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百元週」流行 年輕人節儉成時尚

最近中國消費者開始流行「百元週」,就是100塊錢過一週。
最近中國消費者開始流行「百元週」,就是100塊錢過一週。
Getty Images
第67期
楚櫻

「早餐,一包方便麵1.5元。午餐,想起我的百元週活動,算了,還是在家看電視、啃蘋果吧!一個大蘋果0.8元。晚餐,我的冰棍,我的最愛,花了1元錢,還吃了個5角錢的饅頭和一個大蘋果,2.1元,今天是我花得最多的一天,共花4.4元。」中國網民「豆豆寶貝」最近在網上亮出了他一天的消費帳單。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最近,在眾多的消費者中開始流行「百元週」,就是100塊錢過一週。很多網民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嘗試。「百元週」是指在工作日期間,全部的餐飲、交通、娛樂、購物、保健、運動等消費加起來,控制在100元以內。此外,參與者要用數字寫日記,把一天的開銷記下來,並且公布在社區論壇上。

馬健就是這樣的一位典型,因為工作時間不長,以及顧及將來買房的壓力,所以他開動腦筋想出很多適合自己的省錢方式:到超市購物也選擇容易打折的時段,將日常生活用品採購齊全,以避免過去的「天天購物」。從前不屑乘坐的超市門前免費班車,他也試著坐了幾次,發現確實很方便、省了許多車錢。經過一個多月的省錢實踐後,他表示,其實省下來的錢都是自己以前不注意浪費掉的。

「百元週」的響應者眾多,但堅持到最後的還是少數。主要原因是一些人難以改變慣有的消費習慣。另外,生活中的一些突發情況,也往往會打亂「百元週」的計畫。有人則認為藉著「百元週」計畫來改掉一些無計畫消費和衝動消費是必要的,但以節衣縮食來勒緊褲帶過日子就不贊成,這樣必定影響到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不過,還是有些支持者認為,真正經歷了100元過一週,你才能體會節儉帶來的樂趣!

對於「新節儉主義」的流行,中國的理財專家李智海認為,學會記帳和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是年輕人開始理財的第一步。在房價、菜價都在上漲的今日中國,對於年輕人來說,生活方式的改變比省錢的意義更重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灑掃應對大學問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
異域的海鷗
記憶中曾和海鷗相遇三次,而三次都在國外。一次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船前往維多利亞島途中,海鷗正自在地在大海中盤旋飛翔;…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改局勢
6.22的79萬人公民投票與七一的51萬人遊行之後,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如何回應,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按照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其實大家也清楚,…
北戴河暗藏大戰 中共「老人干政」不再
中共高層8月召開的北戴河會議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多家媒體分析都認為,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再是「新老中共領導人政治博弈之地」,…
訪菁芳園 現代桃花源記
北台灣的冬季,濕濕冷冷。但台灣地理環境的特色,讓我們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從平地到高山,也可以讓我們在幾小時之中,跑到中南部晒晒那久違的太陽。…
鋼琴詩人的音樂課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傅雷    *  *…
金融海嘯下的台灣舵手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