的國家是新加坡。研究人員發現,新加坡人夜晚時也像生活在白天,人們的眼睛已不能適應夜視。其他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韓國、以色列和阿根廷的民眾,也十分習慣夜晚燈火通明。

「我們已經失去了某部分能看到宇宙的視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物理科學家克里斯‧艾威茲(Chris Elvidge)說,他是《科學雜誌》新圖集收集團隊中的一員,「雖然現在仍然有人記得,當他們走到外面抬頭仰望天空時能夠看到銀河系,但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國際夜空協會主管夏麗爾‧安‧畢雪波(Cheryl Ann Bishop)認為光害是一種大多數人認為影響不大的汙染,且發展中國家的人們不以為意,「他們只是想要更多、更亮的光,因為他們認為這就是發展。」

夜間的自然狀態需要保護,就像保護白天的風光一樣,專家說。如果白天到大峽谷去觀光,卻只能看到滿天陰霾,你一定會感到失望。同樣的,夜晚由於光害的影響,人們看不到星空,這種汙染就像白天的陰霾是一樣的。

在美國,一些社區已採取行動減少光害。克里斯‧艾威茲的家鄉科羅拉多州,一些街區已經換上了精心設計的街燈。他認為不管是城市或鄉鎮,都應該按照新規範減少光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
新老軍頭北戴河「開炮」 直指「最大威脅」
熟悉中共內情、以70萬字《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一書批評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的中共黨史學者辛子陵,近日向外界爆料稱,…
該如何發展藍海行動?
金偉燦(W. Chan Kim)與芮妮.莫伯尼(Renée Maubogne)兩人在2005年共同出版的《藍海策略》,在全球颳起了藍海旋風…
2-1. 真相大白(上)
本期登場人物: 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趙東董事長的戰友。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阿原肥皂:以文案型塑品牌「文化資產」
網路時代中,人們越來越無法潛靜地大量閱讀,轉而重視圖像式的訊息傳遞方式。然而,文字的感染力始終不墜,當大量商品透過各種形式接觸消費者,…
糧食危機影響中國國力盛衰
中國經濟面臨外憂內患,除貿易戰、債務問題外,人口危機、糧食危機,更是從根本上決定中國國力的盛衰。今年中國糧食減產,各地糧倉卻頻發火災。「…
生活速寫
  泥土裡養出的芥菜 芥菜旁飛舞的白蝶 白蝶上穿梭的麻雀   木瓜樹葉鑲著露珠 露珠下半闔眼的橘貓…
跟著綠兔子 看見手作民具的永續價值
剛踏進「綠兔子」位於溫州街老公寓三樓的工作室,溫潤的香氣撲鼻,竹子、藺草、木頭等氣味混合揉雜。空間不大,加上四處堆放的竹編品與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