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找不到投資者與合夥人?

Thinkstock
第156期
戴士杰
「如果一句話可以改變一間企業的命運,我願當說那一句話的人。」

不論您是企業老闆、中高階主管、團隊領導者,還是小小的基層工作者,在公司遇到的一切大小問題,都歡迎您來函提問!《看》雜誌特約企管顧問戴士杰將竭誠提供您創新的見解!

問:21世紀最熱門的產業當屬網路科技業。Google、臉書、亞馬遜等網路巨擘持續當道,甚至中國的阿里巴巴都開始竄紅。然而,想用網路創業的台灣年輕人,卻得面對創業環境不健全的窘境,難以找到投資者與合夥人?

答:

在創業之前,必須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想創業嗎?或者只是想開店做生意、當老闆、不被人管?還是因為對自己沒自信,選擇逃避進入職場?還是以為當老闆就可以賺大錢?

如果你並不是真的很有創業的熱忱,也沒太多創業的本事,在你看來,外在環境惡劣得要死,根本是一片荒蕪,那我勸你,暫時別發創業夢。

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正因為創業環境惡劣,會少了很多「來亂的」競爭者,只有真正的高手可以下場角逐,只是比較辛苦一點,那麼歡迎你,加入創業的行列,而我的文章,你也可以繼續看下去了。

 

重整心態

創業很重要的,是思考自己到底可以提供給這個世界甚麼價值。

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有些人很快就想通了,卻發現現實面上不可行;有些人一開始想的是A,到後來卻變成B;有些人怎麼想也想不到,卻因為平時有累積許多資源與能力,碰上一個伯樂或機會點之後就馬上開竅了。

如果你只是想賺錢,有很多方式:找一個高薪的工作、積極地投資,或是學習許多理財的技巧……這些坊間的書籍都很多,可以好好地學習與研讀。

如果你不只是想賺錢,而是真正有理念想要傳達、想要落實、想要滿足社會上的需要,那很好,出發的下一步,就是學習。

 

學習:積極提升自己的能力

真正成功的人士都沒有停止學習,即使是臉書的創辦人,很年輕就成功了,還是積極地閱讀、學習新語言,養成好習慣、不斷地進化自己的服務。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會建議你,不要一畢業就想創業(這是我犯下很大的錯,雖然也加速自己的成長,但也受了不少不必要的心理創傷)。

創業是一個先蹲後跳的過程,你可以考慮採取以下的步驟,累積自己的實力,等到機會來臨時,有實力的人自然會被青睞:

 

一、投身你想創業產業相關的工作:

是的,先去找相關產業的工作,而且不要計較待遇,並且要在裡面加倍努力地做,因為你額外付出的,就是你創業的學費,不要有被壓榨的心理,因為你知道你吃這些苦的目的。

在那裡,你會接觸到你未來的消費者,了解他們的痛苦、需求和滿意的原因。你也會知道企業經營的基本流程,還有現有服務的缺點、侷限,你才更清楚你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到底有多遠的距離。

多跟顧客聊天,培養同理心和直覺,或是多閱讀心理、社會學相關的書籍。你越懂得人性,你越可能經營出成功的企業,畢竟,沒有一個事業和人性無關。

 

二、培養一個專業技能:

有時,A領域的創新往往來自於B領域司空見慣的常識。例如說,遊戲業是最懂得「教育」的事業,因為它能把一個人從不會玩教育到會玩,還讓人不斷地沉迷,不斷地在裡面提升自己的程度、自我突破。所以把遊戲的概念引入到教育之中就會空前的成功(例如,Duolingo就是一個很有遊戲概念的語言學習APP)。所以前提是,你還是得精通一門專業。

 

三、擴大自己的眼界:

如果你只沉迷於一個專業,你大概只能當個技術人員;如果你保持開放的心,去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學習,你往往才能迸出屬於自己的火花和靈感。我常說,一個人的好奇心決定了他的格局。所以,別自我設限,別經常覺得「這與我無關」。

 

四、不停地問與說:

如果你通過上述的試煉,終於想到了創業的好主意,那麼測試概念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把自己的好主意無差別地跟每個人講。

這裡面牽涉到兩個行為,問與說:

你要問的是消費者的「真實資料」,而不是意見。你不應該問:「廉價健身房對你有沒有吸引力?」(誰會說沒有呢?)而是問:「你一週花多少錢和時間在健康上?」

如果你遇到想拉攏加入的對象,不管是金主、未來的合夥人、員工……你就應該熱情向他說故事,說你想創的業對這個世界有甚麼價值、可以解決甚麼痛苦、為甚麼需要他的幫忙……想盡辦法打動他加入。

 

五、學習商業知識:

沒錢有沒錢的創業法,坊間如「精實創業」之類的叢書相當多,你應該花時間去閱讀,很基本的財務觀念你也應該要有,畢竟商業的本質就是利潤,追求價值也是為了利潤,只是手法不同而已。

但是,別想著「等我念完MBA再來創業」之類的條件,重點不是你擁有甚麼學歷或上過甚麼課程,而是你要清楚你缺乏的知識是哪一塊,用最小的成本去補齊,然後積極地練習與嘗試它們。

 

六、健康:

最後一點,也是最多人忽略的一點(包含我在內),就是一個好的創業家,身心一定要健康。否則,你很難承受壓力,身心的痛苦會比市場更快把你打垮。所以每週,一定要投資時間在維護身心的健康上,不管是運動、放鬆、服務他人、信仰、家庭、愛情……成功的創業家,絕對不會輕易讓身心失去平衡。

 

戴士杰簡介:

他,看多了企業內反覆發生的故事。

24歲,寫了第一本管理書,從此開展專欄作家生涯。

25歲,放棄念博士,創辦顧問公司,並在多家知名企業、大專院校授課。

33歲,看見自己的侷限,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現任軟體業策略長一職。

「當局者迷,說破了,其實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    提問信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最豪華的同學會──仁班帝寶
這一屆北一女三十重聚,擔任總召的ING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怡芬,當年就是仁班的「超級管家婆」。畢業後,熱心的她一直扮演仁班「訊息中心」角色…
孫忠傑堅持30年「以陶會友」
走進鶯歌「陶瓷老街」,好一副百家爭鳴的場景!各式豐富多彩的店面雖然滿足了藝術愛好者精挑細選的期待,…
成人社會求生記
陽光如一赤裸的孩子,只知在綠葉之間嬉戲,多幸福啊,卻不知人間的虛偽狡詐。──泰戈爾《漂鳥集》(The light that plays…
瑞銀祕帳:100名中國人存款合計7.8兆
中共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教授,8月3日轉發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令人咋舌,…
開拓無糖優格藍海市場 「馬修嚴選」創造三贏共好社會
一杯無糖優格,搭配散發天然香甜的果漿,加上一些酥脆的堅果烤燕麥,可以成為美味與健康兼具的輕食早餐,伴隨著不少人開啟美好的一天;…
台灣應重視多元平衡 發展中小企業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作者王伯達,認為台灣經濟停滯的主因就是政府透過水、電、油、匯率、利率、土地等方式,大量補貼電子製造業,…
錯過可惜!2014優質電視戲劇推薦
電視收視率的結果常常讓人又愛又恨,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成績。受到時段、頻道、戲劇本身、宣傳手法等因素影響,…
美資大回流:美中友好的橋梁將斷
種種跡象顯示,中美婚床正在迅速裂開:夏威夷亞太峰會(APEC)中,美國、新加坡、紐西蘭、智利、汶萊、澳洲等九國簽訂TPP協議(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