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形式高於內容的「維基解密」事件

維基解密是全球最夯的話題之一,各國政府、民間各界高度矚目。
Getty Images
第78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最近,維基解密事件成了世界上頭號新聞。儘管有評論者認為,這是外交界的911事件,涉及到25萬份文件的洩密將使世界各國政府尷尬不已。

我無法評述維基解密涉及到的其他國家,但讀過那些有關中國的內容之後,卻感到遠不如我少年時讀《祕密戰》及與克格勃(1954年至1991年蘇聯的情報機構)有關的書籍吸引人。其中大多數內容其實人們早就知道,畢竟進入互聯網時代,任何人保有「祕密」都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至於那些沒有說明文件編號的祕密文件的中文譯件,內容固然很吸引人,如中國高官某人家屬擁有美國高盛股份之類,因無法確證來源是否可靠,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中國的甚麼「祕密」被洩漏?

根據維基解密透露的美國外交電報,2007年,中國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的GDP數據是「人為製造」,不可靠。他只用三個數據,即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就能相對精確地評估出經濟成長速度。其他數據,尤其GDP統計,僅作參考。

副總理懷疑中國據以評估經濟成就與考核官員政績的GDP數據,聽起來似乎是件大事,但中國官僚系統對GDP數據懷疑並非只有李一人。從朱鎔基到溫家寶,以及國家統計局中級官員,都在各種場合表示過自己對中國統計數據的質疑。朱在任時,還數次處理過不少參與做假的會計師事務所,整頓會計行業。凡研究經濟的人大都知道,基層上報GDP數據,從縣市到省及國家部委,需要層層「擠水分」,每一級砍兩個百分點是常規。從基層一級級往上走過來的李克強如果真相信這些GDP數據,倒是奇聞。

又如,「維基解密」一份編號為09BEIJING2112的外交電報中談到:線人說,中國最高層領導靠共識和利益形成決策。「兩名交際廣泛的聯繫人說,中共政治局的決策機制與大型公司的行政決策類似。某匿名人氏說總書記胡錦濤可以類比為大型集團的董事會主席或者CEO。該匿名氏在5月18日與美方官員的會晤中也用了同樣的比喻。匿名氏說政治局常委的決策機制與股份公司類似,股權越大話語權越大。「胡錦濤持股最多,所以他的意見最有分量」,等級關係以此類推,但常委並不進行正式投票,匿名氏說,「那是一種共識機制,」他解釋道,「每個成員都可以行使否決權。」

上述內容與任何「祕密」都沾不上邊,最多算種分析。這種分析筆者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所謂憲法像股份公司的章程,中共管理政府就像經營一家企業,每個政治局常委將自己當作這家董事會的常務董事,等等。要知道,北京城裡住了一大批這種彷彿自家就住在中南海或者與總書記、總理等高官為鄰的人,有時說的話就像他們在高官家聽壁腳。飯桌上只要有這種消息靈通人士在,準保熱鬧。

有些祕密像香港政治八卦的英文版

中國的精英選拔機制當中,血緣至今還占重要地位,有時甚至是決定性地位。因此太子黨話題一直是北京坊間流傳長盛不衰的話題,也是香港許多政治八卦雜誌的主打話題。上述那份文件專門描述了中共最高層的領導格局主要由「太子黨」與「店主」塑造。「在近幾個月的多次會談中,匿名氏說中國的「太子黨」,共黨高官的子女,建國者的子孫,為共產主義革命流血的革命者的後代」,認為他們「有權」繼續領導中國並保護革命的果實。比如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和「團派」成員。他們被嘲諷為「店主的兒子」,匿名氏聽到過一些太子黨家庭斥責那些沒有革命血統的人:「當我的父親在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你的父親在賣鞋帶。」

這類話是「打江山」的老太子黨們目前保留的唯一驕傲。早在江澤民時代,太子黨就曾放出風來,認為江只是鄧為他們這些大股東挑選的管家,這江山遲早得由「總經理」手裡要回來。但在我個人看來,這些祕密文件暴露的內容遠沒有今年3月12日《金融時報》那篇〈生而為錢的中國太子黨〉(China: To the money born)具體,那篇文章關於太子們的公司名稱、資金來源以及新太子黨與老太子黨之間的矛盾都寫得很具體,消息來源當然也是京城。

由此可見,美國蒐集的情報內容廣泛,包括許多小道消息,但蒐集方式與冷戰時期沒有多大差別,主要還是通過權貴集團內部人物的三親六故,包括一些遊走於該集團邊緣的人士的議論。

維基解密的影響不會像傳媒誇張的那麼大

毫無疑問,這次洩密事件將促使美國考慮保密方式的改進。但在這個高度保護言論自由的國度裡,要界定何者屬於祕密,何者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1966年制定的《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該法律規定行政部門只能就國家安全、人事處理、司法進展等九方面的重要資訊在一定時間內保密,不屬於規定範圍的其他方面,政府必須進行陽光運作(government in the sunshine)。在這部法律實施之後,美國的政治決策與運作過程相當透明,媒體和公民有權知道政府、國會決策會議的內容並索取紀錄。

對於喜歡黑箱操作的北京而言,儘管國家機密的範圍按照官府意志無限擴大,但保密系統還是有如到處漏光的篩子。從美國蒐集情報的內容與方式來看,也是中國當局將國家機密無限擴大的一種折射:貴國既然國家機密無處不在,那我蒐集時也就將所有能聽到的,包括Gossip(流言閒語)全當作「情報」來對待。也因此,即使是被洩密最多的中國政府,也未對美國外交文件洩密暴跳如雷,只在11月末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出面,敦促美國政府「妥善處理」與洩密文件相關的問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回憶錄之「見趙紫陽」(上)
(續前期)經過幾個月的籌備,1988年9月我們再赴北京。張五常教授的老朋友、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英文中的笑點 以動畫Wallace and Gromit 《酷狗寶貝》為例
Wallace and Gromit中文片名翻譯為《酷狗寶貝》或《超級無敵掌門狗》,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行的系列黏土動畫片。…
當我站上球場,我會奮戰不懈
您感到沮喪嗎?現代人常受憂鬱的襲擊,因為這個世界的運行往往無法符合我們的期待。但上天是公平的,關了這扇門就會打開那扇窗,…
反商主義在美國的勝利
美國是資本主義大本營,全球市場經濟的火車頭(經濟規模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但這次歐巴馬連任卻顯示,反商、反資本主義的力量,在美國有巨大潛力,…
不能只有膚淺的政策討論
政策目的若非依有效的民意程序決定,可能會違背人民的意願;政策方法若未經深入的討論則可能錯誤,也可能被主事者誤導到不同的目的,…
乳協官員:我自己的孫子喝國產奶!
近年來,中國乳製品企業食品安全醜聞不斷。繼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門」、2010年聖元奶粉「性早熟門」及2011年蒙牛「致癌門」之後,…
面對兩難 該何去何從
發生船難了!救生艇已經滿載,落水乘客哀嚎求救,此時如果再有人上救生艇,救生艇將翻覆。而你是僅存的船員,這些乘客必需依靠你的指揮才能脫險,…
故宮「芳茗遠播」 窺見神州茶文化
飲茶文化從中國發源到亞洲,歷經千年而不衰,中國、日本、台灣皆各有千秋,故宮南院有「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常設展,北院也有「品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