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爭論普選方案 李柱銘老貓燒鬚

3月底時,由多個泛民黨派組成的香港「真普選聯盟」向喬曉陽下戰書,邀請公開辯論普選的定義。宋祥龍攝影
3月底時,由多個泛民黨派組成的香港「真普選聯盟」向喬曉陽下戰書,邀請公開辯論普選的定義。宋祥龍攝影
第132期
林保華

在香港泛民主派有人提「占領中環」來表達對普選的訴求後,中方很快有具體反應。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在與30多名香港建制派議員座談時,提出三個堅定不移,包括中央對2017年普選香港特首立場堅定不移,絕不會拖延;其次是特首必須要「愛國愛港」,任何對中央和香港不利的人選都不能接受;以及特首普選是透過提名委員會,並經由民主程序產生。

假普選真愛黨的3個堅持

三個堅持中,後兩個堅持引起爭議。「愛國愛港」沒有可以衡量的標準,《基本法》裡也沒有這個規定。而通過選舉委員會產生特首候選人,表明要由選委會進行篩選,自然不是普選,因為現階段由1,200人組成的選委會,其產生方式由中央掌控,親共人士占絕大部分,可以將泛民候選人篩選出局。未來的「提名委員會」,雖然聲稱有廣泛代表性,預料產生辦法與選委會一樣,只代表少數人,便於控制。這自然引發泛民的反對與批評。

自從北京答應2017年香港特首進行普選後,香港市民始終認為中共會動手腳,做出對普選的曲解,果然就是這樣。

喬曉陽的講話,自有香港的「愛國愛港」人士來響應。老資格土共、前人大代表吳康民聲稱,香港的選舉其實涉及兩個選舉權,「一個係香港選民的選舉權,一個係中央人民政府的選舉權」的宏論。「忽然愛國」的譚惠珠(曾經是港英的行政、立法、市政、區域的「四料議員」)更指責若特首企圖推翻共產黨領導,便是對抗中央,違反憲法。用「推翻共產黨領導」給泛民扣上政治罪名。

但是不少輿論堅決反對普選特首的「愛國愛港」先決條件。因為一有條件,怎麼可以叫做普選呢?何況所謂「愛國愛港」是非常籠統的稱呼,怎樣來定標準?又有誰來執法?而泛民「占領中環」的發起人不斷重申這是和平行動,目的也不是要癱瘓中環,來舒緩火藥味。

民主之父李柱銘 提方案回應

4月9日,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在接受香港《蘋果日報》的訪問時,首次提出具體方案回應,表示接受將來的提名委員會沿用現時的1,200名選舉委員會的組成辦法,也接受提名委員會採「機構提名」(即集體提名),但條件是中央要讓取得最高提名票的首5人「入閘」(入圍)成為候選人。他認為這方案完全符合喬曉陽提出的框架要求,中央無理由反對,而此舉也足以讓泛民可入圍參選。

李柱銘認為,以篩選5名候選人為目標,就必然有泛民候選人可以入局。因為目前1,200名選委會中,泛民有200人左右的勢力。因此只要選委一人一票選出候選人,其中必然有一名泛民候選人。然而他更希望提名委員會也有全港市民普選產生,這樣更具廣泛代表性。

顯然,李柱銘以承認「提名委員會」的篩選與北京妥協,避免對抗加劇。然而一旦承認它的存在與功能,還叫做普選嗎?而一旦承認提名委員會的存在,就很難預知北京會如何在其中動手腳。因為操弄少數人,總比操弄全港市民容易得多。

李柱銘方案 泛民爭議

因此這個方案出來以後,在泛民內部就引起爭議。4月11日,香港《蘋果日報》就出現兩篇文章提出異議。其中一篇叫做〈致馬丁:請勿做浮士德!〉「馬丁」是李柱銘的英文名字,不少香港人以「馬丁」親切的稱呼他。

文章說,浮士德是一個為了世間名利而出賣自己靈魂給魔鬼的鍊金術士,他最終不能逃過魔鬼的契約,靈魂終被勾到地獄。這反映了一旦人背棄神的道路,和魔鬼扯上關係,就萬劫不復了。所以,無論泛民處境多艱難,也不能「臨急抱『魔』腳」。

