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舉出國求醫 幸或不幸?

中國的醫療費用不斷上漲,醫院和患者之間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導致許多人出國求醫。
Getty Images
第148期
鄭仁武

過去十年間,中國人時興去韓國接受整容手術、去香港或者美國生孩子、去日本和新加坡接受醫療檢查。但美國醫療相關單位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治療致命性的疾病。

明尼蘇達州的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稱,去年該醫院接收的中國病人翻了一番。為此,該醫院目前設立了中文網站並提供中文翻譯。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屬醫院則表示,過去幾年中,中國病人以每年25%的速度成長。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去年接收了40名中國病人,今年預期將翻倍。

哈佛大學經濟學者蕭慶倫(William Hsiao)最近完成了一本研究中國醫療系統改革的新書。他表示,中國的醫院很難盈利,醫生薪酬低,因此接受醫藥公司的回扣很普遍,造成了對病人的剝削。過度依賴手術、藥品層層加價以及濫用醫療檢查,使得中國的醫療費用不斷上漲,醫院和患者之間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一些病人指責醫生誤診,甚至使用暴力。2013年,中國醫學會的一份調查顯示,許多醫生都表示,他們曾經被病人威脅或攻擊。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和政策中心教授蔡江南說,中國的一些醫療手段並不是為病人著想,而是為了經濟利益。在中國,強調為病人服務的醫療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2008年以來中國人均醫療支出成長了一倍多。中國有一千多所「三級甲等」醫院,但是其評級並不能保證良好的服務。沒有權勢的人,無法在中國獲得最好的醫療服務,光是有錢也沒輒,想要去最好的醫院看最好的醫生,還需要走門路。

中國海外醫療服務機構、北京盛諾一家醫院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蔡強表示,中國的海外就醫人群集中在癌症、心臟病、神經系統等疾病,其中癌症患者居多,約占八成。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推出的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在美國極具權威性和影響力,同時也是中國患者出國看病選擇醫院時的重要參考指南。

選擇到先進國家看病,對中國人民來說,究竟幸或不幸,確實讓人感到矛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
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來自天堂? 「木鱉果」大解密
聽過「木鱉果」嗎?光是名字便令人感到好奇。再看外觀,紅通通且滿布小刺,簡直像是外星來的;剖開後,蹦出的是橙黃色的果肉與大量紅色籽。…
雪掩半中國 如「明天過後」真實上演
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災難影片,劇情演的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星空、稻浪、大坡池 遠離塵囂的池上漫遊(下)
▲一望無際的稻浪。楊櫻淑攝影   在大自然的包圍中一夜好眠,早起一走出客房,就被眼前驚人的美景所震懾──…
新銀髮市場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早年談到銀髮市場,我們總是聚焦在安養、醫療、照護、生活輔具等所謂「老有所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推出了養生村、…
日本震後供電不足 開啟省電新時代
日本大地震後3個月,面臨全國性的電力不足,致使日本經濟負擔沉重,關西電力公司也在6月要求省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