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真理是通往未來的唯一出口

涂豐恩

霍華德·津恩 (Howard Zinn),美國歷史學家,2010年過世。別人寫的美國史是美國名人史,他卻寫了一本美國人民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別人歌頌哥倫布,他卻關心印地安人如何被欺負。別人為一個又一個的總統作傳,他卻說我們兩百年來的政府不斷在說謊。

有人寫信給他說:讀了你的書讓我很沮喪,我們這個國家需要英雄啊。他回答說,我們的確需要英雄,但那些面對權力仍不屈服,追求自由永不放棄的人們,難道不應該成為這個國家的英雄?

他說他寫的歷史想要喚起人們對於種族、性別和階級不平等的意識。他想寫出那些面對金權帝國壓迫,依然奮而抵抗的人們──儘管他們未必都成功。

他不認為歷史可以為當下的問題提供簡單的結論,但他相信,在那些被遺忘的吉光片羽中,我們會看見人們曾經組織起來,曾經贏得勝利。然後我們可以獲得通往未來的啟示。

在他生前,美國政府一度竭盡所能,為它在中東發動的戰爭而辯護。反戰的他因此寫著:

「我相信反戰的人會越來越多……另一邊是群有力者:金錢、政治權力、主流媒體。我們這一邊則是全世界的人民,還有一股比金錢和武器更強大的力量:真理。

真理有它的力量。藝術有它的力量。『我們做的每件事都重要』,這個老生常談,正是美國和其他各地方的人們如此奮鬥的意義。一首詩可以喚起一個運動。一本小冊子可以激發一場革命。公民不服從能夠鼓舞人們,並刺激我們思考。當我們組織在一起,當我們投入其中,當我們起身而立,大聲抗議,我們可以創造沒有任何政府能夠壓制的力量。

我們活在一個美麗的國家。但它卻被那些不尊重人命、自由和正義的人給奪走。是我們把它拿回來的時候了。」

(On the other side are formidable forces: money, political power, the major media. On our side are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nd a power greater than money or weapons: the truth.

Truth has power of its own. Arts has a power of its own. That age-old lesson -- that everything we do matters -- is the meaning of the people's struggle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verywhere. A poem can inspire a movement. A pamphlet can spark a revolution. Civil disobedience can arouse people and provoke us to think. When we organize with one another, when we get involved, when we stand up and speak out together, we can create a power no government can suppress.

We live in a beautiful country. But people who have no respect for human life, freedom, or justice have taken it over. It is now up to all of us to take it over.)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HISTOPOLITAN」,2014年8月7日,作者涂豐恩為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學程博士班研究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菜鳥、老鳥與離職率
常有人開玩笑說,員工和公司的關係,好比情侶在談戀愛,經常是「因陌生而相聚,因瞭解而分離」。由於離職對企業影響很深,…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水產進口批發商 轉型直播拍賣「珊珊來吃」
網路直播崛起後,直播購物「即刻引流、即刻變現」的特性,成為不少品牌趨之若鶩的行銷手法。加上疫情催生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實體零售受到波及,…
解析十八大後 中共七人權力核心脈絡
中共在11月15日進行權力交接,核心領導層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
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 童話故事般的閱讀場所
來到一個城市,我最喜歡去逛當地的公設圖書館,這裡通常最能快速傳達一個城市及其居民對於建築、閱讀、公共空間想像與期待的真實體現。…
遊子吟
幾年來離家在外的我,戲稱自己與同伴們為遊子。 有機會回鄉,每天清晨我定會打開簾後的落地窗,盼陽光能恣意穿透,深吸一口氣,…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