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學童掀熱潮 爭相跨境入港讀書

香港「雙非」學童跨境讀書的問題,引起外界關注。今年參與統一派位的三萬名兒童中,約有二千六百人為「雙非」跨境學童。
Getty Images
第157期
黎紫曦

香港自1997年回歸後,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家長熱衷將孩子送往香港讀書,這種被稱為「雙非」學童跨境讀書的問題,引起外界關注。

所謂「雙非」或「雙非嬰兒」,是指父母皆非香港居民(通常是指中國大陸公民)在香港所生的嬰兒。這些在港出生的嬰兒可取得香港永久性居留權,並可享有香港社會資源及福利。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至2012年在香港出生的逾20萬嬰兒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父母來自中國大陸的「雙非嬰兒」。2012年,香港北區「雙非」學童數量大幅度增加27%至1.6萬人。

路透社2014年的一篇特寫報導指出,由於從外地來港生下的嬰兒,可以成為香港居民,並享受免費教育等權益,因此成為許多中國父母生育之地首選。由於「雙非」學童人數不斷增多,引起社會民怨沸騰,香港市民多次遊行抗議,甚至引發「蝗蟲論」的爭議。

近日香港《熱血時報》報導,新學年香港小學一年級的「派位」(學校入學通知)結果出爐,今年參與統一派位的三萬名兒童中,約有二千六百人為「雙非」跨境學童,部分學校名額出現嚴重不足問題。其中,香港北區競爭最為激烈,迫使香港教育局連續第二年為跨境生設專用校網。

由於跨境學童大多來自深圳,有香港市民認為,雙非家長在香港並未繳稅,但子女卻可以在港取得九年免費教育,這樣的做法明顯不公平。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香港本地家長的意見指出,有「雙非學童」用香港地址申請學校,令區內競爭加劇。家長質疑,為何雙非兒童可以入讀第一、二志願,而作為本地的孩子卻被派往第五志願的小學。

另一方面,「雙非家長」為爭取讓孩子接受香港教育而各顯奇招。據了解,去年一名來自北京的家長在一香港名校區內,花費萬元租下一間房子,同時替女兒報讀繪畫、鋼琴及外語等補習班,在成功獲取第一志願後,又計畫以800萬元在區內置業,再透過優才計畫來港永住,讓女兒在香港獲得較好的生活與教育。

香港人雖然對「雙非」強烈不滿,但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恐怕是:為甚麼中國父母都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小孩往外送?中國的教育環境不佳,顯然才是問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精華食品 邁向「食品界的愛馬仕」
走進位於台中市大雅區的「台灣精華食品」公司,迎接來訪者的是親切的員工,以及熱情又幽默的董事長鄒玉文。寬敞的會議室羅列著其精心打造的產品,…
喧囂與寧靜
拖著疲憊的身體踏進這座寺院前庭時,抬頭望見寺前高大的楓樹正浸潤在夕陽餘暉裡,楓葉在風中映襯出透明的琥珀色,一種喜氣而平和的顏色,…
湖北貧縣76所希望小學 58所遭廢棄
90年代,中共為了規管國內外的捐款,設立了「希望工程」的機制,凡是透過這機制所捐建的學校都會稱為希望小學。每一個希望小學都是由善心人所捐助…
「賴記」用最高標準打造苦茶油
雲林草嶺是台灣苦茶樹的主要產地。世居草嶺的賴氏家族,是該地種植苦茶樹的先趨,19世紀就發現苦茶油,從古老的吊石錘擊,…
世界向左或向右 美國大選很重要
 全世界青年失業現象日益嚴重,窮人總量增多,結果導致世界日益左傾。美國作為自由資本主義的最後堡壘,在2016年大選中,…
史上最牛的校長與官員
就在不少正在上課的娃娃都被四川大地震這措手不及的災難,永遠地掩埋在廢墟下之後,失去孩子的家長們對貪腐造成的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撻伐不已。…
以色列SABON進軍台灣市場
傳統上,以色列人相信「洗手」能夠帶來祝福,因此SABON特別在其全球每一家店內,以著名的耶路撒冷石頭(Jerusalem Stone)…
拉亞漢堡要當台灣麥當勞
拉亞漢堡總經理徐和森,原本是全球最大的飾品貿易商,因轉投資過多而失敗,跌落至人生谷底。然而,鬥志旺盛的他,又從負債累累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