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喝水才健康? 從中醫觀點來認識

網路擷圖
李思儀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Dr.Lee:水分從口喝入,經過腸胃道吸收,由呼吸(肺)、皮膚(肺主皮毛)和膀胱(與腎相表裡)及大腸(與肺相表裡)排出多餘的水分。中間有任一環節太弱或出問題,體內水分的代謝便會出問題。

多喝水好嗎?

Dr.Lee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當一個人脾氣太虛、肺氣太弱、腎氣不足就應該要注意自己的喝水量。

就像每個人的吃飯的份量都不一樣,十幾年前我剛去上海,訝異那裡的人白飯量是裝的和臉盆一樣多(現在北京上海也要求吃的要精緻而非份量多),在台灣我從未看到有人可以一餐吃這麼多飯量的。甚至有的女孩子吃的飯就像大湯匙份量一樣,同樣很難以想像的少。

所以,每個人的喝水量都應該看自己的身體而定,不是適合別人的份量,就一定是合適於自己。

腸胃吸收不良的,心肺功能有問題的,腎臟機能不佳的,甚至是容易疲倦水腫的,就不應該強要規定自己一天一定要喝多少的水量。

每次喝水都應該慢慢的喝,尤其在運動之後更應該要如此,以前在農村時代,牛馬在喘渴吁吁的時候絕對不能馬上讓牠大量喝水,所以都會在飲水槽上擺上細細的稻草,讓這些草漂浮在水面,牛馬只能慢慢的喝,避免喝得太急礙到肺氣、傷到身體。

這裡不是說我們像牛馬一樣去用同樣的方式喝水,而是強調照顧牛馬都有這樣的智慧,為牠們顧及身體的健康,而想出這樣的方式讓牠們慢慢喝水,那麼照顧自己或養育小孩不是應該要以更健康的方式去take care?


(本文作者為「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經作者授權,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dr.lee52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