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開心農產品 為地球打造善循環

開心農產品 為地球打造善循環
Getty Images
第110期
賴宛琳

自古以來,中國人皆重視飲食,中國傳統菜更位居世界五大菜之首。尤其在台灣,不止有吸引觀光客的夜市、隨處可見的小吃攤,就連觀光景點老街也漸漸成為美食街。所謂的「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充分體現在台灣人身上。

然而,從去年開始,台灣人一向最自豪的多樣化美食,卻屢屢遭到考驗。從塑化劑風暴、美國牛肉、瘦肉精到禽流感,一時之間人人自危,享受美食的心情因此大打折扣。

事實上,這起「食品安全危機」不僅是台灣,也是整個地球現今面臨的問題。自工業革命以來,農業生產技術、結構大幅改變,農業不再是低技術性質的產業。相反地,透過許多新技術,世界各地的農業環境紛紛受到改造,其中機械化的生產雖然讓產量大增,但是生物科技的不斷進步也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風險。

因為科技,我們吃到更多美味的食品;但也因為科技,我們開始害怕吃到農藥、害怕吃到過多食品添加物、開始懷疑自己吃的肉是真肉還是化學合成肉……

地球的環境,也因為人類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耕作、養殖方式,在忽略資源涵養與環境維護的情況下,土地和水被汙染了,動物因此產生突變、抵抗力降低。在自然循環之下,最終導致嚴重的生態破壞。

地球的人類,未來可能再也沒有天然食物可吃。

這樣悲觀結論聽起來似乎令人沮喪。但值得慶幸的是,人類已經漸漸開始深刻反省。在台灣,有一部分人面對大自然,選擇低下頭默默付出,希望從自身做起,以友善、無毒、有機的方法,從一小塊園地開始,將「善」的力量注入地球,打造真正的「開心農場」。

例如台南的福頂企業,不停挑戰專業,生產毫無汙染的健康雞蛋。

台東的VuVu野菜農園,號召青年回到部落,找尋祖先最初的原始風味。

高雄的阿麟師,用他近乎龜毛的堅持和無私的善念,持續創造台灣無毒水產養殖技術的新里程碑。

這些「開心農場」的快樂農夫、漁夫多半沒有龐大的資源,也不是滿腹經綸的專家學者,除了要突破技術考驗外,有些還得面對同業或親友的不解與訕笑,但仍無阻於他們珍惜人類生存環境的信念。

如果人們能認同他們對土地的善良和愛,從今天開始逐漸改變消費習慣,開始選擇食用真正愛惜地球的農產品,相信這股力量必定可以成為一個善的循環,逐漸找回最初乾淨、美麗的地球。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好萊塢加「中國元素」 美議員憂心
以經營大連商業地產起家的中國首富王健林,旗下的萬達集團近日不斷收購好萊塢的影視業公司,並要好萊塢公司在影視作品中增加中國元素。…
談「神韻」現象
  有一種獨特的現象正在擴展發酵,暫且稱之為「神韻」現象。「神韻藝術團」演出所到之處,不僅海外華人觀看後昂首挺胸,以身為華人為榮…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
不景氣不是亂花錢的藉口
政府最近要求大幅舉債來擴大公共投資,甚至要發消費券給人民以增加人民的支出。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提振景氣和經濟成長率。…
讓婢女凌空飛騰的黃精
黃精小傳 《本草綱目》記載,臨安有一位財主,性格暴戾,常虐待奴婢。有一天,他出門談生意沒談成,氣惱地回到家。婢女阿碧端上熱茶,…
永遠的湖
曾幾何時,我們住的這幢樓得天獨厚,占據絕佳的風水寶地,在它的南面僅十步之遙,躺著一座不大不小的美麗的湖。閒暇時,站在家中陽台上,憑欄觀望,…
盤點2011年的「還真沒想到」
年底了,回首2011年首先讓人忘不了的就是全球天災不斷,屈指一算就有紐西蘭基督城地震、日本地震與海嘯和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泰國洪災………
泰安鄉 揪好玩!體驗泰雅族文化之美
泰安鄉群山環繞,自然景觀豐富,不但是苗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同時也是台灣泰雅族分布的主要鄉鎮,總人口有三分之二為泰雅族原住民。在這山巔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