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點

祝我生日快樂

祝我生日快樂
Getty Image
第115期
莎凡

再過三個月,眼前的這個男孩就要滿14歲了。

他是導師送來輔導室的個案,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問題學生」,他擁有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肌膚,說話斯斯文文、態度彬彬有禮,深色細框眼鏡的背後是一雙聰明的眼睛,是某些小女生會欣賞的類型。若有甚麼小名適合他的話,我想那會是「小逸」。

這是一間校風單純且重視升學的學校,不少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把孩子送來就讀,因此學生的家境和資質都算不錯。小逸的父母在各自的公司都擔任主管,而小逸的課業表現頗優異,在競爭激烈的班級裡也有前十名的好成績。

那麼,看似沒甚麼問題的小逸,為何會被導師送來找我晤談呢?

除了基本資料之外,我沒有特別拿小逸的過往輔導紀錄來查看,不希望自己先帶有預設立場、先貼上「有某某問題」的標籤,或是靠白紙黑字的紀錄來認識這位素昧平生的男孩。

幾次相處下來,小逸就像是我的一位年輕朋友,也像是我的弟弟。他與我分享喜怒哀樂,而我與他分享人生經驗,小小的晤談室總是充滿我們歡樂的笑聲。漸漸地,我也在過程中發現小逸讓父母和師長擔心的地方了。

小逸正處於渴慕且重視同儕關係的階段,青少年多是如此。小逸的作法是每逢班上有同學生日,他就會自掏腰包買85度C的大蛋糕送壽星,也請班上同學一起享用。他的零用錢幾乎都花在買蛋糕上。

「看到大家吃蛋糕很開心的表情,我也會開心!」他說。

「那麼,壽星收到你的蛋糕,會對你表示甚麼嗎?」我問。

「通常是簡單說聲謝謝,就和大家一起吃蛋糕。」他答。

「那你們的友情有因為你的蛋糕而變得更好嗎?」我再問。

「呃……不知道,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他答,眼神帶有一絲困惑。

再不久,小逸就要過14歲生日,他興高采烈地計畫著要請全班同學到「蛋糕吃到飽」店一起慶生。這看似是一樁美意,但一客下午茶套餐粗估250元,以全班40人來算,至少得花上一萬元。小逸的父母認為慶生沒有必要花這麼多錢,甚至指責小逸是「靠金錢或給甜頭來交朋友」,完全不肯支持。

但小逸不為所動,他表示自己會想盡各種辦法湊到這筆錢,拿零用錢也好,四處跟朋友借也好,總之,他一定要做這件事。不過,他也偷偷告訴我,其實自己也很害怕向同學提出邀請之後,當天沒人來為他慶生。

「大家可能要補習,或是有其他事不能來……」眼前這個男孩低著頭,不是那麼有把握地說。

「我發現你非常重視生日,包括自己和同學的,生日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因為這一天,你不需要做甚麼,更不需要有甚麼好表現,就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和祝福。」

好一個渴望被看見的孩子!

回到小逸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繁重,他放學後也要到補習班去。親子之間的對話隨著小逸的年歲增長,簡單到只剩下課業表現。有甚麼好表現,父母視為理所當然;稍有閃失,父母就氣得跳腳。父母記得他每次段考排名,卻記不住他的好朋友是哪幾個;回到校園生活,小逸正逢需要獲得同儕認同的青少年時期,想受到關注是難免的,相對的,對人際關係也容易患得患失。

仔細想想,通常到了某人生日的那一天,不管是真心還客套,不管彼此熟不熟識,大多數人多少會表示祝福——生日具有神聖的意義,代表一個生命誕生在這世界上,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受到祝福。

對小逸來說,生日這天他不需要刻意努力去求表現,就能受到旁人的重視,是他活得最不累的一天。

「小逸,我想你需要的不只是生日快樂而已,而是天天都能感受到被父母和同學關心的快樂!你可以試著從自己做起,你對同學的重視不一定只能展現在他們的生日當天,平常就可以展現了。對爸爸媽媽也是,爸媽若忙到沒時間關心你課業以外的事,你就自己主動分享生活大小事,或是反過來關心他們的工作和身體健康。」

嘿!知道嗎?後來經過好幾個星期,小逸決定放棄請全班同學吃「蛋糕吃到飽」的計畫了,他與父母討論出來的結果是︰父母負責買大蛋糕,而小逸負責邀請同學。於是,他生日當天就與父母和同學在家裡過了一個小型且歡樂的慶生會。

小逸,我祝你生日快樂,更祝你天天快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陷空前孤立
俄羅斯和喬治亞於8月7日北京奧運開幕前爆發衝突,原因是喬治亞派兵試圖重新收回境內自1990年代就企圖獨立的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地區。…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周星馳在人群中「西遊降魔」
華人導演中,周星馳是我的最愛。他的作品中,我覺得《西遊降魔篇》調性獨特,內涵深刻。這部嚴肅的電影,探討的只有兩個字──修煉。 …
全球掃房潮再破紀錄 中國買家最愛紐約
中國富豪的購房熱情正在推動全世界的資產價值。據《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2015年中國買家在西方大城市的房屋購買量再次打破紀錄,…
走出虛擬人生
年節與家人拜訪親戚。一進門,叔叔嬸嬸立刻起身至門口迎接。大家寒暄時,我看到客廳裡坐著堂弟一家四口,除了堂弟盯著iPhone,…
香港人反送中之文化思索
香港609、616大遊行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歷經回歸之後的22年,這個東方之珠已經滿目瘡痍。一個城市之興起,有其內在的生命力,…
神奇的候風地動儀
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在古機械復原研究中,一直都是熱門的研究主題。特別在於它的機械原理和震源的感應方式,至今仍是難解之謎。根據《…
黃毓民的那些年
香港97後的第三次區議會選舉已經揭曉,泛民(泛民主派)是大敗還是小敗雖然有爭議,但是認為大敗的看法占優勢。認為小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