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你我都可成為「公民記者」

你我都可成為「公民記者」
人人都可在自己的「部落」記錄周遭生活中的事物。Getty Images
第110期
鄭少凡

李惠仁獨力調查禽流感疫情,並拍攝紀錄片揭發政府隱匿疫情。他的案例讓更多人發現,原來一個人所發揮的力量可以很大,一個公民也可以撼動官僚體系。

李惠仁是一個獨立媒體人,廣義來講算是一個「公民記者」。那麼,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我如何也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加入公民記者的行列監督周遭社會發生的不公不義?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生命力新聞網」創辦人陳順孝建議,民眾可由兩個層面參與公民新聞的產製。

參與途徑1 贊助主流媒體外的新聞產製

第一個層面,像最近因揭發政府隱匿禽流感疫情的李惠仁,或是長期深耕環境議題的朱淑娟等知名獨立媒體人,都是受過訓練,有著嚴謹製作新聞、調查真相能力的專業人士,這不是一般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公民記者所能做到的。

他解釋,由於主流媒體對於嚴肅的公民社會議題長期缺乏關注,所以社會所能做的,是創造更多的空間,讓主流媒體之外的專業媒體人發揮所長。

他舉了兩個網路平台為例。

第一個平台是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所創設的「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台灣第一個非營利調查報導媒合與產製平台。媒體人若想製作深度調查報導,可在平台上提案,由社會大眾贊助資金,讓他們去完成好的報導。如果目前登入瀏覽該網頁上的提案,可發現李惠仁的下一部紀錄片《失控的RNA病毒,破洞的防護網》已募足了55,000元,且正在拍攝中。

第二個平台叫「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這是一個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網路平台,分為「新聞」和「市集」兩個區塊。「新聞」是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市集」則蒐集與開發健康農產品,並進行販售,銷售所得的10%捐給此平台。有了這10%的捐款加上社會的贊助,該網站就可維持農業方面的深度報導。

陳順孝說:「在這個部分,一般民眾所能做的,就是支持這樣的報導。」

參與途徑2 人人成為「土著人類學家」

第二個層面就是「人人都能參與」的公民記者。陳順孝解釋,相對於受過專業訓練的獨立媒體人李惠仁、朱淑娟等,公民記者比較像是「土著人類學家」。

何謂「土著人類學家」?陳順孝說,相較於專業新聞的客觀嚴謹,人類學家的觀察帶有主觀色彩,他們到一個部落待一段時間後,寫下自己所見所聞的風土民情。而所謂「土著人類學家」,就是由該部落的土著擔任人類學家,對自己的部落做觀察,如此一來,比外人的觀察更能有深度的瞭解。

由於「土著人類學家」是主觀的觀察與描述,新聞專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人人都可做。而「部落」的概念可比喻成社會的每個角落、各行各業、每個人各自熟悉的領域。

陳順孝舉例:「我對公民記者的期待是,這部落是廣義的部落,比如我們談教改,部落的土著可能是基層教師,他來談他所看到的東西,這是外來記者來待三個月都未必看得出來的東西;又比如你是一個勞工,那你就來寫勞工問題;如果你是蘭嶼居民,那你就來寫你所看到的核廢料。大家去探討自己的故事、身邊社區的故事、自己職業的故事,然後發表出來。」

每個「土著人類學家」對自己「部落」的觀察,由網路傳播出去後,再由社群網站「集體篩選」、「集體傳播」。陳順孝表示:「你寫的任何有意義的東西,都會藉由臉書、部落格、大家的轉寄很快地擴散出去,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陳順孝認為公民新聞的擴大參與是很重要的:「你平常也許只PO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看到路邊有正妹就拍下來PO網,這些對公民新聞沒甚麼正面貢獻,但就是因為你有隨時記錄的習慣,有一天你目擊了重大事件,比如說南亞海嘯、日本大地震你剛好在現場,你就可以有貢獻!」

陳順孝表示,藉由以上兩種層面的新聞相結合──專業媒體人提供質量好的作品,加上「土著人類學家」偶爾提供影響力很大的紀錄──如此一來,公民新聞就會不斷壯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
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來自天堂? 「木鱉果」大解密
聽過「木鱉果」嗎?光是名字便令人感到好奇。再看外觀,紅通通且滿布小刺,簡直像是外星來的;剖開後,蹦出的是橙黃色的果肉與大量紅色籽。…
雪掩半中國 如「明天過後」真實上演
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災難影片,劇情演的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星空、稻浪、大坡池 遠離塵囂的池上漫遊(下)
▲一望無際的稻浪。楊櫻淑攝影   在大自然的包圍中一夜好眠,早起一走出客房,就被眼前驚人的美景所震懾──…
新銀髮市場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早年談到銀髮市場,我們總是聚焦在安養、醫療、照護、生活輔具等所謂「老有所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推出了養生村、…
日本震後供電不足 開啟省電新時代
日本大地震後3個月,面臨全國性的電力不足,致使日本經濟負擔沉重,關西電力公司也在6月要求省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