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與台灣

克里米亞3月16日舉行公投,投票率高達83%,其中有93%的人表示支持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獨立,並立即申請加入俄羅斯聯邦。
Getty Images
第144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就克里米亞問題,我寫了幾篇文章批評俄國的武力擴張。有台灣讀者在我的臉書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克里米亞人民有權「公投」,決定自己前途;並指台灣人民也有這種自決權,意指兩地有相同性。

當然,無論克里米亞還是台灣,人民都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這沒有錯。但克里米亞的公投是完全不真實的,它拒絕一切國際機構和監督員,封閉到如同黑箱作業。從內部傳出的消息說,很多俄國人越過邊境參與投票,等於莫斯科派出「投票部隊」。而且這個所謂公投還是在親俄武裝人員(報導說是越境進入的俄國特種部隊)的暴力威脅下進行的。只憑這兩點,就說明這個「公投」並不是民意的真正體現。

 

「保護同胞」是侵略藉口

很多人指出,俄國吞併克里米亞跟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的手法一模一樣。當時希特勒就以保護那裡的「德國同胞」為名,悍然出兵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這個地區(那裡確實住著很多德國人)。

其實這不是納粹的原創,早在蘇台德事件之前的1931年,日本就以保護中國境內的日本利益和日僑為名,悍然出兵侵占了中國東三省。六年後,又以尋找一名失蹤的日本士兵為由發動盧溝橋事變,進而侵略整個中國。

這種以所謂「保護同胞」而出兵,完全是侵略。如被允許的話,就等於為一切霸權開綠燈,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大國、強國」在哪個國家都能找出自己的「僑民」。

面對國際輿論的批評壓力,俄總統普丁辯解說,當年科索沃也是通過「公投」而脫離南斯拉夫,美國和歐洲國家為甚麼支持?意思是,克里米亞是第二個科索沃。

但這完全是狡辯,因為兩者性質根本不同。當年國際社會干預科索沃,因那裡發生種族清洗。200萬人口的科索沃(80%是阿爾巴尼亞裔)原是南斯拉夫(解體後變為塞爾維亞)的自治區。但塞爾維亞推行沙文主義,剝奪科索沃人民的自治權,遭反抗後,則實施武力鎮壓,甚至種族清洗,導致100多萬阿族人逃到馬其頓等鄰國。

 

科索沃宣布獨立用了十年

所以美國領銜北約對科索沃的干預,跟今天的克里米亞事件完全是兩回事。在克里米亞,根本不存在科索沃那樣的種族清洗,也沒有對當地俄國人的種族迫害。親俄的烏克蘭總統逃去俄國後,烏克蘭國會曾通過不再把俄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決議。但該議案被烏克蘭代理總統否決,並沒有實施。

另外,科索沃脫離南斯拉夫之後,沒有成為美國、英國等任何其他國家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且,科索沃的獨立,也不是像克里米亞那樣一夜決定的,而是相當謹慎、緩慢的過程。1998年北約干預科索沃,整整十年之後的2008年,科索沃才通過公投宣布獨立。

但克里米亞公投之後,馬上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這本身就證明其「獨立公投」是假的,為的是併入俄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俄國的普丁們用這種方式吞併了克里米亞。

 

台灣人民要求自決權,由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Getty Images

 

英美俄曾簽約保護烏克蘭

即使有被種族清洗的歷史創傷和國際同情,即使那樣謹慎緩慢的獨立過程,最後科索沃宣布獨立(2008年),仍是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承認。至今聯合國193個成員中,只有108國外交承認科索沃。2010年(三年前),聯合國國際法院才以10比4票認為科索沃當年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並未違反國際法。

相比之下,克里米亞「公投」迅速並隨之宣布成為俄國一部分,明顯是普丁們的武力兼併。當然,也有人(例如原蘇聯領袖戈巴契夫)認為,普丁之舉,是「糾正了當年的一個錯誤」。意指克里米亞本來就是屬於俄羅斯的,1954年俄共領袖赫魯雪夫為慶祝「烏俄結盟三百週年」而把她送給了烏克蘭。當然在赫魯雪夫眼裡,這只是從左手換到右手,因所有的境內加盟共和國,都是共產黨(統治)的。這種「贈送」沒有多少實質意義。

