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開心農產品 為地球打造善循環

開心農產品 為地球打造善循環
Getty Images
第110期
賴宛琳

自古以來,中國人皆重視飲食,中國傳統菜更位居世界五大菜之首。尤其在台灣,不止有吸引觀光客的夜市、隨處可見的小吃攤,就連觀光景點老街也漸漸成為美食街。所謂的「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充分體現在台灣人身上。

然而,從去年開始,台灣人一向最自豪的多樣化美食,卻屢屢遭到考驗。從塑化劑風暴、美國牛肉、瘦肉精到禽流感,一時之間人人自危,享受美食的心情因此大打折扣。

事實上,這起「食品安全危機」不僅是台灣,也是整個地球現今面臨的問題。自工業革命以來,農業生產技術、結構大幅改變,農業不再是低技術性質的產業。相反地,透過許多新技術,世界各地的農業環境紛紛受到改造,其中機械化的生產雖然讓產量大增,但是生物科技的不斷進步也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風險。

因為科技,我們吃到更多美味的食品;但也因為科技,我們開始害怕吃到農藥、害怕吃到過多食品添加物、開始懷疑自己吃的肉是真肉還是化學合成肉……

地球的環境,也因為人類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耕作、養殖方式,在忽略資源涵養與環境維護的情況下,土地和水被汙染了,動物因此產生突變、抵抗力降低。在自然循環之下,最終導致嚴重的生態破壞。

地球的人類,未來可能再也沒有天然食物可吃。

這樣悲觀結論聽起來似乎令人沮喪。但值得慶幸的是,人類已經漸漸開始深刻反省。在台灣,有一部分人面對大自然,選擇低下頭默默付出,希望從自身做起,以友善、無毒、有機的方法,從一小塊園地開始,將「善」的力量注入地球,打造真正的「開心農場」。

例如台南的福頂企業,不停挑戰專業,生產毫無汙染的健康雞蛋。

台東的VuVu野菜農園,號召青年回到部落,找尋祖先最初的原始風味。

高雄的阿麟師,用他近乎龜毛的堅持和無私的善念,持續創造台灣無毒水產養殖技術的新里程碑。

這些「開心農場」的快樂農夫、漁夫多半沒有龐大的資源,也不是滿腹經綸的專家學者,除了要突破技術考驗外,有些還得面對同業或親友的不解與訕笑,但仍無阻於他們珍惜人類生存環境的信念。

如果人們能認同他們對土地的善良和愛,從今天開始逐漸改變消費習慣,開始選擇食用真正愛惜地球的農產品,相信這股力量必定可以成為一個善的循環,逐漸找回最初乾淨、美麗的地球。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
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來自天堂? 「木鱉果」大解密
聽過「木鱉果」嗎?光是名字便令人感到好奇。再看外觀,紅通通且滿布小刺,簡直像是外星來的;剖開後,蹦出的是橙黃色的果肉與大量紅色籽。…
雪掩半中國 如「明天過後」真實上演
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災難影片,劇情演的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星空、稻浪、大坡池 遠離塵囂的池上漫遊(下)
▲一望無際的稻浪。楊櫻淑攝影   在大自然的包圍中一夜好眠,早起一走出客房,就被眼前驚人的美景所震懾──…
新銀髮市場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早年談到銀髮市場,我們總是聚焦在安養、醫療、照護、生活輔具等所謂「老有所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推出了養生村、…
日本震後供電不足 開啟省電新時代
日本大地震後3個月,面臨全國性的電力不足,致使日本經濟負擔沉重,關西電力公司也在6月要求省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