文章還懇切的表示:「為甚麼一生也信仰民主的您,會突然為符合中共的要求,支持一個不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正如您相信上帝的國之必然,斷不會和魔鬼交易;那樣,民主既然也是世界潮流,亦是您的終生信仰,何苦現在就未戰先降?」

另一篇文章則說:「我們暫且不討論『泛民入到閘』是否我們要求的普選底線,不理會若多於一個泛民候選人想入閘如何處理,也不去深究如何界定誰是泛民。最令人費解的是,為甚麼現在提出方案?更奇怪的是,還未談判,就露出底線,也同時令香港社會的普選討論失焦。可以預見,泛民又將墜入爭論不休的無間地獄,耗掉難得凝聚的民氣。」

顯然,這位作者瞭解泛民內部本來已經存在的不團結,會打破李柱銘的如意算盤,而未談就露出底線,更是談判的大忌。

悔改致歉 李柱銘樹立良好榜樣

這些批評句句入理,李柱銘當天就迅速宣布收回方案,承認魯莽、戲謔自己是「老貓燒鬚」(粵語,喻身為老手的偶爾失算,犯了不應該犯的常識性錯誤),提出的方案與其理念背道而馳,表示向泛民朋友致歉。泛民對他的決定表示贊同,建制派則表示可惜。第二天在接受電台訪問時,李柱銘再表示自己爭取民主普選多年,心靈上感到疲倦,加上接受報章訪問當日沒有足夠休息,所以在欠警覺性下,未想清楚就提出方案,他認為現時只有占領中環行動,才可以突破中共不合理的政改框框,「如果個個(香港人)都肯付出代價,結果係會唔同的(是會不同的)。」

李柱銘是香港第一個民主政黨的創黨主席,號稱香港「民主之父」。在4年前部分泛民組織提出以五區公投來舉行變相公投來顯示對普選的訴求,當時泛民最大的民主黨在做出評估與民調後沒有參與,以致失去聲勢。當時李柱銘不贊成民主黨的做法,成為民主黨內的激進派;這次卻早早宣布與中共妥協的方案,頗令人意外。

不過,以他的身分,很快的接受批評,並且公開道歉,而不是擺老資格,固執己見,尤其是第一篇用「胡啟敢」筆名的作者只是浸會大學25歲的學生,自稱「晚生」。這為政治人物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也表明李柱銘良好的政治品格。對照台灣某些政客的冥頑不靈,一切功勞是自己的,一切錯誤是別人的,可是明顯的對比了。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時》前副總編輯何榮幸的感性告白
2012年台灣媒體界最轟動的大事,當屬「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該遊行肇因於「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旺中案)以及後續所引發的「走路工」…
最強飲品「溫開水」 擁有6大神奇好處
老一輩時常交代,不要喝太多冰飲,溫度適中的溫熱飲,對人體有百利。日本醫學博士蓮村誠在新書《神奇的溫開水救命奇蹟》中強調,溫熱飲,…
英國媒體曝中國十大「黑領」人物
職場人士一般概括分為勞心的白領與勞力的藍領階層。英國《每日郵報》1月29日刊出文章,援引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走在時間刻痕上的「龔灘」
碧綠的烏江在腳下流淌,古老的石板路在腳下蔓延,質樸的老房子一座接一座,看著古鎮連接成片的黑瓦屋頂,讓我不禁想起是否也曾有武林高手,…
大媒體小故事
20. 後會可期   東科媒體集團5個月前開始的「全民記者」計畫,到今天為止,吸引了5,000名兼職記者加入。記者們每天上傳新聞,拿廣告費…
父親節隨筆
不似母親節有典故可循,父親節據稱是近年創造出來的。暫且不問製造的背景,這個被發明的傳統,讓世上所有的子女,有一個認真念起、…
古人對音樂的全方位運用
報載一則新聞:「吵死塔利班,美軍用重金屬當武器。」說是美軍為了將塔利班分子逐出阿富汗南部一個荒涼厭戰的農村,用重金屬音樂當武器,…
退一步海闊天空
您曾經受到責備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一如您偶爾也會與別人意見不合一樣。重點是,受到委屈,您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甚且去「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