如果說這真是一個「歷史錯誤」的話,那也應該在蘇聯解體、烏克蘭脫離俄羅斯時,兩國進行交涉,做出裁決,才合乎邏輯。而不是在蘇聯解體近四分之一世紀之後,一夜之間被強行收回(兼併)。

事實是,在蘇聯解體、烏克蘭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時,俄羅斯不僅沒有提出跟烏克蘭「要回」克里米亞,反而是跟美國英國一起簽署協議,要確保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包括其擁有克里米亞)。在這三大國承諾下,烏克蘭才同意銷毀了境內的核子武器(當時蘇聯主要核武部署在烏克蘭境內)。

但今天侵犯烏克蘭的,不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恰恰是當年曾簽字畫押、信誓旦旦承諾要提供保護(擔保)的俄羅斯。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荒誕!

 

歐巴馬政府迄今採取綏靖政策,使俄國普丁的行動予取予求。Getty Images

 

歐巴馬無作為 縱容了普丁

這就像一個少女同意銷毀家裡的自衛武器,三個男人簽字擔保這少女的安全;但其中一個男人後來卻自己去強暴這個少女。這個男人不僅是背信棄義,更是卑劣殘暴。而另兩個簽約要保護少女的男人此時卻無動於衷,不履行責任,世界真是沒了王法!他們當年都是簽字擔保的,不僅有道德責任,更有法律責任(保護少女的安全)。

在這兩個「男人」中間,美國的責任更大。因為無論北約也好,自由世界也好,真正具有軍事實力的是美國(年度軍費開支7,000億美元,超過排在美國之後的中英法德義日印加澳等14國的總和)。但歐巴馬政府迄今的表現,只是敷衍,毫無堅持原則理念、強力阻止俄國普丁的行動。事實上,是歐巴馬們的沉默、無作為,縱容了普丁。俄羅斯知道歐巴馬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無能、最怯懦的總統,所以才敢如此放肆地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的土地。

所以說克里米亞真的跟台灣有一比的話,不是這種虛假公投,而是以千枚飛彈瞄準台灣的共產中國,哪一天也要以這種「保護同胞」的名義悍然犯台。尤其是在當今自由世界群龍無首,碰上美國無能總統的時代。其實只要美國堅持原則理念,採取當年干預科索沃式的行動,以自由世界的實力(全球80%以上的財富和軍力都在民主國家手裡)完全可以遏阻,更能夠擊敗任何普丁式的帝國主義擴張。

「克里米亞事件」是冷戰結束後人類自由進程的最大一次挫敗,而且主要是由於自由世界領袖的無能和綏靖造成的。它不僅對台灣,對整個世界,都是一個警告:如果選錯了領導人,會付出多麼災難性代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小女孩為清潔工撐傘」的背後
8月1日,一則配有小女孩為中暑倒地清潔工打傘圖片的〈清潔工中暑 小女孩撐傘〉的新聞,經中國廣東《新快報》報導後,馬上感動了無數讀者和網友。…
該如何發展藍海行動?
金偉燦(W. Chan Kim)與芮妮.莫伯尼(Renée Maubogne)兩人在2005年共同出版的《藍海策略》,在全球颳起了藍海旋風…
滑一下,火車已經到站
當車門輕輕闔上,雜沓的人聲被拋在了車外,火車緩緩開動時,月台上懸掛的站牌一寸一寸地變小了。 這是從中部都會南下的普通列車,…
抗議退休金改革 法公務員大罷工
為了表達對法國總統沙柯吉計畫實施的公務員退休金改革方案的不滿,繼法國教師走上街頭之後,…
2013年香港前途堪憂
過去的一年,中港之間進行激烈的拔河比賽,表面上雖然互有勝負,但是從「大勢所趨」來看,香港前途實在不容樂觀。 港民反「國民教育」有張有弛…
不要很Down,不必過High
在職場中,一個人的情緒表現通常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別人與自己的互動方式,往往就是一面映照出自己情緒狀態的鏡子。舉例而言,…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搶食陸客大餅 拚經濟還是搞政治?
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蔡宏政。李唐峰攝影 陸客來台觀光,涉及兩個互相糾結的問題,第一個是:「陸客來台是否為台灣帶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