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找不到人才,該怎麼辦?

Thinkstock
第153期
戴士杰
「如果一句話可以改變一間企業的命運,我願當說那一句話的人。」

不論您是企業老闆、中高階主管、團隊領導者,還是小小的基層工作者,在公司遇到的一切大小問題,都歡迎您來函提問!《看》雜誌特約企管顧問戴士杰將竭誠提供您創新的見解!

問:21世紀以降,科技業、服務業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年輕人也特別偏好這些產業。因此,許多傳統產業的員工平均年齡都日益高齡化,「找不到人才」是許多傳統產業的心聲。對這些產業來說,究竟該怎麼辦呢?

答:

我相信,許多傳統產業的經營者一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心有戚戚焉;但說實在話,有類似問題的經營者可以思考一下,「您對人才的觀念是否正確」。

這問題背後的邏輯,跟「正妹都喜歡高富帥,我是一個宅宅,找不到好對象怎麼辦?」其實是一樣的!

首先,「人才都擠到科技業」應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台灣都是「傳產」,新一點的叫「文創」(但獲利模式還是很傳產),哪裡有科技業?(醒醒啊,老闆!)

再來,「正妹」不一定是「好對象」。

就跟「喜歡去科技業的年輕人」不一定是「人才」,一樣的道理。

清醒一點了嗎?

如果您打算解決人才問題,我建議可分為內、外兩個步驟:

 

1.    向內找:釐清自身需求

不同的職務上需要的人才不一樣,不同企業文化適合的人才也不一樣,我們先說明第一點。

假設我給您一份求職者的心理特質分析:講話不實在、見風轉舵、喜歡說服人、巧言令色、喜歡追求刺激、不喜歡穩定的工作、上下班不準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您覺得這傢伙能算是人才嗎?(我彷彿看見您搖頭了)

可是我告訴您,不少頂尖企業的一流業務都有這樣的特質:他們有創造力、想像力、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巧妙的解決問題。

可是這樣的「人才」放到生產線上,可能就是糟糕透頂的廢材。

所以,並非是「溫良恭儉讓」就是人才,也不是「高學歷、有企圖心的年輕人」就是人才。而是您必須清楚您的企業「需要甚麼樣的人」:要轉型,就要找一些有想像力的瘋子;要守成,就要找嚴謹而保守的人,把對的人放到對的地方。

很多老闆比較像老師,誤解了「找對的人上車」的意義,以為「找一些可塑性強的人來教育他們」,然後這些人指的就是「高學歷的年輕人」。

事實上,把一個90分的人調教到95分比較容易,把一個60分的人調校到65分是很浪費時間和成本的,而且可能讓一個人才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感到受挫、沒有成就感(除非,貴公司最重視的就是在職訓練,有辦法系統的培訓出最適合自己企業的人才)。

另外一個問題是企業文化。請老闆們捫心自問,您是想當皇帝?還是領導者?如果是前者,那請您找奴才就好。

所有的人才,除非他們只是來學經驗、剛好經濟上有缺口、甚至竊取貴公司的機密,所以可以忍氣吞聲,否則他們是待不久的。

最後,是改善貴公司的福利環境。

之前,曾與國內某藥皂界龍頭的主管同桌吃飯,聽了他們公司的福利、文化與老闆的為人,當場其他科技業的主管都感到心動不已,也才發現自己對該品牌有太多刻板印象!良禽擇木而棲,把自己的「福利條件」整頓好,人才自然願意入住。

 

2.    向外找:主動出擊:

待在家裡自怨自艾,永遠不可能交到理想女友。

傳統產業既然可能讓人有許多刻板印象,就更應該主動出擊,去人才聚集的地方「釣魚」,展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

方法實在很多,不管是利用行動科技、利用社群媒體,或者是勤勤懇懇地去學校辦說明會……這裡就不多加說明。

但如果您的第一個反應是「唉呀,我們哪有預算(時間)做這個事情。」那麼我只好懷疑您對追求人才的決心:一朵玫瑰花都不願意買的人,怎麼可能抱得美人歸呢?

 

戴士杰簡介: 他,看多了企業內反覆發生的故事。 24歲,寫了第一本管理書,從此開展專欄作家生涯。 25歲,放棄念博士,創辦顧問公司,並在多家知名企業、大專院校授課。 33歲,看見自己的侷限,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現任軟體業策略長一職。

「當局者迷,說破了,其實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提問信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