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祿林淑惠 國中老師變身酵素女王

萬寶祿董事長林淑惠臉色紅潤,散發著一股衝勁與活力。
萬寶祿提供
第147期
李士霆
萬寶祿生技董事長林淑惠,由於自己受惠於酵素,因此在屏東生技園區籌建高人氣的酵素館,嘉惠台灣農民。此外,林淑惠高齡七十的父母親以及花樣年華的女兒都是酵素愛用者。對於酵素產業,林淑惠自豪地說,這是一份利人利己的事業……

處理不完的公務、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會議,總是拿起電話來仔細交代祕書每日工作流程,每天忙進忙出的萬寶祿生技董事長林淑惠,卻依然活力十足,還散發出自然好氣色。對此,她表示這都要歸功於自家生產的酵素。

從林淑惠眼前充滿活力的模樣,完全看不出十三年前的她,曾經飽受病痛之苦。

 

體驗酵素優點 投入事業版圖

 

林淑惠表示,十多年前她在宜蘭國中任教,天生的鼻竇炎、喉嚨炎加上宜蘭當地的潮濕氣候,種種因素都讓她喉嚨發炎的問題日益嚴重,經常無法正常教學。

林淑惠當時吃遍各種中西藥,病況卻不見好轉。還因為長期服用抗生素與類固醇的關係,不但把腎臟吃壞了,免疫系統也出現了問題,導致全天性的頭痛、眼睛痛、牙齦發炎,不斷咳嗽等症狀層出不窮,最後甚至連心臟也出現了狀況。

白天工作時,她只要站一下子就會頭暈目眩,晚上情況更為嚴重。處在那段痛苦歲月,她透露由於身體不適致使生活品質及情緒低落,甚至多次萌生想抱著孩子從樓頂跳下去的衝動。這樣的情況,直到後來朋友介紹酵素讓她嘗試,各項病症逐漸消失,才讓她開始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家人也都成為酵素的愛用者,林淑惠決心向日本取得技術授權在台灣市場發展,利己利人。她花費掉自己所有的積蓄,以新台幣750萬元正式成立了「萬寶祿生物科技公司」,生產銷售生技保健食品。

 

林淑惠期盼將台灣農產品透過生物科技,提升為醫療級的高價值經濟作物。圖為專業級活性酵素產品。

 

善盡一份心 造福台灣農業

 

林淑惠表示,事實上,酵素一直廣泛存在於人體器官與組織內,原本就具有調節保護身體健康的功能。不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濫用抗生素藥物以及外在環境嚴重汙染等問題,阻礙了體內酵素的製造。而且,酵素本身容易受高溫或油炸等破壞,不易從飲食中攝取,因此,透過體外補充酵素,就顯得格外重要。

為了讓生產出的酵素具有最佳功效,萬寶祿的產品萃取自多種的新鮮蔬菜、水果及珍貴中草藥精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天然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及消化酵素群,滿足一般人無法補充的營養素。林淑惠不僅堅持所有原料一定要用台灣本土的農產品,還和農民透過契作的模式,進行計劃性的農業生產。林淑惠指出,無論是蔬菜、水果、草藥的種類、數量,台灣都比其他國家豐富,更應該善用自己的優勢。

因為祖父務農,林淑惠從小就要到田裡幫忙,深刻感受到農民的辛苦。特別是耗盡心血所得的產品,不是沒有通路銷售就是被盤商剝削的個中辛酸,她感同身受。因此,她期盼將酵素變成台灣的一項特色產業,將台灣農產品透過生物科技,提升為醫療級的高價值經濟作物。

如今,即使林淑惠的事業版圖己擴展到海外,她仍堅持將生產基地留在台灣,並不打算移往海外生產。

 

綠意盎然的萬寶祿酵素品牌文化館,設計新穎別緻的景觀,讓人耳目一新。

 

爭取臨床合作 建立口碑

 

林淑惠的願景,是希望「萬寶祿」能成為全球酵素的「領導品牌」。

為了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身體,林淑惠開始和一些特約醫療診所進行合作,免費提供產品給貧困的病患,做為醫療上的輔助品。此外,她還計畫成立萬寶祿基金會,照顧那些生病卻買不起酵素的病患。正因為感受到了這份善念,許多專業醫生也樂於主動和萬寶祿合作。

此外,林淑惠也積極尋求技術上的研發合作夥伴,包括台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義守大學、美和科技大學、中興大學、中國醫藥學院等,都是萬寶祿合作研發的對象。最讓林淑惠高興的是,執台灣學術研究牛耳的中央研究院,原本因為合作的對象都是「國際級」的企業,因此最初尋求技術合作時還有些為難,但萬寶祿專業誠懇的態度最終還是感動了他們,現在不只是合作夥伴,更一起執行國科會的專案。2007年,萬寶祿就獲得台灣生技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新創獎」。

 

 

萬寶祿實驗室。

 

立足台灣 布局全球

在林淑惠鍥而不捨的努力、嚴密的把關下,果然在今年(2014年)開花結果,5月20日,萬寶祿與國泰綜合證券正式簽約輔導上櫃。

目前萬寶祿資本額已超過新台幣3億元,除了台灣市場,更積極在海外市場衝刺。目前海外營收占整體營收的比重約為百分之五。

在新藥研發方面,林淑惠強調,由中央研究院與萬寶祿共同申請的腸道發炎植物新藥,已取得兩岸專利;另外,由台灣生技中心研發治療腎癌與紅斑性狼瘡的植物性新藥,萬寶祿也已取得授權,目前已組成六人研發團隊,全力推動三期臨床,代表公司正式跨足包括糖尿病、癌症等的新藥領域,預計下半年將陸續接到正式訂單。而這些,都將為萬寶祿開啟更美好的願景與方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共金錢外交恐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蘇聯瓦解是因為軍事擴張拖垮財政,那麼中共當前灑大錢的外交方式,恐怕會落得相同的命運。中共的金錢外交中共對國際的政治野心不斷膨脹,…
中國古代「白日飛升」的史蹟
中國古書中,尤其是道家典籍如《丹經》、《道藏》等,都記載有所謂「白日飛升」的現象。那時候對於有這些因修行有成而能騰空而起的奇人,不叫「…
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原罪」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到了最後衝刺階段,競爭的雙方都在主攻對方軟肋。在野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主打經濟牌,強調歐巴馬執政四年,債台高築,…
美國大減稅 衝擊中國和台灣
增稅還是減稅,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道路選擇,也是決定國家經濟停滯還是繁榮的分水嶺。人類歷史早已證明,賦稅嚴重,人民不堪重負,…
網路女鞋品牌Ann'S 17年人氣不墜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女鞋是表現時尚風情不可或缺的一環。走近位於台北市東區巷弄間的Ann'S流行女鞋門市,店門外白色的磚牆、粉紅色大門,…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