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19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人民幣放棄盯住美元之後,從人民幣匯率21日至25日這一交易週的市場表現來看,在人民幣升值這場長跑中,美國輸了。輸掉的原因在於中國採取的「拖拉戰術」奏效,終於等來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最佳時機:歐元對美元匯率從1.5比1下跌至1.2比1,回覆到2005年的水平。
對於美國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目前還不知道如何才能扳回失分。如果只是繼續打政治牌,即使在G20會議期間重提人民幣升值也於事無補。
央行調控出來的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
從6月22日開始中國放開匯率,即取消盯住美元,更多地參考包括歐元在內的主要貨幣來調節匯率,人民幣匯率開始顯示出雙向浮動的跡象。22日這一天,交易員們觀察到中國國有銀行買進美元的跡象,此舉被解讀為在中國央行的指示下打壓人民幣之舉。表明中國政府想釋放以下信號:政策調整不代表人民幣一定會升值。而「匯改新政」實施以來的第一週結束之時,人民幣對美元僅升值了0.39%。
面對這一結果,人們終於明白中國政府又贏了。中國在壓力之下作出的匯改決定,變成了在央行巧妙調控下的雙向浮動。各國要求人民幣升值往往從政治壓力入手,而中國利用政府壟斷金融體系這一優勢,在放開匯率的名義下將人民幣升值這個問題從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
面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結果,最尷尬的可能是美國白宮。對中國匯改公告表現得最為歡欣的要算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了,有了這一表態,歐巴馬總統總算可以對國會有所交待。從歐巴馬就任總統以來,國會一直就人民幣匯率問題持續對白宮施加壓力,而中國政府卻總是虛與委蛇地應付來自白宮的要求。如此情狀,歐巴馬當然希望人民幣升值盡早塵埃落定。
但21日至22日這兩天中國「匯改成果」初現之後,美國方面已經醒悟到可能又被中國擺了一道。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6月23日在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聽證會期間表示,雖然人民幣匯率有所提高,但目前水平仍然過低且危害美國經濟。參加聽證會的民主黨舒爾默議員批評「走一步再退一步」是中國一貫的伎倆,美國必須推動立法,迫使中國真正放開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匯率面臨的雙向壓力
其實人民幣匯率匯改後第一週出現雙向浮動的情況,應該也在預料之中。中國的金融體系完全由國家控制壟斷,根本沒有形成自由浮動的匯率兌換條件。中國答應放開匯率,只是為了減輕來自美國等國的外部壓力。中國政府原來準備好的策略應該是:仿效2005年實施的有控制的匯率政策,採行爬行式升值。2005年7月,中國政府宣布人民幣一次性升值2.1%後,此後3年當中總共升值約19%,2008年中開始,中國為了應付金融危機,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釘在6.83上下,以便在全球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下滑時保護中國的出口市場。
對自去年以來美國越來越強硬的人民幣升值要求,北京一直採取拖字訣。這種拖延戰術的背後,還有中國政府不便言明的原因:在人民幣匯率是否升值一事上,央行與商務部的看法完全不一樣。過去幾個月,商務部展開了一場戰鬥,希望徹底避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按照商務部的調研結果,即使是只升值2%至3%,都將沉重打擊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實,在歐元對美元大幅貶值之時,中國改變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其結果未必是美國所希望的人民幣升值,而是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因為人民幣採用一籃子貨幣計畫後,其幣值改為參考多種貨幣的幣值,就有可能對美元出現一定幅度的貶值。
可以說,歐元持續貶值,恰恰給了中國迴避人民幣升值的機會。此時採取央行調控下的匯率波動政策,完全可以堵住美國等國的嘴巴:「我們放開了匯率,但匯率卻按市場需求在波動。」
人民幣成功地避開了升值壓力
人民幣現在的處境之所以非常奇特,是因為它同時面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兩種相反的壓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中國同時實行商品自由貿易與外匯管制制度所導致的。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來自於外部。近幾年,美國等多國均認為,中國的外匯政策扭曲了全球市場以促進國內經濟成長,這是以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的,是典型的保護主義。
但對內而言,中國人民幣卻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2009年,中國投放了天量貨幣刺激經濟發展──中央政府的4兆元加上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台借的9兆,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貨幣投放過量的結果之一是中國面臨極大的通膨風險,房地產價格及其它資產高度泡沫化,消費品市場價格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的不斷上漲,進而推動勞動力成本上升,迫使企業提高工資並相應提高出廠價格。
如果真是市場經濟國家,面臨這種情況,該國匯率就能隨著經濟情況的變化(如就業與物價)與外匯供需自然變動,比如美國、歐盟與日本。但恰好中國不是,當各國要求人民幣升值時,中國政府狡猾地利用國有銀行對美元等外匯的買賣而營造出了匯率雙向浮動的市場供需假象,從而達到維持匯率基本不變甚至進一步貶值的目的。既將美國等國家的政治壓力化解於無形,又達到了繼續讓人民幣匯率低估以保障出口的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等國要想達到目的,得針對中國外匯管制這一實質問題而來,否則只會被國際經驗日益豐富的北京牽著鼻子走,如同這次一樣。